顯示具有 工業園區--科學園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工業園區--科學園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科學園區爆增2千公頃,大開發下的農地消滅戰

 國科會盤點,到2050年,需要2千公頃科學園區用地。
環保團體抗議:不要搶地毀農,犧牲環境生態。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7.29
 
「科學園區政策環評」第2次修正,723日完成環評諮詢。這是國科會匯整行政院「六大區域發展計畫」,預估到2050年,需要的科學園區土地。相較5年前第一次修正(20365440公頃),爆增2千公頃,到7440公頃。
 
國科會沒說這些地在哪裏,因為這不是它能決定的。六大區域計畫最重要的2個計畫:桃竹苗大矽谷、大南方新矽谷,行政院已核定、也如火如荼推動中。加上地方政府增加的產業園區、特定區,實際用地還會更多。而且,為了供應開發所需的水電,相關計畫也動起來。台灣即將迎來,大開發下的農地消滅戰。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沙崙農場與草鴞保育,九年爭議再起

 
沙崙農場即將有2個開發案進駐,這裏的生態還能保存?(/風傳媒)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2.11
 
台南沙崙農場與草鴞保育的衝突,在沉寂九年後,最近因台南市政府,計畫在沙崙農場蓋「沙崙健康園區」,爭議再起。園區去年1025日首次環評時,包括草鴞保育等問題需要補充,結論補件再審,到今年131日為止。
 
就在到期前一周,台南市野鳥學會等十多個團體,發出「反對沙崙農場開發,侵蝕瀕危草鴞棲地」聲明,要求開發不要擴及沙崙農場,破壞草鴞覓食區。
 
這是2016年導演李安、前行政院長林全,選定沙崙農場蓋國際影城的九年後(影城後來沒蓋),再度有開發案要用到沙崙農場。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無能的政府,才會撕裂廠商與人民的感情

 
台積電表明不在龍科設廠,國科會已失去土地徵收必要性,應立即終止開發計畫
(/反龍科三期擴建案自救會臉書)
 
本文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3.10.24
 
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案,台積電表明認同居民守護家園決心,不再考慮進駐,並強調1.4奈米規劃不會受影響,將與政府討論其他用地。這原本是一個雙贏結局,不料國科會竹管局改口龍科三期擴建並非只為台積電,而是因應產業發展布局「未來用地需求」。換言之,這只是一個願景、而非立即需求,龍科三期規劃已失去必要性、以及土地徵收正當性,理當立即終止推動計畫。
 
 
園區政治化,導致廠商與居民對立
 
其實就連台積電進駐龍科三期這件事,也只是一個「願景」而已,國科會甚至拿不出台積電的「投資意向書」。站在國科會立場,龍科一、二期已飽和,是否擴建三期必然在考量之內,但土地取得困難、開發要錢、更重要是廠商進駐意願。而從這幾年半導體產業的動盪來看,此時並非龍科三期擴建的好時機。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有機農業促進法第7條,當然優於新市鎮開發條例第21條

中崎農場有機農林曉佑說:「如果把這裏劃入橋頭科技園區,是有機農業促進法
通過後第一個被收回的專區,政府將威信盡失。」(/朱淑娟攝影)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20.5.19

科技部依行政院指示,預計在高雄新市鎮二期興建橋頭科學園區,上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農民提出開發案違反《有機農業促進法》第7條保障農民租約法條,科技部無權為了開發園區消滅區內的中崎有機農場。

內政部營建署則引《新市鎮開發條例》第21條:「特定區開發前的土地及建物只要主管機關通知就要自行拆除。」由於出現法律爭議,環保署決議暫緩範疇界定會議,待農委會、內政部的法律競合問題解決後再審。

如果要談這兩個法條的競合,其實法律規定已經很清楚,當法律出現競合,先比較何者為特別法、何者為普通法,並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來處理。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橋頭科技園區為何不能放過有機農場?

