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常態性支援桃園、新竹。(圖/台北市自來水處提供)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3.5.16
2015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的強降雨,把累積在南勢溪河道的砂石翻擾起來,雙北市民至今難忘水龍頭流出泥水的情景。為了解決濁度過高、取水困難而興建的「翡翠水庫原水管」,上周工程隧道全線貫通,明年6月就能通水。
然而經過八年,翡翠原水管對台北市的效益愈來愈低,反而對北台灣從台北、桃園到新竹的水源區域調度,可以發揮一定的角色。水是最沒有政治顏色的,當年台北市長柯文哲、行政院長賴清德能擺開政治成見,共同促成這條原水管興建,八年後他們同為總統擬參選人,也意外成為兩人的政治資產。
蘇迪勒颱風造成台北市水龍頭泥水事件
台北市自來水主要來自新店溪的北勢溪、南勢溪,南勢溪比例更高,翡翠水庫取北勢溪的水蓄存,當南勢溪取水量不足時,就放水補充。印象中「台北人喝翡翠水庫的水」,其實只說對不到一半,因為主要還是靠南勢溪。
蘇迪勒颱風當時,南勢溪原水濁度最高升到3萬9千度,遠超過直潭淨水廠6千度的處理能力,但應變不及照樣取水,就發生水龍頭泥水事件。事後台北市自來水處提出檢討報告,包括濁度達到6千度到1萬2千度時減量取水,再超過就停止取水。市區因為有配水池,這麼做家戶不會立即沒水可用,但如果停止取水超過24小時,供水可能中斷,因此北水處提議蓋「翡翠水庫原水管」。
做法是當南勢溪濁度升高,改從翡翠水庫下游取水透過專管直送淨水廠,初估經費20億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讓柯文哲很猶豫,蓋了雖然可降低取水風險,但久久才會用到一次,不符合經濟效益,這點從八年後的今天來看的確如此,雖然南勢溪偶有濁度升高,但都不及蘇迪勒當時情境。於是柯文哲請北水處半年內就專管的經濟可行、使用效率分析後提出評估報告。
可行性評估一直到隔年9月才完成,這之間台北市不斷爭取中央納入重大建設全額補助,甚至2016年9月梅姬颱風造成南勢溪濁度升高、淨水場一度暫停取水,柯文哲邀行政院長林全到淨水場視察,但中央一直沒有點頭同意補助。
中央、地方各出一半,翡翠原水管就此定案
有些政策推動真的還得因緣具足才行。2015年經過一場大旱之後,經濟部水利署自2017年開始政策改變,以「調度、備援」取代過去的「開源、節流」,台灣很小,在新建水庫不易的情況下,區域間互相支援成為可行方案。在這個觀念下推動的「板新二期」即將在2019年完工,屆時翡翠水源就能擴大支援板新地區,取代原本由石門水庫供給的水量,擺脫石門水庫長年缺水的困境。
再加上這時行政院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有多出來的錢可以運用,於是行政院長賴清德將翡翠專管定調為「跨區合作工程」,在2018年3月21日與柯文哲共同主持的中央地方業務交流會中,同意這筆工程費20億,扣除北市自償4億,餘16億中央、地方各出一半。經費有了,工程就此順利推動。
對台北市效益降低,卻有助於國家整體水源調度
台北市長蔣萬安、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隧道貫通典禮上說,翡翠原水管可以保障大台北地區用水無虞。這話說的並不精準,因為大台北地區倚靠新店溪,用水原本就比較有餘裕,加上台北、新北未來人口減少,用水量其實是在降低。
依據行政院2021年8月核定的「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計畫」,預估台北市、新北市2036年每日用水量減少,桃園、新竹用水量則大幅增加。這就是為什麼說翡翠原水管對台北市效益愈來愈低的原因。取而代之,一旦這條原水管做起來,配合板新二期以及下游其他管路,受益最多的反而是桃園、新竹。
北部4縣市2036年預估用水量
資料來源: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計畫
這點在2021年百年大旱時就已經看出來,當時蓄水率只有個位數的石門水庫能避免紅燈限水,就是板新二期發揮了功能,最高每天從翡翠水庫支援81萬噸,讓它還有餘裕透過「桃園支援新竹幹管」,每天支援新竹最高20萬噸。
也就是說,當年由台北市提議興建的翡翠原水管,未來不會只在南勢溪濁度升高時久久才用上一次。而是在翡翠水庫水量充足下,常態性取水支援桃園、新竹,對國家整體用水調度的幫助更甚於台北市、新北市。
2015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的強降雨,把累積在南勢溪河道的砂石翻擾起來,雙北市民至今難忘水龍頭流出泥水的情景。為了解決濁度過高、取水困難而興建的「翡翠水庫原水管」,上周工程隧道全線貫通,明年6月就能通水。
