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記者經營的幾點建議

 

 
本文為2023.5.5 在巨思文化演講
 
文‧朱淑娟2023.6.15
 
前言:
今天很高興能來到這裏,我自己也很期待這次分享,這樣的場合有一種同業聚會的親密感,記者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分享跑新聞的甘苦,互相加油打氣。每位記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採訪經驗,有機會也希望能聽到各位分享。
 
我當記者的經歷比較迂迴,我不是念傳院,也沒想過會當記者,但卻在畢業10年後偶然入行,之後就喜歡上這個工作。從1998年至今已經24年,沒有想過要換別的工作,也很感謝自己能一路走來。
 
24年間有不同階段,前10年在相對穩定的紙媒。之後智慧型手機、臉書等平台問世,媒體出現巨大改變。改變有好有壞,我們要充分利用那好的部分、克服那不好的,如果不是網路興起,我應該沒有機會做獨立記者。當年以一個部落格成為自己的報導平台,也跟各類型媒體合作,同時出版書籍。
 
我想大家應該常常聽到這句話:
為記者最棒的事,就是有人付錢讓你學習。
 
記者是一個有趣的工作。這個工作有幾個特點:

(1)豐富生活:我們有機會認識很多人、去很多地方、豐富我們的生活。
(2)開拓視野:記者工作特殊,因為要採才能寫,形成強迫學習。
(3)分享所學:透過訪談的交流,開拓視野。
(4)推動進步:透過報導實現社會參與。
 
今天我分四個主題跟大家分享,我不會講太多跑新聞的方法,而是「記者如何養成自己」的一些建議,很多都是後見之明,當下沒做到,事後回想總覺得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希望這些能給各位一點有用的參考。
 
這四個主題包括:

一、選擇一個經營路線,有助於建立報導專業。
二、開拓人際關係,可以開拓訊息來源。
三、不同階段累積專業能力的幾個方法。
四、累積做過的報導,累積成就感。

 
一、選擇一個經營路線,有助於建立報導專業
 
要跑那個路線?
 
開始記者工作第一個問題是「要跑那個路線?」有時是自己的選擇,但多半是公司指派。當你入行幾年後,對於某個領域的報導有所表現時,就有機會被挖角,對方看上的是「你在某個領域的報導表現」,而他希望能轉移到他的媒體。這麼說來,對某個領域的報導專長,成為記者最重要的資產。
 

如何選擇路線?
 
我們常常基於自己的背景、或對某個行業的熟悉度而選擇某個路線,這樣或許沒有不對,但也可能因為選擇前設下框架,而限制了其他可能性。以我自己來說,因為念理工,一開始報社問我想跑什麼路線時,我就說科技相關,於是被編到電腦專刊版,跑自己專長的路線覺得很安穩。
 
一年多後報社要我去跑環保,要離開熟悉的路線很不願意,經過一段適應期後對這個路線大開眼界,也出乎意料喜歡上環保線。
 
我說大開眼界,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這個路線是行政機關,跟之前電腦專刊的跑法、接觸的人跟事都不一樣,層次更廣、也更複雜。我從2000年到2009年離開聯合報,都一直在環保線。因為在一個領域夠久,累積了較多專業知識、人脈,成為我轉型獨立記者的關鍵。
 
幾點建議:
 
(1)剛入行前幾年不妨在不同路線看看,也許因緣際會找到喜歡的領域。但如果入行多年還處於不斷換線的狀態就要多留意,這會限制你的發展。剛剛也提過了,對某個領域的報導專長,成為記者最重要的資產。
 
(2)工作環境的選擇

你的記者生涯路徑,一定要深淺有別,隨著年資愈長,能處理的新聞規模也應該愈龐雜才對,這需要公司配合才有可能,但現實是機會很少。不過你還是擁有主導權,可以跟公司提出建議,或選擇其他更適合你的環境。
 
(3)注意媒體分線造成的侷限

延續剛剛分線的話題,大家要注意媒體分線造成的侷限,這種情形在大媒體最可能出現。通常都依行政職掌分線,於是有所謂「主線記者」(行政院記者、經濟部記者、環保署記者…..)例如我當初的環保線,只有跑環保署、環保團體,不能跨部會、跨縣市採訪。實質只看到環境問題的一小部分。
 
這點在我成為獨立記者之後感觸特別深刻。當時成立部落格,想放入過去作品,但最後找不到10篇值得放,這讓我很驚訝,特別是自認過去新聞頗有表現。於是我重新回溯過去10年的路徑,如何跑新聞、如何處理新聞。
 
因此得到了幾個結論:

1、那些報導都不完整。只取結果、忽略過程,細節全部消失。
2、那些作品並非自己獨立完成。多個作者且經過裁剪。
3沒有完整採訪,沒有後續追蹤,沒有留下場記。
 
我的建議:

1整合採訪路線

真正的環境線至少應包括:

(1)環保署、地方環保局。
(2)能源(經濟部能源局、台電)
(3)水源(經濟部水利署、台水、營建署下水道局)
(4)水土保持、農地、灌溉水(農委會)
(5)國土規劃(內政部)、交通建設:環境影響、土地徵收、人權、居住權。
(6)其他:交通建設引發的環境問題(交通部鐵道局)、土地徵收(內政部)
 