科學園區已是政治遊戲,還沒收農民辛苦付出10年的有機農場。
(/風傳媒)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20.5.12

2018年縣市長選舉前夕,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現為行政院副院長)提出橋頭科技園區開發計畫。但這個由行政院指示、而非科技部主動規劃的園區,不但必要性存疑,而且還波及位於預定區內的中崎有機專區將被徵收。

今天環保署將舉行橋頭園區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雖然這個會議是界定未來的調查內容,不會實質審查。但範疇界定會議主要功能是請開發單位提出「可行替代方案」,因此科技部南科管理局應提出兼顧中崎有機農場的替代方案,不要為了一個前景不明的科學園區,毀掉一塊珍貴的有機農地。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彰化二林精機再度被否決,三位縣長的園區夢到此為止

 二林精機緊鄰中科二林,兩者合起來1千多公頃,機械有這麼大需求?(/風傳媒)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朱淑娟 2019.1.29

連續三任彰化縣長力推的二林精密機械園區」,上周在環保署環評小組再度被否決。其實早在20147月此案快被否決前,彰化縣政府搶先自願進二階,才保留續審機會。然而,一個區位跟必要性都飽受質疑的案子,即便四年後由另一批環評委員審查,還是做出一樣的決議。雖然初審結論還要環評大會確認,但彰化縣政府應誠實面對審查結果,此案也該到此為止。

而這個案子之所以不應開發,主要有以下兩個理由:

一、中科二林、二林精機互相競爭,而且機械產業群聚在台中,不在彰化

二林精機園區的區位在彰化縣二林鎮台糖萬興農場,面積352公頃,緊鄰科技部開發、佔地631公頃的中科二林園區,兩個園區加起來將近一千公頃。當年彰化縣之所以提出二林精機開發案,是認為中科二林、二林精機具有上、下游產業鏈關係。也就是說,二林精機要成功,必須建立在中科二林開發成功的基礎上。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沙崙綠能科學城,重點是「造城」、不是綠能

沙崙農場是一個生態豐富、地勢完整的優良農地,如今就要消失?(吳仁邦提供)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6.11.1

蔡總統「五大科技研發計畫」之一的「沙崙綠能科學城」,日前行政院核定由科技部提出的推動計畫。從計畫內容看來,未來預計用於研發的面積只有高鐵特定區的37.84公頃,真正的開發重點是旁邊700公頃的沙崙農場,用來開發住商建築。綠能只是一個創造公共利益、便於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的名目而已。

每一任總統的競選政見都有這種科學園區開發計畫,馬總統的中科四期至少還經過選址過程,最後落腳彰化縣二林鎮。但蔡總統在競選時提出的「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則直接指定台南高鐵站旁的沙崙農場,為什麼是這裡是很多人的疑問。

27日的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台南市副市長吳宗榮的說明終於給了答案,他說:「我代表賴市長感謝大家大力幫忙」,這也直接證實蔡總統的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其實是為台南市量身打造的計劃,經濟部、科技部只是配角而已。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蔡英文不要複製馬英九的政見災難

蔡英文的新園區開發,會不會複製馬英九的中科四期政見災難?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5.9.22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提出,在台南高鐵站旁的沙崙農場打造1,118公頃的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她提到的產業群聚、科技研發等園區藍圖聽起來好熟悉,因為八年前馬英九總統的競選政見「愛台12建設」中的中科四期大概也都提到了。因為是總統政見,行政機關不惜傾國傾城去實踐,如今中科四期在投入520億建設經費、犧牲631公頃優良農地後,只有一家2.68公頃的廠商進駐。

中科四期的失敗說穿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是總統的政見」。所以事前不必仔細評估產業政策,先是為友達光電量身定製一個631公頃的園區,四年後、20123月友達說不來了,國科會(現為科技部)接著宣布將光電園區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又過了3年,精密機械園區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

而這個總統級的政見,也變成地方選舉的籌碼,2008818日到20日短短三天現勘7個地點後,選中彰化縣二林鎮為園區地點。200912月前彰化縣長卓伯源順利連任。而國科會從未交代,為什麼會把一個高汙染、高耗水的光電園區,選在一個地層下陷、缺水、而且是中部重要農業生產地帶的精華區?

