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洪箱與土地正義》新書出版(前言)

 

2025.6

前言
 
二○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稍稍擺脫炙熱氣息的初秋時節,苗栗縣後龍鎮灣寶里,即將收割的稻穀隨風搖擺。不同季節來到這裏,都有不同景色,尤其初夏時節,田地裏錯落的西瓜,最能展現灣寶農地的風華。

後龍鎮位於苗栗縣西部沿海,是少數縣內閩南人,多於客家人的鄉鎮,以種西瓜、地瓜聞名。二○一五年十二月一日,位於後龍鎮的高鐵苗栗站通車,台北到後龍只要四十多分鐘,大幅縮短了城市與鄉村的距離。

從高鐵苗栗站搭車約十五分鐘就進入灣寶里,大片農地隨即在眼前展開,從灣寶里七鄰轉進一條農水路,就是洪箱的家。她家不會上鎖,她不在,就自己打開門坐下來等她。她在,才剛踏進屋前空地,就看到她笑著跟你揮手。

洪箱的好客,以流水席展開,她用親手種的蘿蔔、地瓜、西瓜、稻米,告訴我們,為什麼應該愛惜農地。

「農地會使種遮爾濟物件,是按怎一直欲共伊毀掉?」

於是我們知道,對土地的愛,不需要崇高的理由,只需要味覺。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瑠公圳蔡家老宅,保留與開發可以雙贏

新店瑠公圳蔡家老宅,法院預計626日強拆,聲援者8日在老宅舉行記者會,
呼籲暫緩拆除,持續協商一個保留、開發的雙贏方案。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6.10
 
從日治時期就座落在新店瑠公圳旁的「蔡家老宅」,2011年被土地代管單位「瑠公農田水利會」賣給建商後,日前台北地方法院,再度通知626日要強拆。這塊土地,先是賣地過程不合情理,接著法院審理未顧及政權更替的轉型正義,判決第三代屋主賴碧珍為「占用戶」,建商隨後多次要求拆除。
 
目前這塊地的使用分區還是「機關用地」,變更程序還沒完成,並不急著現在就拆除。而且依法,機關用地變更地目開發,必須回饋45%面積給政府,但可保有總體開發容積。也就是說,保留蔡宅並不會影響建商利益,而且還能讓台灣得到一個保護居住權、尊重歷史文化、促進轉型正義的多贏範例。
 
8日上午,律師、建築師、學者、文資工作者、還有許多聲援者,在老宅戶外舉行記者會,呼籲法院暫緩強拆,持續協商一個建商與賴碧珍雙贏的方案。

2025年6月3日 星期二

限制公民參與,環評坐實「黑箱審查」之名

 環境部最近限縮環評參與規則,從可以在場,改成一進一出,環團舉行記者會,
抗議環評「倒退攄」。(/施政監督聯盟提供)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6.3
 
最近環境部又悄悄更改,環評公民參與規則,引發抗議。原本參與者可以全程在場(閉門除外),改成「一進一出」,進出都要敲門、開門、鎖門。民眾只能在外面看直播,輪到發言時,才由專人「引導」入場,說完立刻要離開。
 
這已經不是環境部第一次變更規則,只要它高興,隨時可以變來變去,一切以自己方便為前提。環評的精神是公民參與,它卻設立層層關卡,限制參與。不只管制進出,還限制發言3分鐘、不准錄音錄影,以及近似黑箱的閉門會議。
 
環評的公信力,早就被政治操作到所剩無幾。如果連最起碼的公民參與,都要剝奪,那就更坐實了「環評黑箱」之名。

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

天花湖水庫12年後捲土重來,水資源管理又走回頭路

 苗栗天花湖水庫,環評通過12年後,再度舉行說明會,預計今年底送行政院核定。
苗栗縣長鍾東錦全程在場,支持開發。(/作者提供)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5.27
 
苗栗天花湖水庫,環評通過12年後,捲土重來。經濟部水利署,上周舉行2場說明會,強調如果地方民意支持,年底將送工程計畫,報行政院核定。
 
2場說明會,苗栗縣長鍾東錦全程在場,且坐在台上主持會議、推銷政策,現場更是滿滿的議員、村長,一面倒支持開發。苗栗縣會後還發聞稿,好像它才是開發單位。這種特定對象參與的說明會,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地方民意。
 
而且經過12年,時空環境已改變,就連水利署的水資源管理,也跟過去大不相同,但拿出來的簡報,還是環評定稿本的內容。到頭來,天花湖水庫、甚至還在名單內的雙溪水庫,依然要開發,水資源管理等於又走回頭路。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大林蒲沒等到遷村,先等到七接大燃氣時代

為了補足廢核後的供電缺口,台灣即將迎來大燃氣時代。中油七接環評3個月就通過,
7月即將動工。大林蒲居民抗議,遷村前,七接不應動工。(/黃義英提供)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5.20
 
518日,中油在高雄小港區大林,舉辦七接(第七天然氣接收站)的施工前說明會。依《環評法》7條第3項規定,如果一個開發案,不必進二階環評(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就通過,必須舉行公開說明會。但七接環評都通過了,再辦說明會意義何在?反而突顯,去年七接環評是如何草率通過。
 
同日,也是核電歸零的第一天,之前經濟部強調,已準備好增加燃氣補足缺口,當天燃煤加燃氣,發電量高達七成。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七接環評,只經過一次專案小組、一次大會就匆促通過,正是為了大燃氣時代預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