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塑六輕--水資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塑六輕--水資源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六輕農業尾水烏龍審查 六輕將錯就錯照做

  
‧朱淑娟 2014.11.26

環保署今天審查「六輕農業渠道灌溉尾水案」因應對策,正當六輕、環保團體、環評委員爭議六輕提出的取水點合不合理、是否應另提海水淡化替代方案時,主席、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才說,「這個方案本身就有問題」(意旨當初成案就錯了),當初是說水利署供給六輕的水如果不夠,要求六輕應自籌水源。

但這麼多年來水利署給六輕的水從來沒有不夠過,所以並沒有啟動替代方案的必要,也就是說環評大會不必管六輕自籌水源的事,當場宣布結案。

不過,環保團體不要高興太早,台塑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環境評估處長洪宗益說,農業渠道灌溉尾水所需的土地已取得,農業取水計畫還是會照常推動,也已經向雲林縣申請,就當做一個備用水源,預計20168月完工。

問題是,如果六輕用水並不缺,還要做這個農業渠道做什麼?合理推測這並不是「備用」,而是六輕預留未來擴廠所需的水源,目前包括六輕四期4.6~4.10的擴廠案都在推動中,一旦環評通過擴廠,勢必需要更多水源。

六輕水沒有不夠用,沒有自籌水源的問題

20071210日環評大會通過六輕每日用水權,從每日25.7萬噸提高到34.5萬噸,當時有一個決議,濁水溪水量不穩定,有水權不表示一定有這麼多水可供應(預估可能有10萬噸落差)。如果不夠用,六輕要規劃引新虎尾溪上、中游農業迴歸水10萬噸,作為自籌水源方案,預訂987月完成。

2011415日環評監督時發現這個方案還沒完成,要求六輕提環調報告,20131225日審查後又請六輕提因應對策,今年48日、 91日專案小組兩度審查,結論要求六輕此方案應於2015831日前運轉,到期未完成,每年25月枯水期應採雨水回收、海水淡化等其他水源替代方案。

六輕提出兩個取水點:新虎尾溪田尾排水設湳子工作站取5萬噸、田尾排水取5萬噸,總計10萬噸,中途設氨氮處理廠,設24公里輸水管路到六輕。

耘林藝術協會理事長林富源、台西居民丁瑩瑩、台灣健康空氣聯盟執行長楊澤民、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都說,「湳子工作站」的位置是水頭,下游還有農業灌溉,根本不是農業尾水,把水取走農民更無水可灌溉。

農林農田水利會表示,新虎尾溪的取水位置湳子工作站的確是「農業渠道灌溉尾水」,雲林縣水利處則說不是,建議應在末端另找取水點。

六輕則提出六年來的用水數據指出(如表),每日用水都在30萬噸以下,並未超過34.5萬噸,並沒有「不夠用」,所以也沒有自籌水源的問題。
年度
97
98
99
100
101
102
平均日用水量
29.15
29.07
29.81
26.93
27.99
27.61

正當大家熱烈討論時,葉欣誠說「這個方案本身就有問題」,這件事的本質是六輕如要增產需要增加用水,就要自行想辦法,環評大會不必去管如何取得農業尾水的問題,這是六輕自己的事。最後做出三點決議:

一、開發單位所提農業渠道灌溉尾水再利用方案窒礙難行,農業渠道灌溉尾水再利用應由開發單位依其他法令規定辦理,不再納入環評承諾事項,本案終結審查。

二、開發單位若推動以海水淡化或除農業渠道灌溉尾水再利用以外之其他方式作為替代水源,需依環評法規定提出環評書件送本署審查。

三、枯水期替代水源應由開發單位自行設法解決。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調撥農水、尾水都挨批,六輕何不海水淡化?


 ‧朱淑娟 2014.4.8

台塑六輕在枯水期時(2-5)集集攔河堰並沒有核給用水權,這段期間每日要用的34.4萬噸水就調撥農業用水,但枯水期時農業用水已經不足,再調撥給六輕影響就更大。2008年在六輕第三次環差審查時要求六輕應提出「農業尾水再利用方案」,以減少調撥農業用水,但六輕一延再延到現在還沒完成。

於是六輕持續調撥農業用水已經逼近農業用水的極限,20131211日環評大會決議,要求六輕應提出減少調撥農業用水的因應對策,同時評估三個方案灌溉尾水再利用雨水回收海水淡化,以減少再調撥農業用水

48日環保署第一次審查因應對策,但六輕只提出灌溉尾水再利用一項,計畫在新虎尾溪田尾排水附近設「湳子工作站」取5萬噸、田尾排水取5萬噸,總計10萬噸。六輕說灌溉尾水取水口下游並沒有農業灌溉,但雲林農民林富源反駁,取水口下游還有大片農地,一旦連尾水都被取走,農民就無水可灌溉。

環評會主席李育明決議,六輕應實際評估三項方案,不是只提農業尾水回收一項。另針對取水口下游是否有農田灌溉,以及六輕長年調撥農業用水是否違反《水利法 》規定,要求環保署發函問相關單位。(水利法規定用水順序:一、家用及公共給水。二、農業用水。三、水力用水。四、工業用水。)

六輕:農業尾水是用剩的水
農民:取水口下游還有農業灌溉

聽到六輕說尾水取水口下游沒有農業,林富源相當火大:「六輕沒來時河川多乾淨,六輕來了後就沒水補充,再把這些水截掉,農民都不要活了。」農民黃旭宏說,六輕這麼多年來的承諾已經都不值錢了,一旦通過六輕利用尾水,就會給你亂搞。濁水溪已經沒有水了,不應該再縱容台塑用水讓全民受害。

雲林淺海養殖協會總幹事林家安說,虎尾到台西近30公里,怎麼會沒有農業使用?「我們家用的就是虎尾溪下來的水,你憑什麼說沒有農業在用水?」另外他質疑,六輕在環差會議時承諾以海水淡化自籌水源,為何又同意可以取農業尾水?關於這點應深入評估對農民造成的影響。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說,應再釐清枯水期究竟有沒有尾水可取。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表示,尾水取水口距高鐵虎尾站只有500公尺,將加劇高鐵站地層下陷。彰化環盟理事吳麗慧要求,六輕在枯水期時調撥農業用水,導致彰化農民取地下水灌溉,要求六輕應做海水淡化自籌水源。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黃源河表示,雲林河川生態嚴重破壞,虎尾溪附近抽水機抽起來的水都有臭味,尾水應該用於救生態。另外雲林海邊要做有機農業,需要用到尾水,農田尾水無用論值得商榷。 

環評委員:六輕工業用水應有海水淡化方案

環評委員的意見相當一致。陳尊賢認為,六輕並未針對三個方案提出詳細評估報告,他建議六輕應提出海水淡化的穩定供水政策。林鎮洋則主張,工業用水要自己把水做出來,而不是再去重分配現有的水源。

顧洋則要求六輕應說明長期調撥農業用水是符違反《水利法》的用水順序。而關於這一點,六輕表示,灌溉尾水工程完成後每日可取水10萬噸,不但原本調撥農業用水的34.4萬噸可扣除10萬,連非枯水期時從集集攔河堰供給的34.4萬噸,也可以減下10萬噸,是一個對水資源更友善的做法。

六輕指「依經濟部水利署資料,從2013年至今彰化、雲林都沒發生休耕停灌」,環評委員劉益昌則認為,不能只採信官方說法,因為官方只計算有水權的農業,應該實際調查,才會知道取水口下游是否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