既然是總統政見,所以行政程序大動員護航,連副總統吳敦義都可以跑出來為廢水排放方式背書。環保署的環評會、內政部的區委會在爭議未解連連通過審查,國科會為了平息民間反對聲浪,環評承諾什麼都敢答應,然後在核備半年後的201111月又反悔這些承諾做不到,提出多達五項環評變更。

總之,現在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目前已核准進入園區的只有和勤精機、愛民衛材、聚泰環保、新科光電等四家,實際進駐的只有愛民衛材一家,用地2.68公頃,其餘620多公頃園區閒置,轉型精密機械園區的政策變空談。

非但如此,彰化縣政府還在緊鄰二林園區的一塊352公頃台糖農地,規畫開發「二林精密機械產業園區」。2014722日環評審查時,科技部一位參事還當場勸彰化縣政府,兩個園區都要發展精密機械,二林園區至今招不到廠商,不要二林精機開發後空在那裏。真是有夠荒唐。

因為這兩個案例,看到蔡英文的「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又提到要發展精密機械園區,實在不解,不是應該先檢討二林園區為什麼招不到廠商、二林精機的設置必要性嗎?

當然蔡英文不是馬英九,所以不希望她再犯馬英九相同的錯,期待她這個政見能補件重提,並針對以下兩個疑點,請她評估後再向人民報告:

一、還有多少閒置工業用地,不必再犧牲農地開發新園區

蔡英文這個園區還沒做可行性評估就自己選定台糖沙崙農場,但基於保護農地,工業區開發應以夠用為原則。許多工業區明明空地很多,但工業局或地方政府會說地已賣完,急需用地。既然蔡英文要的是台南,那就來談台南。

去年8月台南市政府才剛通過將123公頃的台糖新吉農場變更為「新吉工業區」,民間團體質疑還有閒置用地,為何要開發新園區?例如同樣在台南市內的永康工業區,已申請廠商116家,只有34家在營運。還有蔡英文計畫書中提到的高雄路竹科學園區,更有大片閒置用地。

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在新吉工業區的環評會中也承認,工業土地買了沒建廠是全國性的問題,他認為未來工業土地審核時應重新建立一個標準,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做法。這就說到重點了,基於保護優良農地,蔡英文在規劃新工業區之前,應該先盤點還有多少閒置用地,包括買了地不生產的,再來談是否有必要開發新園區。

二、盤點水、電資源、以及農地政策

另外一點是水資源,台南是台灣缺水的前哨站,究竟還有多少水資源可以供給蔡英文的這個新園區?今年在大旱期間南部科學園區為了台積電擴廠,每天要增加5萬噸用水,當時就跟環保團體打到不可開交,至今還沒通過審查。

另外,依經濟部水利署規劃,2031年台南市需要每天120萬噸水,還不足37.7萬噸,這些水要從哪裏來都還不知道,還能再供給這個創新園區嗎?

當然,如果是總統要的,水利署也不敢說沒有,到時候又要再開發新水源或移撥農業用水,進而引發民間抗爭。所以,請先盤點水、電資源,以及農委會統計要達到馬總統2020年糧食自給率40%的政策,需要74萬到81萬公頃農地面積,一直變更台糖農地是對的嗎?何況直接選定地點。

另外就是請容許行政機關做專業的事。蔡英文在行政院副院長任內,被環評委員爆出打電話「關心」中科三期環評審查進度。中科四期在馬英九的意志下,極盡行政扭曲去成全他的政見。現在輪到蔡英文了,期待她不要再犯前人犯過的錯,否則現在就可以跟她預告,這個園區肯定將引發另一場災難。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環評半調子 拖累台積電抗三星大計

台積電的環保投資勘稱業界模範,但半導體業是一個耗水、耗能產業
,對缺水、缺能的台灣而言該如何選擇? (圖/台積電提供)

