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6.8.9
民眾對食安的感受如何?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在3日一場會議中直接破題:「所有議題中民眾最關心的是食安、對政府最不信任的也是食安。」而僅管從產地到餐桌處處都是風險,一遇到問題政府公布的檢驗合格率都100%,讓人更錯亂。未來農委會願意公開資訊,是好的開始,大家也有機會好好檢視一下。
首先從校園午餐做起,九月一日新學期開始營養午餐將有重大變革。過去校園午餐的行政跟農委會沒有直接關係,現在要全面把關食材,規定食材需具有四個標章:CAS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吉園圃安全蔬果2.0標章。再加一個「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
過去校園午餐食材從哪來,資訊並不全然透明。而教育部規定地方政府每年至少抽檢一次就可以。此外,校園午餐食材還有外來的壓力,陳吉仲舉了一個例子,美國就針對我們校園使用非基改食品的辦法,提出這是製造貿易歧視。但到目前為止農委會還是堅持立場,國內農產品100%堅持非基改。
食材風險還包括政府把關的態度。陳吉仲舉日本食品的例子,日本規定14縣市的高風險產品不得運到其他地區,但我國只禁止日本5個縣市食品進口,其他縣市採取雙證明。另外最近又開放加拿大牛肉進口,如何把關也是問題。
要求食材具有「四章一Q」身分,最重要的意義是可以追溯食材來源,而且都是國產的農產品,陳吉仲說:「我們為什麼麼要負責,是為了國內農產品及農業發展。一直靠進口,需求端透過市場機制會壓低成本,對食農教育、農業都不利,如能從午餐開始,讓小朋友從小就吃我們的農產品,對農業是正面的。」
好的政策能落實多少,至少還有以下幾個問題要克服:
一、雖然教育部已行文各縣市新的食材採購範本,但不一定全部學校都能從九月一日就開始,因為依據教育部「學校午餐採購管理流程」,教育部只提供採購契約範本,各縣市再自行公告午餐採購契約。這點農委會也必須一一跟縣市說明取得支持,也許農委會可以公布配合、不配合的縣市,促使縣市政府跟上來。
二、未來食材一定會遇到「地產地銷」的討論,如何定義地產?都會區需求量大,就不可能地產。另外現在的校園午餐都規定菜色、且一段時間內不得重複,但當令農產品可能供應不上。而規定菜色是對的嗎?農委會提到,不同年紀需要的營養不同,未來的採購契約或許可以討論不規定菜色、而是營養成分。
三、目前有「四章一Q」的農產品佔有率只有10%,如果未來學校午餐都要用,能否供應得上?這得提供市佔率才行。
四、業者會不會因此增加成本?農委會提出一個日本經驗,營養午餐預算增加,例如多五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家長各負擔一些。總之,要提供更高品質的營養午餐,政府必須支援一部分的經費。例如從去年開始營養午餐的米都由農糧署提供良質米,給供應商較便宜的價格,小朋友就能吃到好米。
五、從「食品安全」到「糧食安全」。2009 年全球有10億人口吃不飽,農委會統計台灣是7.8%,也就是有近180萬人口吃不飽。另外付不起營養午餐的學童有30萬人。反之城鄉差距大,都會區的營養午餐吃不完倒掉,鄉下卻不夠吃。如何把資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也是未來可以討論看看的。
即使食安已是人民對政府最大的信任危機,但過去相關單位都閉門開會、提供假數據,更加重不信任感。農委會這次主動開放媒體採訪,是資訊公開的第一步。唯有更公開透明,才能取得人民信任,也愈能讓問題獲得支持與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