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台灣蛋雞產業。(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文‧朱淑娟2023.11.28
三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終於定案,在擺脫紛擾之後也終於可以回歸政策辯論,不少民間團體已準備向他們提出改革訴求。其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本周六(12/2)在凱道舉辧「為母雞挺身而站」,要求候選人提出改革蛋雞產業政策,並承諾當選後立即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全面廢除格子籠。
動社推動廢除格子籠已經11年,最難改變的就是農業部,它的故步自封讓產業改革虛耗了11年。上個月動社帶著上萬民眾寫的明信片到行政院陳情,沒想到行政院只把陳情函轉給農業部處理,而不是主動檢討政策、並督促農業部做出因應符合未來趨勢的改變。
而農業部的回函依然千篇一律,指台灣蛋雞產業八成是格子籠,突然改變會衝擊產業。想想看如果11年前就開始行動,現在會是什麼情況?可能產業已經轉型成功了。1999年歐盟通過2012年全面禁用格子籠,花了13年不但廢籠成功,還能外銷設備,目前台灣業者採用的先進設備都是從歐洲進口。
地方政府的一小步,是廢籠的一大步
過程中農業部唯一做的是2014年訂定「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訂出「放牧、平飼、豐富籠」三種飼養方式屬於「友善生產系統」。動社繞過政府直接遊說民間反而獲得不少進展,愈來愈多民眾知道格子籠飼養的不仁道,願意購買非籠飼雞蛋,這也促使養雞業者願意改變,逐漸打開通路。
這些訊息地方政府收到了,台北市長蔣萬安10月底在一場記者會中宣布,從下學期開始,每學期讓學生吃一次動物福利蛋、上一堂食農教育課程,他也呼籲市民支持重視動物福利的餐飲業。動社執行長朱增宏說:「他的一小步,政策一大步。」未來一定會加速台北市餐飲業做出改變,改用非籠飼雞蛋。
在蔣萬安之後,更重要的是彰化縣長王惠美。彰化縣是全國蛋雞產業重鎮,45%的雞蛋是從這裏產出的。她在11月中參訪荷蘭Kipster蛋雞場,這是一家採用「多層平飼」的蛋雞場,創辦人之一Ruud Zanders今年3月曾來台分享家族雞場倒閉後重生的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是放棄格子籠飼養,改成多層平飼。
彰化縣政府表示未來將「鼓勵」業者採用多層平飼、或豐富化籠飼(也是格子籠,但比格子籠空間大,有棲架、產蛋箱、草墊等),不過歐盟2012年全面禁用格子籠時雖然還允許「豐富化籠飼」,但歐盟議會已開始討論2027年廢除豐富籠。也就是說,豐富化籠飼也即將被淘汰,如果要鼓勵業者轉型,應該跳過豐富籠,直接轉型為平飼或放牧比較符合國際趨勢。
幫助業者轉型,蛋雞產業才能永續
不過光是「鼓勵」很難讓業者主動改變,多數業者會在合法範圍內做出最低限度的配合,重點還是立法禁止新設格子籠,舊的格子籠則訂出落日條款。只要政策明確,政府善盡輔導責任,蛋雞業者就會做出改變。
反之如果不改變,就無法突破格子籠蛋雞場的困境,最主要就是缺蛋。農業部說冒然改成平飼會影響雞蛋供應量,其實格子籠飼養才是缺蛋的主因,產蛋率只有52%(以母雞一天生一顆蛋計算),平飼或放牧卻可以達到8成以上。
格子籠飼養另一個問題是雞糞,在曝曬、發酵過程中產生惡臭、蚊蠅孳生,附近近居民沒有不抗議的。平飼或放牧產生的雞糞則自然發酵、乾燥,只要淘汰雞群時全場清運一次就好,沒有臭味,經過處理還可以當肥料。
生物學家賈德‧戴蒙在「大崩壞」書中說:「社會領導人如果不是消極地走一步算一步,而能預見危機、當機立斷,社會的命運就會有所不同。」蛋雞產業也是一樣,只著眼於短期利益,就會做出對長期不利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