原文刊登於2015.2.12出刊的《商業周刊》

文‧朱淑娟

科技部中科管理局為台積電晶圓十奈米廠開發的「中科大肚山園區」,六日通過環評審查。一個可帶動半導體先進技術的開發案原應受到歡迎,但因選址在空氣汙染嚴重、且缺水的台中市西屯區一帶,加上環保署長魏國彥未釐清環保團體提出的健康風險數據,最後在抗議聲中過關。

環保團體已決定對環保署、環評委員、顧問公司提起撤銷環評、造假數據等訴訟。環評雖過,但很遺憾卻陷入另一場可能被撤銷環評的風暴之中。

而這些衝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中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在通過環評那一刻說,「我不覺得喜悅,我在意的是台灣的整體競爭力」。十奈米廠對我國搶占全球半導體市場非常重要,台積電將投資七千億元,提供七千個就業機會,對經濟也有很大的幫助。

而這個案子歷經一年、環評審到第九次還過不了時,台積電中科十五廠廠長廖永豪也急了。他說,台積電不但面臨韓國三星正面競爭,還有英特爾夾著領先技術隨時可能搶市的壓力。如果台積電能早一點投入並於二○一七年量產,還是有機會取得競爭優勢,「這麼重要的投資,社會為什麼給我們這麼困難的處境?」

台積電廠務處處長莊子壽表示,台積電對於環保的投資絕不手軟,例如環保團體質疑製程使用大量丙烯原物料,但卻沒有納入風險評估。實際是台積電投資廠內處理及尾氣設備,氣體不會排出去。另外廢水回收達八十四%以上,這些投資金額相當高,連王永壯都說,沒有企業願意像台積電這樣投資環保設備。

環團反對理由一:高耗水
十奈米廠每天須耗半個水庫

然而半導體業的宿命就是一個高汙染、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即使台積電本身環保做到一百分,但這個行業就是會對環境造成衝擊,而十奈米廠消耗的環境成本又更多。前國科會(現科技部)主委朱敬一,三年前宣布將中科四期轉型為精密機械園區時就提到,轉型後用水、廢水都減少,就環境而言他對得起土地跟人民。

而這也是環保團體反對中科再擴廠的主因。晶圓每一層都要用大量水清洗,愈精細用水量愈多,例如二十八奈米晶片五十層,十奈米要做到八十層,台積電大肚山的十奈米廠即使做到高回收水比例,每天還是要用四點七萬噸水。以計畫中的高屏大湖每天供水十萬噸來看,這個廠每天就要用掉半個中型水庫的水。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台積電的確是台灣的用水大戶,不過中科承諾由水利署原核給中科的水量中調撥,這點他沒意見,但如果中科因此水不夠用要求增加,那就要重新談。台中地區目前每天供水一百四十萬噸,展望未來已不足二十萬噸。

環團反對理由二:空汙
霾害嚴重地區不該再擴建

空氣汙染則是另一個環保團體反對的理由。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言人葉光芃說,台積電算自己製程的排放量很小,但這個廠的龐大用電量會增加燃煤電廠細懸浮微粒PM2.5及臭氧排放,很不幸這個廠鄰近台中港區、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等重大汙染源,加上車輛汙染,工業區將加重這個地區的空氣負擔。

台積電提出以洗掃街方式來抵減排放的PM2.5,但用電排放的PM2.5成分的危害性遠大於道路灰塵,這種抵減等於是無效抵減。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說,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不該在PM2.5霾害已非常嚴重的地區擴建工業區。他也認為,台中市任何新增工業區的健康風險評估,都應該納入現存已過高的汙染風險,才能真實反應居民所承受的風險現況。

但區域性的汙染減量並不是中科或台積電能辦到的,必須由台中市政府負起責任,如果台中市歡迎台積電設廠,應該站出來承諾把其他汙染源減下來。但台中市長林佳龍除了一再表示歡迎台積電設廠外,未見提出什麼減量措施,明顯失職。

而這本來也可以透過環評大會來協調,很環評委員中除了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林慶偉,提到區域汙染的嚴重性外,沒看到其他委員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也未參考環保團體提供的文獻報告,環評結論也沒有附帶任何汙染減量條件。這種審查品質,極可能符合「基於錯誤資訊做出錯誤判斷」這個最常被法院撤銷環評的理由。

