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台灣空氣十年記(專題2-1)

文‧朱淑娟 2008.4.20

空氣汙染內外夾攻 期待好空氣愈來愈難

春天的早晨在台北醒來,套上舒服的球鞋慢步上路,清爽微涼的風迎面而來,也讓一整天的心情都舒活起來。

然而,自四年前起,台灣空氣品質不進反退,也讓晨跑的好習慣,反可能成為影響健康的壞因子。

台灣的空氣品質其實曾經一度好轉,根據環保署監測資料顯示,從1994年到2003年,空氣品質不良率(PSI>100)(註1)從7%一路下降到2.6%,空氣品質呈現逐年改善狀況。但一到2004年,卻突然上升到4.5%,接下來從2005年到2007年都維持在4%左右,連續4年呈現改善停滯。

台灣空氣品質不再往前進,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汙染物出現變數,加上官方行之多年的改善手法一成不變,導致無法即時控制突發的變數。例如沙塵暴等境外汙染愈來愈無法掌握、影響空氣品質的主要汙染物從懸浮微粒轉移到臭氧、以及大型工業汙染物引發的健康風險愈來愈不可測。內外夾攻,讓民眾期待好空氣愈來愈難。

究竟出了什麼事?是政府的改善措施不再有效?還是空氣中各項汙染物出現變化而束手無策?有什麼潛藏的空氣汙染危機?環保署將2011年的空氣品質不良率目標訂在1.5%。距今只剩3年,這個目標能達成嗎?

(註1)空氣汙染指標PSI:每日監測空氣中五種汙染物: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以當天濃度值最高的汙染物為當日的PSI。不過環保署在計算PSI時將大陸沙塵影響台灣的日數扣除,因此一年中真正PSI>100的日數應比官方所統計的多。以去年為例,如不扣除沙塵日數,空氣品質不良率應是4.01% ,扣除後是3.68% ,呈現假性改善 。

空污兇手一:臭氧成為台灣空氣品質頭號殺手
從1994年起,懸浮微粒、臭氧是台灣空氣中主要的兩項汙染物,直到2000年懸浮微粒對空氣品質的影響又高於臭氧。但從2001年起,臭氧開始超越懸浮微粒,成為主要的汙染物。光以去年為例,空氣品質不良有八成起因於臭氧,兩成才是懸浮微粒造成的。

依環保署委託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調查發現,過去10年在東北季風期間陽明山測站(山地的代表站)臭氧濃度約增加9ppb、萬里測站(平地的代表站)約增加7ppb,顯示大氣中臭氧濃度有顯著增加的趨勢。

臭氧對民眾的健康影響很大,臭氧濃度高時會刺激眼、鼻、呼吸系統,引發咳嗽、氣喘、頭痛,對年長者、小孩的健康影響甚大。去年5月台北市古亭測站臭氧飆到220ppb,當時環保署還緊急發函各中小學提醒校方注意。

相較於其他汙染物,臭氧形成的原因最複雜、管制也最難。汽機車增加、工業發展都會產生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一遇到有陽光的日子就會進行光化反應形成臭氧。理論上只要管制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氮氧化物就能降低臭氧,但實務上並非這麼單純,即使削減前驅物也未必就能改善臭氧。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蕭慧娟坦言,臭氧管制將是未來空氣品質改善最大的挑戰。

空污兇手二:汞污染從天而降 入侵食物鍊
今年元月環保署設在中央山脈的鹿林山測站,監測到長程傳輸而來的汞濃度高達5奈克/每立方公尺(平時約1.5奈克)。環保署監資處簡任技正張順欽表示,這是鹿林山測站自前年4月設立以來測到最高濃度的汞,「這是一大警訊」,高空中的汞會隨雨水沖刷到地表,進入生物體或進入土壤後在地表流竄。

環保署委託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研究所調查發現,境外傳輸除了中國沙塵,還有東南亞地區生質燃燒,例如森林大火、草原和植被燃燒、農業廢棄物燃燒等。研究指出,生質燃燒排放的二氧化氮對臭氧濃度也有重大影響。學者建議,沙塵、生質燃燒對民眾健康的潛在風險為何,非常需要進一步長期觀測及調查分析。