然而經過八年,翡翠原水管對台北市的效益愈來愈低,反而對北台灣從台北、桃園到新竹的水源區域調度,可以發揮一定的角色。水是最沒有政治顏色的,當年台北市長柯文哲、行政院長賴清德能擺開政治成見,共同促成這條原水管興建,八年後他們同為總統擬參選人,也意外成為兩人的政治資產。
蘇迪勒颱風造成台北市水龍頭泥水事件
台北市自來水主要來自新店溪的北勢溪、南勢溪,南勢溪比例更高,翡翠水庫取北勢溪的水蓄存,當南勢溪取水量不足時,就放水補充。印象中「台北人喝翡翠水庫的水」,其實只說對不到一半,因為主要還是靠南勢溪。
蘇迪勒颱風當時,南勢溪原水濁度最高升到3萬9千度,遠超過直潭淨水廠6千度的處理能力,但應變不及照樣取水,就發生水龍頭泥水事件。事後台北市自來水處提出檢討報告,包括濁度達到6千度到1萬2千度時減量取水,再超過就停止取水。市區因為有配水池,這麼做家戶不會立即沒水可用,但如果停止取水超過24小時,供水可能中斷,因此北水處提議蓋「翡翠水庫原水管」。
做法是當南勢溪濁度升高,改從翡翠水庫下游取水透過專管直送淨水廠,初估經費20億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讓柯文哲很猶豫,蓋了雖然可降低取水風險,但久久才會用到一次,不符合經濟效益,這點從八年後的今天來看的確如此,雖然南勢溪偶有濁度升高,但都不及蘇迪勒當時情境。於是柯文哲請北水處半年內就專管的經濟可行、使用效率分析後提出評估報告。
可行性評估一直到隔年9月才完成,這之間台北市不斷爭取中央納入重大建設全額補助,甚至2016年9月梅姬颱風造成南勢溪濁度升高、淨水場一度暫停取水,柯文哲邀行政院長林全到淨水場視察,但中央一直沒有點頭同意補助。
中央、地方各出一半,翡翠原水管就此定案
有些政策推動真的還得因緣具足才行。2015年經過一場大旱之後,經濟部水利署自2017年開始政策改變,以「調度、備援」取代過去的「開源、節流」,台灣很小,在新建水庫不易的情況下,區域間互相支援成為可行方案。在這個觀念下推動的「板新二期」即將在2019年完工,屆時翡翠水源就能擴大支援板新地區,取代原本由石門水庫供給的水量,擺脫石門水庫長年缺水的困境。
再加上這時行政院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有多出來的錢可以運用,於是行政院長賴清德將翡翠專管定調為「跨區合作工程」,在2018年3月21日與柯文哲共同主持的中央地方業務交流會中,同意這筆工程費20億,扣除北市自償4億,餘16億中央、地方各出一半。經費有了,工程就此順利推動。
對台北市效益降低,卻有助於國家整體水源調度
台北市長蔣萬安、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在隧道貫通典禮上說,翡翠原水管可以保障大台北地區用水無虞。這話說的並不精準,因為大台北地區倚靠新店溪,用水原本就比較有餘裕,加上台北、新北未來人口減少,用水量其實是在降低。
依據行政院2021年8月核定的「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計畫」,預估台北市、新北市2036年每日用水量減少,桃園、新竹用水量則大幅增加。這就是為什麼說翡翠原水管對台北市效益愈來愈低的原因。取而代之,一旦這條原水管做起來,配合板新二期以及下游其他管路,受益最多的反而是桃園、新竹。
北部4縣市2036年預估用水量
2019年用水需求 (萬噸/日) | 2036預估用水量 (萬噸/日) | 差額 (萬噸/日) | |
台北市 | 180.5 | 160.8 | -19.7 |
新北市 | 83 | 79 | -4 |
桃園市 | 119.6 | 133.7 | +14.1 |
新竹市 | 59.4 | 79.5 | +20.1 |
這點在2021年百年大旱時就已經看出來,當時蓄水率只有個位數的石門水庫能避免紅燈限水,就是板新二期發揮了功能,最高每天從翡翠水庫支援81萬噸,讓它還有餘裕透過「桃園支援新竹幹管」,每天支援新竹最高20萬噸。
也就是說,當年由台北市提議興建的翡翠原水管,未來不會只在南勢溪濁度升高時久久才用上一次。而是在翡翠水庫水量充足下,常態性取水支援桃園、新竹,對國家整體用水調度的幫助更甚於台北市、新北市。
那出一半錢的柯文哲是否吃虧了?其實並沒有,政策決定雖然有其社會背景,但度量大一點、眼光放遠一點、政治少一點,一切就會有所不同。台灣這麼小,各縣市資源要共享,尤其是基礎建設,縣市長也要用國家的高度思考。就翡翠水庫原水管而言,柯文哲、賴清德都沒有失分,反而成為兩人的政治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