環保署失職
急過關,未解釋致癌物疑慮

甚至在一月二十一日環評大會中,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提出,台積電煙道P304GC/MS圖譜有造假之嫌,許多標準品對照的檢測結果是致癌物,卻寫成非致癌物,她要求釐清數據,但魏國彥卻急著清場,陳椒華抗議並拒絕離場,最後連環評結論都未宣讀就在混亂中散會。

開發很重要,但居民對健康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兩者不必然是衝突。這次事件曝露出很多政府的問題,不控管區域汙染、不老老實實做環評書、環評會不盡到把關責任,就會嚇到台積電這種想投資的公司。任由對立繼續擴大,台灣還想往前走嗎?


(小辭典)中科大肚山園區
位於台中市大雅區與西屯區交界、現台中科學園區旁,原為軍方大肚山彈藥庫,面積53公頃,其中32.87公頃提供台積電建十奈米晶圓廠,1.65公頃做精密機械產業。是台中市中區唯一一塊面積較大且生態豐富的綠地。 

(大事記)中科大肚山園區環評爭議
時間
爭議點
2013.12.11
專案小組第1次審查,用水及排水計畫不明,補件再審
2014.8.27
專案小組第4次審查建議通過,之後送環評大會續審
2014.11.12
1次環評大會,健康風險評估只做「增量」,環保團體指風險應加計當地既有汙染,才能呈現真實風險
2014.12.24
2次環評大會,同樣是爭議既存風險是否應納入,補件再審
2015.1.21
3次環評大會,環保團體指物質評估不合理,補件再審
2015.2.6

4次環評大會 ,環保團體質疑煙道P304GC/MS圖譜有造假之嫌未釐清就通過,將提起撤銷環評訴訟。
  朱淑娟整理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中科大肚山案不能重演環評被撤銷的戲碼


本文同步刊登於《風傳媒》

朱淑娟2015.1.27

科技部中科管理局為台積電量身打造的「中科大肚山擴建案」,上周環評大會已開到第三次,針對環保團體提出10多項涉評估不實或不足的質疑,依然無法充分回答,環保署長魏國彥當場裁示,要求中科釐清資料後擇日再審。

一個案子歷經多次專案小組審查,進入環評大會連開三次都過不了相當少見,這也看出環保署的態度已經跟過去不同。去年國民黨敗選後,政策氣氛已出現微妙變化,一如上周《水汙染防治法》三讀通過後立委田秋堇說的:「企業賺錢、全民受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要以為跟過去一樣,只要把投資抬出來就可以輕易過關。民眾關注的焦點還在於,開發案是否做了詳實的評估、是否確保不會加重汙染。

而多年來環評結論屢被法院撤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院認為許多審查結論是「基於錯誤資訊做出錯誤判斷」。因此,如果此案不能充分釐清疑點,反而遷就業者開發時程草率通過,未來法院見,環評結論再度被撤銷的機率還是很高。

無法釐清爭議,
未來環評結論被撤銷的機會高

中科大肚山案位於台中市大雅區與西屯區交界、原大肚山彈藥庫,面積53公頃。這個區位簡單講就是一個「惡地」,因為鄰近的台中港區、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等汙染源,粒狀物汙染幾乎就佔了整個台中市的一半。

按理說這個地區的汙染減量應是台中市政府最優先的工作,如果再加計中科大肚山案,台中市政府應該告訴市民,未來居民要承受的風險是什麼。

但我們看到的是,就在上周環評大會前五天的116日,魏國彥拜會台中市長林佳龍,魏國彥會後告訴大家台中市的空氣汙染是二級防治區,符合空氣品質標準。接下來環評大會上許多討論就緊抓住這一點,表示台中市現行的汙染並未超標,如果這樣的話,應該還有餘裕可以給中科大肚山擴廠用。

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魏國彥所說的資料並未加計細懸浮微粒PM2.5,而PM2.5卻是所有汙染物中影響民眾健康最關鍵的物質。依環保署的統計資料,去年台中市PM2.5平均濃度是26.8微克/每立方公尺,遠遠高於空氣品質標準15微克/每立方公尺,為何環保署還可以公然說台中市的空氣品質符合標準?

