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大安大甲溪十年,一堂珍貴的公民課

農民爭取確保內埔圳水源,終於被接受。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7.3.7

預期台中未來水源供給可能不足,十年前經濟部水利署提出「大安大甲溪聯合輸水計畫」,但因這個位於台中后里的工程經過斷層帶,又有剝奪農業用水之虞,引發農民強烈反對。匆匆十年已過,局面繼續僵持不下,終於今年221日在后里一場說明會中,水利署願意回應民意提出修正案,避開斷層帶、也承諾保障農業用水,讓這個計畫出現再往前走的契機。

而這十年不論對公民、或公部門來說都是一堂珍貴的公民課。后里農民為了保護家鄉、捍衛農業用水站出來,參與每一場環評會、說明會,環評過了繼續打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環評結論,官司勝訴後持續追蹤,十年如一日。由於他們的努力,才促使公部門去思索對環境更加友善的方案。

另一個關鍵人物是經濟部次長楊偉甫,過程中他雖然一再強調這項工程已做過斷層調查,也可透過工程手段減少風險,但當行政訴訟輸了之後他決定不上訴,讓此案進二階環評,暫停腳步,為公部門立下一個公民參與的典範。


大安大甲溪,台中的供水命脈

大甲溪、大安溪是台中兩大供水命脈,兩溪之間的城鎮是后里。東邊的大甲溪從石岡壩取水送到豐原淨水廠;北邊的大安溪從士林堰取水送到鯉魚潭水庫、再到鯉魚潭淨水廠,兩個淨水廠透過管線分送到台中各地。

台中人口在減少中,但工業用水卻成長非常多,水利署估計,現在每天供水141萬噸,2031年將成長到157萬噸,「大安大甲溪計畫」是讓原本各自存取的兩個系統,變成聯通互相支援的一個系統,預估可再增加25萬噸水。

水變多了,只有兩個淨水廠就不夠放,於是計畫再多蓋兩個,后里第一淨水廠(簡稱后一淨水廠,可存20萬噸)、后里第二淨水廠(簡稱后二淨水廠,可存60萬噸)。后一淨水廠包含在中科三期后里基地計畫中,20063月隨后里基地環評已一併通過,科技部是開發單位,但尚未興建。

后二淨水廠的開發單位是台灣自來水公司,這個場址位於后里火車站東南側、也就是后里市區上方。20135月環評審查時,經濟部地調所提出三義斷層通過后二淨水廠,一旦地震可能損壞,后里農民也擔心一旦淨水廠破裂將造成大淹水危及人民生命財產,最後於201311月被否決開發。

后二淨水廠沒了,要在附近找到替代位置也不容易,而當初依后二淨水廠位置所規劃的大甲溪輸水路,也跟著必須改變。

921地震重創石岡壩,證明斷層帶對水庫的風險。


為了永無止境的用水需求,寧冒斷層風險也要開發

車籠埔斷層錯動引發921大地震,也重創石岡壩,大甲溪上游集水區土石崩塌,河道淤積嚴重,每當颱風大雨時,大甲溪含泥量增加,導致石岡壩取水能力降低。20143月經濟部地調所公告車籠埔斷層為地質敏感區。

而大安大甲溪計畫的爭議就源於此,其中一個主要工程「大甲溪輸水路」,從石岡壩右岸約200公尺處新設的取水口取水,以隧道方式往西4公里穿越后里丘陵,到后里後再跟鯉魚潭淨水廠及后一、后二淨水廠銜接。

依據經濟部地調所資料顯示,新設的取水口可能鄰近車籠埔斷層地表裂跡,輸水隧道經過頂埔斷層、埤頭山斷層、三義斷層。另一項工程「鯉魚潭第二原水管輸水管線」,自鯉魚潭水庫發電取水口,以隧道方式穿越三義鄉枕頭山,這條路線也可能鄰近枕頭山斷層、屯子腳斷層。

即便知道工程有這麼多斷層風險,但水利署還是執意開發,環評期間,長期關心水資源的豐原開業醫師張豐年就提醒:「這是在太歲頭上動土」,而且他一開始就提出:「只要有聯通管線就能聯合運用,何需打隧道?」

時任水利署長的經濟部次長楊偉甫則說:「以我一個工程師的經驗,隧道施工都會先了解斷層,這個計畫也是,如果有主斷層我們會避開,但如果是地表裂縫,技術上可以克服,例如不用爆破工法,風險就可以確保。」 

后里農民為公義而行動,促使水利署願意修正工程設計。


為了工業開發的水源,讓農業用水被剝奪

另一方面,后里農民之所以對大安大甲溪案這麼在意,緣於中科三期。后里原本是個農業之鄉,但中科三期的后里、七星兩個基地卻選在這裏開發,不但造成當地環境重大衝擊,而且突然增加的工業用水也影響農業穩定供水,現在三、四天輪灌、打折供水已經是常態,一旦大安大甲溪計畫完工後勢必多取河川水蓄存,那原來農業圳路的水一定會變少。

公館里里長馮詠淮說:「我們后里的民生用水十多年來沒人關心,中科來了就要開發新水源,為了工業用水,繼續犧牲農民。」環評過程中后里農民廖明田要求做一條專管保障內埔圳用水,但各部會推來推去沒有回應,他只好在環評會中說:「請政府不要把農民的心聲當狗吠。」

水利署則矢口否認是為了工業用水才開發,一次環評會中水局副局長江明郎(現北水局長)被逼急了只好説:「剛好這裏有中科三期,這是偶然。」

但這又何必否認,台中人口逐漸減少、耕作面積也沒有增加,供水之所以還要增加,當然是為了工業用水。如果能一開始就面對,而且積極處理農民的疑慮,大安大甲溪案又何需經過十年還動彈不得?

