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最多基礎建設的台南,為什麼總是缺水?

 
擁有最多基礎建設的台南,因為過度開發耗水產業,
卻成為全國最缺水的縣市。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3.3.7
 
去年129日經濟部、農委會宣布今年嘉南平原1.9萬公頃稻作休耕,成為全國唯一缺水休耕的灌區。今年31日台南進入二階限水,也成為全國唯一水情橘燈的縣市。然而,台南擁有最多水庫、最多再生水廠,未來還有全國最大的海淡廠,前瞻基礎建設更投入120億做曾文南化聯通管,此外它還經常性由高雄支援用水。但為什麼台南還是全國最缺水的縣市?
 
原因是政府全力投資南部,不但工業用地面積大幅增加、科技產業頻繁擴廠也讓用水量攀高,即便投入再多基礎建設、付出更多努力,都追不上工業用水的上升速度。因此,要解決台南缺水,就要從控管工業用水做起。
 
 
台南缺水成常態,不能年年休耕因應
 
過去600多天台南沒有下大雨,是30年來最少的一年,但相較兩年前的百年大旱,34日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還多了1,993萬噸,那是付出多少代價才達成的。南水局從豐水期就在應變枯旱,今年至今做了最多次的人工增雨,曾文水庫清淤量也是全國最多,估計枯旱結束前應該不會惡化到需要限水。
 
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

 日期

蓄水量(萬噸)

蓄水率

2021/3/4

11,900

烏山頭53%、曾文15%

2023/3/4

13,893

烏山頭45%、曾文20%

 
但不要忘了,這兩次枯旱都是靠休耕撐過來的。其實2018年台南也缺水,也許因為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來自台南,總不好一上任就休耕,而2018年正常供灌的結果是,6月曾文水庫蓄水率降到2%,但總算也撐過來了。
 
倒是農委會農水署自從2020年成立後,嘉南平原稻作連3年休耕2次,未來如果台南缺水變常態,打算年年休耕嗎?
 
 
再多努力,都趕不上增加的工業用水
 
在行政院20228月核定的「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中,水利署採用IPCC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AR5)模擬,未來台灣水情呈現「豐越豐、枯越枯」,豐水期雨量增加3%~9%,枯水期減少6%~12%,尤其南部情況最明顯。
 
民進黨為了鞏固南部政治勢力,在四個執政縣市(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投入大量建設經費,2020年止,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全國增加767家廠商,每天用水增加27萬噸。到2036(相較2020)產業用地面積增加25%,又以這四個縣市最多。加上科技用水大幅增加,估計到2036年全國會缺少67萬噸。
 
其中又以台南用水成長居全國之冠,2020年工業加民生用水每天92萬噸,2036年預估成長到120萬噸,增加28萬噸、30%。而這期間台南人口減少,民生用水降低,增加的全數是工業用水。高雄、新竹則各增加20萬噸。
 
2036年用水增加最多的縣市

 

2019需求

(萬噸)

2036需求

(萬噸)

增加、%

高雄

150

170

20、 13%

台南

92

120

28、 30%

桃園

119

133

14、 11%

台中

141

157

16、 11%

新竹

59

79

20、 33%

行政院20228月核定的「台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
 
為了因應爆增的工業用水,台南有全國最多的再生水廠,201812月台積電南科3奈米廠通過環評時,就承諾使用永康、安平、仁德(與奇美換水)三座再生水,另外還加上一座自己在南科做的工業再生水廠。
 
另外台南也即將有全國最大的海淡廠(去年7月通過環評),每日產出的20萬噸海淡水注入區域管網,水庫的水則留下更多給工業。但海淡廠成本高、耗電,處理過後的鹵水排放也有漁業及生態顧慮,其他還包括噪音、景觀等問題。
 
此外,高雄從明天38日起水情燈號轉為黃燈,引來高雄缺水的批評。水利署在論戰時提到,20154月底高屏溪攔河堰流量降到每秒9.5立方公尺時,已宣布要實施三階限水(後來因豐沛梅雨而取消),但今年高屏溪攔河堰流量降到7左右還正常供水,以此表示高雄供水能力已大幅增強。
 
這當然是事實,為了因應成長的工業用水,高雄也增加許多基礎建設,擁有2座已供水的再生水廠、3座伏流水、海淡廠也在計畫之中。但展望未來,它實實在在缺了20萬噸,未來勢必投入更多建設補足。
 
 
改變南部大投資,才能克服南部缺水
 
於是就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民進黨大舉投資南部四縣市,而且又是高耗水的投資。但偏偏南部地區豐枯特別明顯,投資錯置戰場提高南部缺水風險。其實該怎麼做大家都很清楚,但知道怎麼做、跟有沒有這麼做又是兩回事。
 
一是老生常談的「以供定需」,一個區域要發展到那個程度,要以那個區域能供給的水、電、土地資源為限。總不能遇到缺水就推出像今年的「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這種計畫只能用於緊急狀態,並非常態。

二是減少發展高耗水產業。去年10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Jay Lund在水利署的論壇中提到,增加省水產業、減少耗水產業,用水量變少,但經濟不會受影響是發展的另一種思維。國際水協會執行董事Kalanithy 也說過:「通往目標的行進中必須隨時變換車道。」而因應缺水,政府何時才要變換車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