另外環評會中環保團體也提出許多疑點,包括大肚山擴建案有用到丙烯每月580公斤、乙烯每月0.9公斤,用量非常大,但沒有納入健康風險評估。另外中科一、二期既有廠商的煙道測出多項致癌化學物質,但也沒有列入健康風險評估。

針對以上疑點,台中市政府、科技部應該好好說明汙染情形,並提出減量措施,但當天審查會中,台中市政府的代表並未說明未來的減量計畫,而是直接表態支持。環保團體當場就抗議,台中市政府未保持行政中立,反而似乎在遊說環評委員,原來台中市政府關心台積電設廠更甚於市民的健康風險。

反對汙染地區再增加汙染,
而非反對產業本身

中科大肚山案遲未過關,台積電對外則表示,如果環評沒過,已有腹案,可能轉往南科。聽到台積電這麼說,我想起四年前國光石化開發案沒過時,前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在環評會中說的:「如果這裡不能蓋,政府應該早點跟我們講」,我當場的感覺是,陳寶郎會不知道那個地區有爭議嗎,無非就是習慣躲在政府背後罷了。

中科連連被環保團體踢爆資料有問題,一位環評委員就說,「中科這是自找的」,在過去審查過程中,中科一開始就不是很願意提供所有資料,都像擠牙膏一樣,逼一下、給一下,資訊詳實度是隨著環保團體要求才陸續增加。

例如土方量,第三次審查時提出,這麼多土方量不可能通過,第四次審查時就減了105萬剩餘土石方,他認為, 「中科的問題出在心態」。

而過去不論是中科三期落腳台中市后里區、或中科四期落腳彰化縣二林鎮,選址考量都是政治多於專業,導致事後爭議不斷。換句話說,過去環保團體反國光石化、 中科三期或四期,其實不是反對產業本身,而是反對選址不當。

而台積電不論設在哪裏,對台灣的經濟都有貢獻,何故非設在汙染嚴重的爭議之地?試想如果企業賺錢、又不會影響別人權益,環保團體跟當地居民又為什麼要反對?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中科大肚山擴建 林佳龍無視汙染支持被罵翻

中科環評再惹爭議,為台積電量身訂置的台中園區大肚山擴建案,
環評大會到第三次,還被環保團體抓到不少問題而過不了

‧朱淑娟 2015.1.21

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在台中市大雅區與西屯區交界、原大肚山彈藥庫、為台積電量身打造的「中科大肚山擴建案」,21日舉行第三次環評大會,環保團體提出14項環境影響說明書涉原物料排放量不實或偽造、或多項物質應納入健康風險評估卻未評估事證(),並表示如果未釐清就通過將提告。

另外,環保署副署長符樹強詢問台中市代表意見時,台中市政府代表只說,「台積電在這邊設廠,市長表示支持」,台中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痛批,台中市長林佳龍選前說爭議案要尊重專業審查,結果市府代表卻當場遊說環評委員。

環保署長魏國彥在歷經五小時討論後,裁示請中科管理局一一釐清疑點擇日再舉行環評大會。

水資源聯盟:原物料評估不合理

中科大肚山案最大的爭議是,鄰近10x10公里地區內既有的污染源已非常多,包括台中火力發電廠、台中工業區、醫療焚化爐、火葬場等等,加計這些污染源所排放的苯、乙苯、砷、鎘、鉻等重金屬總致癌風險已超過環境涵容力。

中科提出未來大肚山案排放的空氣汙染物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依現行法規。納入健康風險評估的物質36種。承諾每年監測一次。但強調個別廠原物料的種類、成分與數量比例,涉廠商個資與商業機密不便提供。另重新檢討土方後減少105萬剩餘土石方。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提出14項環說書的疑點,包括未提供正確的原物料及排放量、沒有做出正確的風險評估。另外,中科一、二期測到的高濃度排放物質有100多種,但大肚山擴建案卻只評估36種,明顯不合理。