主動回應民意,才能創造雙贏

即便有這麼多爭議,20097月環評專案小組還是過了,接著到環評大會確認時,那年八八風災發生小林村不幸事件,曾文越域引水工程被質疑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同樣鑿山開隧道的大安大甲溪案也被質疑安全性,退回重審並評估最大雨量引發的山崩風險,不過隔年10月同路線環評還是通過了。

廖明田、馮詠淮、陳欽全、許金水、王婉盈等多位后里農民提起行政訴訟,20137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以此案有重大影響之虞撤銷環評結論。第一時間得知官司敗訴,楊偉甫表示會配合環保署上訴來釐清爭議。

不過後來他決定放棄上訴,而且在201399日環評大會水利署主動提議讓此案進二階環評,由於當時並無前例,環評委員為此引發一番論戰,有環委說:「如果我們自己決議進二階,不是承認之前的審查錯了嗎?」

前環保署長沈世宏則打圓場:「做這個決議是因為水利署有意願進二階,至於法院提的審查問題,環保署還是會上訴,兩者並不衝突。」之後環保署還為此修正環評規定,同意開發單位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進二階。一個月之後,后二淨水場也因三義斷層穿過場址在環評會中被否決開發

但水利署並未從這兩件事得到教訓,隔年(2014)6月在后里舉行的二階環評地方說明會中,提出的大安大甲溪方案跟過去一模一樣,當場被抗議:「上次就反對了,為什麼還要再開一次?后二淨水廠已經被否決,你都不知道水要放哪裏,說明會要拿出可行的替代方案再來開。」

當天后里各里里長都到了,一位里長現場民調:「我們都反對噢,不要做就對了,贊成的舉手?」看到現場沒人舉手,主持會議的水利署中水局副局長邱忠川當眾宣布:「好好,我會記錄下來,后里沒有人贊成。」

修正後的大甲溪輸水管,已取消鑿山工程(綠線)
改走大甲溪南岸(紅線),新路線可避開斷層風險。


經過三年半,2017221日水利署再度於后里舉辦說明會,這次終於回應民意,「大甲溪輸水路工程」取消隧道工程,改走大甲溪南岸,這個路線雖然比較長,但可以避開斷層風險。另外也同意給予內埔圳、后里圳明確的水權。對此馮詠淮說:「如果這兩點都能做到,我們就沒理由再反對。」

不過另一項工程「鯉魚潭第二原水管輸水管線」還是走過去的隧道工程,鯉魚潭村村長詹源添當場反對,水利署已承諾到當地開說明會。

雖然大安大甲溪案有機會再往前走,但此事經過十年,其間多項法令、情勢皆已變更,包括前年底已通過《再生水發展條例」,同樣的投資如果用來發展再生水,供給工業用水,會不會更有效率?

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在不興建水庫下,水資源聯合運用、跨區支援是一個重要的選項,這個案子經過十年之所以還沒放棄,就是認為有必要興建。「將一些爭議釐清後,找出一個對環境好、對水源好、人民可接受、而且工程可行的方案,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圓滿的結局。」

大安大甲溪計畫爭議大事記
時間
事件
2008.2.13
第一次環評審查。
2009.8.26
原環評小組初審通過,八八風災造成小林村事件,環評大會退回重審。
2010.10.29
環評大會有條件通過一階環評審查。
2013.7.31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以此案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撤銷環評結論。
2013.9.9
水利署放棄上訴並主動進二階環評。
2013.11.13
跟此案相關的后二淨水場案,因三義活斷層通過場址被否決開發。
2014.6.23
后里說明會提出相同的方案,居民反對。
2017.2.21
后里說明會提出替代方案,更改路線。避開斷層風、也明確保障內埔圳用水。

()本案最後在110629日通過環評,開發內容如下:

() 地理區位:經台中市石岡、豐原、后里、苗栗縣三義鄉。
 
() 主要工程內容:
 
1.大甲溪輸水管工程:
(1)輸水管:長約10.2公里。設計最大管徑3,000 mm,可輸送大甲溪水源至鯉魚潭淨水場及后里第一淨水場。並視大甲溪剩餘水量,最大可輸送灌溉用水60萬噸/日到后里圳,最大可輸送20萬噸/日灌溉用水到內埔圳。
 
(2)水管橋:採用橋樑方式跨越大甲溪,長約0.8公里。
(3)附屬設施:穩壓井與分水設施等。
 
2.鯉魚潭水庫第二原水管工程:
(1)輸水隧道:以隧道方式穿越三義鄉枕頭山,長約1.5公里,隧道出口位於大安溪右岸。
(2)輸水管:長約3.5公里,設計管徑2,600 mm。自隧道出口輸水到台中市后里地區再跟大甲溪輸水管銜接。
 
(3)水管橋:採用橋樑方式跨越大安溪,長約0.85公里。

3.其他附屬工程: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環境綠美化及植生工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