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防疫不能靠運氣,豬隻拍賣應盡早廢除

 
 豬隻活體拍賣,必須長途運輸、拍賣過程人車豬混雜,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防止非洲豬瘟,應即早廢除拍賣制度。(/農業部提供)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11.11
 
1022日台中梧棲一個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後,豬隻隨即禁運、禁宰。經過15天防疫,確認病毒沒有擴散,116日解禁。但危機沒有解除,農業部長陳駿季多次提到「可能」,「從目前看到的一些結果,廚餘未落實蒸煮,是病毒主要的可能傳播途徑。」「我們找到了可能的病毒來源。」
 
換句話說,不能排除其他可能,除了繼續禁止廚餘養豬,其他防疫措施也沒有中斷,其中之一是「肉品市場、屠宰場發現異常病徵豬隻,每頭都要採檢送驗。」因為運輸、拍賣、屠宰過程的人車豬混雜,也是病毒傳播管道之一。為了降低風險,豬隻拍賣制度應逐步廢除,由屠體評級交易取代。

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

海淡廠與電的懸念

  
10年內台灣將有5座海淡廠,但海淡廠耗電,將成為一大難題。
(圖為2025/5 新竹海淡廠動工/水利署)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11.4
 
明年此時,台灣第一座政府出資的大型海淡廠,新竹廠,即將完工試運轉。隔年是台南廠一期完工。加上環評中的嘉義廠、北高雄廠,以及台塑出資興建、預計今年底產水的麥寮廠。十年內,5座海淡廠運轉,每天可產水50萬噸。
 
除了這5座,計畫中還有桃園廠、台中廠、南高雄廠。海淡廠,是為了讓科技廠商用水更穩定,枯旱時不必限水。但海淡廠耗電量大,生產加輸送,一噸水要用4.5度電,一個10萬噸級海淡廠,一年耗電162百萬度。以供水穩定性來看,有海淡廠,當然比沒有好,但電從哪裏來?是個大問題。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杜絕非洲豬瘟,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台灣養豬場爆發第一例非洲豬瘟病毒,農業部第一時間禁廚餘養豬,
目前廚餘養豬場只剩8%,是時候檢討永久禁止廚餘養豬。(/農業部提供)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10.28
 
農業部1022日公布,從台中梧棲一個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25日病毒經聚合酶鏈反應(PCR)確認。在眾多生物安全措施中,禁止廚餘養豬,是其中一項。不只因為案發場用廚餘養豬才禁止,從2018年起,只要爆發非洲豬瘟病毒,第一時間都禁止廚餘養豬。
 
為什麼要禁廚餘養豬?台大獸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在記者會中說,「非洲豬瘟全世界發生第一例,幾乎90%以上是從廚餘來。」她強調,「廚餘並不是充分蒸煮,就一定會把病毒殺死,要保護養豬產業,第一件事要切斷廚餘。」
 
農業部長陳駿季說,「病毒不一定從廚餘來,還在調查。可能從境外帶進豬肉產品,最後回到養豬場,廚餘是一個比較高的風險路徑,禁用是避免擴散。」
 
如果只問農業部意見,他們應該也希望永久禁廚餘養豬,不只預防非洲豬瘟,廚餘也是很多病菌的來源。但每次疫情過後,都會在「綜合考量」下解禁。目前只剩8%養豬場用廚餘,禁用難度相對較低,是時候檢討永久禁止廚餘養豬。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水庫設光電板,當然需要環評

 
 台灣90多座水庫,每座樣態都不同,那些合適、那些不合適,
環評是一個可以公開討論的機制。(/風傳媒)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10.21
 
水庫光電引發污染水源疑慮,立法院20日邀環境部、經濟部報告,檢討未來是否納入環評。環境部長彭啟明態度較開放,並傾向同意。經濟部次長賴建信,雖然沒有反對,但態度較保留,並強調現行機制已足夠把關。
 
但如果現行機制真能把關,就不會有這麼多爭議。環評雖然問題也很大,尤其樂於配合政策。但至少開發前會評估環境影響,審查時人民有機會參與,事後追蹤也有憑有據。目前,光電板設在國家公園、濕地、山坡地要環評,水庫關乎飲用水安全,區位更敏感,當然更需要環評。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桃園綠捷來了,區段徵收為何跟著到來?

 「變更南崁都市計畫」公展說明會,大批居民參加。這項都計公展
已在10日結束,後續將開始都市計畫審議。


同時刊登於
 
文‧朱淑娟2025.10.14
 
桃園捷運綠線(綠捷),明年將部分通車,桃園市政府提出「變更南崁都市計畫」,區段徵收G12G13G14三站周邊304公頃土地。捷運讓交通更方便,有公益性。但藉此徵收車站周邊土地,就引發爭議。為何兩者會綁在一起?
 
2017年地方爭搶捷運前瞻經費,綠捷就是其中之一。捷運建設經費高,未來營運收入挑戰更大,行政院要求地方負擔部份經費,其中自償經費來源,就是開發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此案都計公展已在1010日結束,接下來將進入都市計畫審議。桃園市繼航空城之後,再一次掀起區段徵收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