她另舉例,大肚山擴建案有用到丙烯每月580公斤、乙烯每月0.9公斤,用量非常大,但沒有納入健康風險評估。 中科一、二期有半導體跟面板,她請台中市環保局將台積電現有15廠的原物料交代清楚,不能說測不到就說沒有。

她也提到許多提供的原物料量不合理,例如二甲苯一個月才用20公斤,但許多資料都顯示中科煙道排出來的量都很高。 

大肚山案的健康風險評估將多項非原物料納入評估,但該評估的原物料卻沒有評估 。更離譜的是,丙銅一年排29噸、乙醇、甲苯排10噸以上,但都說這些不是原物料未納入評估。她要求應查清楚是否涉誤值、錯誤或偽造。

而如果這麼多不合理的計算環評大會沒有釐清,陳椒華表示,一定會告所有環評委員、開發單位、顧問公司。過去台南東山永揚掩埋場案就因偽造環說書,依環評法20條,開發單位及顧問公司負責人都被判刑。

環評委員:中科的心態有問題

環評委員李育明也質疑有些數字很奇怪,例如半導體廠要進到廢水處理廠的納管標準,銅是每公升0.8毫克,但放流水的濃度卻比進到汙水廠納管的濃度還高。

在環評專案小組擔任召集人的環評委員林慶偉表示,健康風險評估「一頭霧水」, 中科的做法是煙道排放檢測值如果低於背景值就不做健康風險評估,但邏輯上如果是新產生的,理論上就要做增量風險評估,因為這是製程或燃燒過程中在煙道的排放量,雖然低於背景值,但如果分得出不是受到背景值影響就應做健康風險評估。

不過環評委員陳美蓮則認為,這麼多物質沒納入評估有兩種狀況,一是測出來是ND(沒測到) 第二種狀況是低或等於背景值。但戶外本來就有微量的二甲苯、甲苯,管道測出來如低於背景值,有時無法判斷是製程跑出的、還是空氣中就有,她認為,因為無法釐清,所以沒納進去評估是合乎邏輯的。

中科連連被環保團體踢爆資料有問題,環評委員林慶偉提到,「中科這是自找的」
在過去審查過程中,中科一開始就不是很願意提供所有資料,都像擠牙膏一樣,逼一下、給一下,資訊詳實度是隨著環保團體要求才陸續增加。

例如土方量,第三次審查時提出,這麼多土方量不可能通過,第四次審查時就減了105萬剩餘土石方,他認為, 「中科的問題出在心態」

註:環保團體提出的14項質疑
1
擴建區原料丙烯(P6-18)每個月580kg,乙烯(P6-17)每個月0.9kg,為何不納入評估。

2
2. 中科1.2期既有廠商煙道測到以下物質,表示廠商有排放這些物質,為何評估總表未列入評估。
13三氯化硼(1013-74)14乙二醇、22 2-庚酮,23正己烷、30環戊酮、33乙酸正丁酯43二甲苯、57MTBE87乙醇、111三氟甲烷、116四氟化碳、122三氟化硼(101p3-74)147三氟化氮、155丁酮、76 1,2-二氯乙烯、117乙腈
3
為何中科12P6-4253物質總表未列出原物料量的資料,如沒有原物料量如何推估排放量?
4
4.為何中科12期既有廠商的煙道有測出下列化學物質,但中科12期未列入風險評估:
一級致癌物:甲醛、苯、13-丁二烯
2B級致癌物:丙烯睛
三級致癌物:酚、丙烯、124-三甲基苯、135-三甲基苯、123-三甲基苯、六氟化鎢、苯酚、丙烯
    