2、改變跑新聞方式
 
(1)追著程序跑,程序到那就跟到那。

可能跟到的程序包括:
1、行政院計畫核定(行政院院會、記者會)
2、環評審查(環保署),一定規模以上要環評。
3、都市計畫(內政部審查),地方、中央二級制。
4、立法院針對這個議題請行政機關報告、公聽會。
5、環評、都計的地方說明會。
6、相關團體的記者會。
 
(2)跟著線索跑,從一個線索一路追下去,讓線索擴散再整合。 
 

、開拓人際關係,可以開拓訊息來源
 

跑行政機關,學會處理複雜人際關係
 
在行政機關,記者的角色是監督政策、立法合理性,大多時候是批評、而不只是分析事件,人際關係的處理會比較複雜,要努力的目標包括:

(1)你要天天面對被你批評的人,但又不會被拒訪。
(2)基於事實評論,不涉人身攻擊。
(3)如何與他們和協相處、又保有獨立批判能力。
(4)與採訪對象建立私人情誼,還要謹慎不要被利用。
(5)多訪問科長、承辧人,而不是發言人。
 

跑行政機關,熟悉行政程序、法令
 
剛提到跑行政機關讓我大開眼界,指的是有機會養成專業知識、行政程序、法令這三種知識,而這可說是記者養成的三個基礎。
(1)熟悉行政程序:能理解一個政策從何而來。
(2)理解行政法令:具有評斷政策能力。
(3)具備專業知識:可以辯明真偽,讓報導更有說服力。
 
例如:當人民違反環保法規,行政機關的處理有四段論:
1、開出罰鍰同時限期改善。
2、按日連罰。
3、停工停業、斷水斷電。
4、撤銷許可證。
 
行政法令類別:
「法律」有四種:法、律、條例、通則。
「命令」名稱有七種:規程、規則、細則、辦法、標準、綱要、準則。
 
一般法律原則:
1、明確性原則。
2、比例原則。
3、平等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禁止不當聯結原則。
 

建立人際關係的幾點小技巧
 
(1)盡量移動自己,不要只用電話或網路採訪。
(2)經常去你路線的機關走動,並在那裏寫稿。
(3)收到新聞稿時,借機去當面請教,不只打電話。
(4)約訪時盡量一起喝杯咖啡,會拉近不少距離。
(5)多參加實體記者會,不只看直播。
 
 
三、不同階段累積專業能力的幾點建議
 
一、較資淺時
 
1、盡量聽冗長的會議:立法院委員會、環評都計審查會、研討會。
2、透過這些冗長、公開場合,認識更多人。
3、盡量不要錯過這個領域重要事件,持續保有新聞感。
 
二、較資深時
 
1、每隔一段時間就做一個專題。
2、專題可以是平常新聞的擴展,也可以另起一個新題目。
我常做的是,把一段時間關心的議題做整理,更具保存價值。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兼顧各種類型的報導,多一些訓練。也讓工作更有變化。
 
各種類型報導可得到不同的訓練:

即時:保有新聞感。
評論:練習找出觀點。
專題:學習長篇報導的舖陳。
寫書:練習說故事的能力
 
例如:我從2014—2015年的枯旱事件,發展出以下報導:

(1)即時、評論新聞54篇。
(2)專題:3萬字。
(3)書:《走一條人少的路》其中一章。
(4)獲獎:2015年卓越專題報導獎。
 
累積能力的一些策略
 
1每一次報導都要學到東西

(1)盡量挑戰複雜、不懂的議題。這會促使你去學習新知識。
(2)累積專業,就會愈跑愈輕鬆。
(3)注重細節
法令,很多人覺得讀者不關心就跳過,但對作者來說就失去一次學習機會。如果擔心妨礙閱讀,可以另外做框表示。
 
(4)時間、數字盡量精準,例如202355日,我們常寫5月初、上周7.8公頃,寫約8公頃對讀者可能差不多,但日後追溯對作者就很不利。
 
2、持續追蹤事件

記者迫於時間,很容易做完A議題就換B議題,即使A事件持續發展也沒辦法追蹤,導致議題斷裂。持續追蹤議題的好處:

(1)理解整件事情的起承轉合。
(2)寫出更有歷史現場的報導。
(3)日後可以出書。

3累積你的作品

(1)為每一次報導留下草稿。
(2)打完整的逐字稿。
(3)每一個報導盡量寫完整(尤其是過程)
(4)收集到的資料分類存檔:計畫書、新聞稿、其他資料。
 
4建議成立部落格

(1)將無法用於報導的素材,可以放在部落格。
(2)以「正式新聞規格」寫部部落格,這也造成報獎規則的改變。
(3)這麼做有以下幾點好處:

1、保存自己所有作品。
2、建立作者與讀者的直接關係。
3、成為一個履歷表。
4、提高合作機會。
 
最後,不論做多久,期待大家保有新聞的初衷

(1)推動社會發展,應關注弱勢族群。
(2)用同一套道德標準,看待所有人的做為。
(3)對所有族群的生存權一視同仁。
(4)勇於為真相發言。
(5)對有權人說實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