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鑿井取水是最後手段,需要審慎以對

因應枯旱開始鑿井,圖為在台中中央公園鑿井。取用地下水要審慎,
否則將造成環境影響。(圖/風傳媒)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1.4.27
 
久旱不雨,為了撐住供需平衡,水利署最近在台中、苗栗、高雄等地鑿井,不過因為動靜太大,引發地下水是否超抽的疑慮。地下水是救命水,不是不能用,但要審慎使用。但鑿井取水實在太方便,也可能讓地方政府見水心喜,未來成為抗旱的優先手段。因此必須以嚴肅、而非輕率的態度面對鑿井這件事。
 
早期水庫尚未普及前,民生、農業的主要水源就是地下水。雖然造成地層下陷的可能原因很多,但地下水抽取大於入滲、也就是所謂的「超抽」則是原因之一。換言之,要減緩地層下陷,人可以做的事,就是不要超抽地下水。
 
 
地下水不是不能用,但不能超用
 
為了因應高鐵行駛安全、並解決彰化、雲林地區淹水問題,行政院從2011年起推動長達十年的「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官方數據顯示,顯著下陷面積從2001年的1529.2平方公里,到2020年已減少到105.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這三個縣市:彰化0.9雲林103.8屏東0.9平方公里
 
從這個計畫獲取的成果,幾乎都是從減少抽地下水而來,包括封井、農委會請農民改種旱作,水利署增加地面水供給等等。不過也因為成果太顯著,更強化了「抽地下水會造成地層下陷」的概念,凡使用地下水的都屬不當行為,還會引發社會抗爭。即便前次大旱的2015年都沒動用鑿井。
 
直到2017年在前瞻計畫的「水環境建設」中放進「建置備援水井」這一項。因為鑿井有快速、方便、成本低的優點,剛好符合抗旱短期、緊急的特性。日後在桃園、新竹、台中、屏東等地陸續建置1250口新鑿或恢復的水井。在今年抗旱初期,選擇合適的160口供水,每天可提供34萬噸水源。
 
但抗旱都過了一半,久旱不雨還沒有緩解跡象,台中、苗栗、北彰化部份地區開始供52。高屏溪川流量一直在4%cms擺盪的高雄,也開始擔心會不會步入台中後塵,於是口袋中的最後抗旱選項鑿井,終於亮牌了。
 
 
鑿井取水是抗旱的最後手段
 
水利署從過去可找到的資料中,選出符合水量豐沛、地層下陷潛勢低、可就近併入自來水系統等條件的鑿井位置。以台中來說,要在中央公園、綠園道等地鑿88口井。高雄則選在高屏溪沿岸鑿60口大口徑的新井。
 
最特別的是在鯉魚潭淨水廠附近開鑿的3口井,出動中油探採事業部的鑽井工程隊,水井要打到350米深,每口日取5千噸,三口總計可供1.5萬噸。相信不少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要動用中油鑽井隊、又為什麼非打這麼深不可?
 
水利署長賴建信的看法是,鑿井引發社會討論,但能夠促進有效對話的資料與數據卻很少。希望藉由中油打深井的技術,取出岩心,對鑿井之於地質、地層的影響有更多了解。抗旱是一時的,能同時規劃未來是更重要的。
 
只不過看到井打下去、水冒出來,例如在中央公園打的第一口井,出水量還比水利署預估的還大,看到這個場景官員似乎頗為興奮。有媒體用「水啦」、或「中油抗旱隊」來稱許,希望不要那一天出現首長在鑽井旁邊比讚,或稱其為「鑿井國家隊」,因為鑿井是不得已,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光榮的事。
 
然而,相較於其他抗旱方法,鑿井是最快、成本低、水量又大的方法,人性總是偏安、好逸惡勞,行政機關也是一樣,遇到缺水關頭很容易就會選擇最方便的手段。畢竟缺水是立即的,抽地下水會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是以後的事。
 
不要忘了,水利署自始至終對於鑿井都不斷強調「是不得已的」,不但事前做過仔細評估,也承諾事後封井、且持續監測地下水位變化。畢竟救命水就像救命錢,使用的原則是,能不用就不用,非要用時夠就好。
 
 
重視氣候變遷造成的澇旱
 
話說回來我們會走到鑿井抗旱這一步,也是長期輕忽氣候變遷的結果,每年422世界地球日,從總統、行政院長、到環保署長都會做出某種了不起的宣示,但都只有一日行情,隔天又我行我素,然後再等待下一次枯旱。 

這次枯旱會給政府什麼省思、會不會把過去扭曲水資源的政策改過來,說真的不能太樂觀。但至少可以做的事先做,例如海淡水、再生水的經費編起來問題就解決大半。畢竟因應氣候變遷的澇旱,再怎麼謹小慎微都不為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