其他:六氟化鎢
一級致癌物:苯、
2B致癌物:苯乙烯、四氯化碳、氯仿、乙苯、1,4-二氯苯、丙烯腈、
三級致癌物:溴甲烷、氯甲烷、氯乙烷、丙烯醛、丙烯

其他 丙烷、二丙烷、異丁烷、二氯二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3-癸烷、正戊烷、正己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3,4-二甲基己烷、2,4-二甲基己烷、 
-1,2-二氯乙烯、n-壬烯、壬烯、1-辛烯、2-甲基-1-己烯、2,3-二甲基-2-己烯、2-丁烯、2-戊烯、2-甲基-1-辛烯、1,3-六氯丁二烯、1,3-二氯苯、1,3,5-二甲基苯、鄰-甲乙苯、1,2,4-三甲基苯、1,2,4-三氯苯、 1-   丁醇、正丁醇、4-戊烯-2-醇、2-戊酮、甲基戊基酮、2,4-二甲基戊酮、2,2-二甲基戊酮、2,3-戊二酮、羥基丙酮、正辛醛、庚烯醛、2,3-戊二醛、戊醛、己醛、庚醛、丁醛、正己醛、2-己基己醛、乙烯醋酸酯、丙炔
5
根據南星遊艇計畫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裡面所評估的部分化學物質,中科擴建計畫及12期都有,但卻沒有列入評估。

這些化學物質分別是,中科擴建計畫:乙烯、丙烯;中科12期有:正己烷、乙二醇丁醚、乙酸丁酯(醋酸丁酯)、二甲苯、丁酮等
6
根據「101年臺中縣中部科學園區稽查管制計畫報告的目錄,第四章的資料為「建置中部科學園區空氣污染物指紋資料」,內容可了解中科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的成果,但是,附件資料包括VOC檢測結果及歷年中科測站空品監測資料,環保署網站卻將之刪除。

另外,根據100年臺中縣中部科學園區稽查管制計畫的目錄,第四章的資料為「建置中部科學園區空氣污染物指紋資料」可了解中科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的成果,還有中科園區廠家排放管道檢測資料,附錄部份有各廠原物料資料,VOC採樣結果等,也都被刪除。

另外,99年台中縣中部科學園區稽查管制計畫報告,附錄部份包括中科廠商的原物料用量、中科廠家管道檢測資料等,以及所有附錄資料也都被刪除,因此,合理懷疑環保單位涉隱瞞中科污染排放情形,及中科之原物料相關資料。
7
中科 12期有列入評估,擴建計畫的原物料也有登載,卻不列入風險評估,包括乙醇胺、醋酸、氫氧化四甲基胺、磷化氫、N-甲基吡咯酮,請環評會要求開發單位具體交代與說明。
8
中科擴建部分,附6-3941頁,編號117152均為原物料,卻均無須評估,但附6-36頁編號4662均非原物料卻須評估,請說明理由及具體列出文獻報告佐證。請環評會要求開發單位具體交代與說明。

許多原物料,如溴化氫、過氧化氫都是毒性氣體,中科報告也都測到,卻未評估,要求具體明確說明。
9
敏感族群評估,中科12期有列入磷化氫評估,為何擴建計畫不列入評估。
10
敏感族群評估,擴建計畫有列入評估,為何中科12期不列入評估,包括神經:二甲苯、3-乙基己烷、氯甲烷、錳;  發育:丁酮、二甲苯(3)、環戊酮。
11
砷化氫各廠測得的濃度分別是瑞晶:8.40ppm、聯勝:1.57ppm、華邦:0.8ppm
聯勝一廠:0.81ppm,但是中科12期的五年中年平均最大著地濃度卻只有0.000008ppb,不合理,請提出模擬資料。
12
擴建計畫有列入評估,為何中科 12期卻不列入風險評估,包括鉻、1.2二氯乙烯、2-庚酮、乙醇、丁酮、環戊酮,要求開發單位具體說明。
13
中科12期過氧化氫 284/月,第3類致癌物,不評估? 矽甲烷 6.6/月,不評估? 無乙醛、甲醛原料; 二甲苯 50Kg/月,MTBE 2.5 Kg/(不合理)
14
14. 中科12期無乙醛原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