空污兇手三:酸雨問題惡化 每年坑殺台灣百億
去年底,環保署曾委託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完成酸雨調查,調查顯示,台灣酸雨硫沉降近一半來自境外的長程傳輸,主要汙染源來自中國沿海的工業發展。由酸沉降的臨界負荷值粗略估算,台灣酸雨每年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新台幣10億元,間接的生態損失達100億元,總計110億元,其危害性不容忽視。中央大學建議,酸雨是跨國、跨區域的問題,必須建立跨國合作才可能有效改善。

此外本地汽機車成長及大型開發案排放的汙染也讓酸雨更加惡化。調查發現,郊區一向較少工業及交通汙染,近15年來酸雨卻日漸惡化。以嘉義為例,嘉義原是農業縣,過去雨水偏鹼,這兩年卻常出現極端值,雨水pH值時高時低,研判上風處有大型工業汙染(主要是六輕),當氣象條件合適時汙染即跨縣傳輸。

進一步分析酸雨成分,發現雨水中的硫酸根離子濃度(主要來自工業汙染)下降23%,但硝酸根離子濃度(主要來自交通汙染)卻上升17%,尤其宜蘭、台東地區最明顯,顯示汽機車快速成長與交通網路發達,造成雨水更加酸化。

空污兇手四:沙塵暴隨東北季風而來

每年10月到隔年4月台灣地區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而空氣經過大陸沙塵區及工業汙染區,夾帶的汙染物隨著東北季風南下傳輸到台灣。環保署監資處調查「近3年東北季風長程傳輸對空氣品質影響」,發現汙染物跨境傳輸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調查顯示,2003年10月到2007年4月這3年的東北季風期間,以懸浮微粒濃度增加最明顯,平地代表測站「萬里」3年來從170微克上升到320微克,增加近一倍。其他的汙染物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濃度也明顯上升。山地代表測站「陽明」,3年來懸浮微粒也從170微克上升到220微克。

環保署表示,長程傳輸汙染物增加,主要是大陸地區沙漠化日益嚴重,導致降雨分配不均,台灣地區是沙塵的下游區域,直接受到影響。一旦空氣中懸浮微粒急遽增加,在短期間內會造成空氣品質惡化,對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民眾影響最大,較明顯的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濃痰、流鼻水、呼吸道阻塞、氣喘加劇等等。

進一步分析沙塵顆粒,發現粒徑小於10微米、以及2.5微米的微粒有增加趨勢。例如萬里測站,3年來2.5微米的懸浮微粒,濃度從117微克上升到190微克。陽明測站也從110微克上升到160微克。細微粒的懸浮微粒比粗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大,短期暴露會影響血液凝結力,導致心血管疾病增加、以及肺部疾病。

中科及六輕 潛藏的在地污染源
去年學者爆料中科園區周界測到高濃度的砷,最高濃度達每立方公尺37.4奈克。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指出,美國環保署對砷所訂的風險評估有4個等級,超過每立方公尺27奈克就已是最高等級。相較於民國95年中科啟用前的數據皆低於0.6奈克,學者研判中科的確有可能是砷濃度飆高主要的汙染源。

事後環保署雖鎖定中科4家有砷製程的業者,但最後卻以尚未訂定空氣中砷濃度標準、業者已打算改為無砷生產製程等,讓事件草草結案,至今真相不明。

另外六輕運轉至今十年,依環保署監測資料顯示,已讓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倒退十年。調查顯示,民國87年雲嘉南地區空氣品質不良率是4.2%,六輕從86年起運作,到去年為止空氣品質不良率已上升到6%,比六輕運轉前增加了1.8%。究竟大型工業對空氣品質影響為何、應如何管控,必須有一套定期監測、改善的制度。

空氣品質年年後退 急待革命性的改善對策
去年八月環保署出版的「環保廿年回顧與展望」中指出,至今臭氧尚未有能有效改善,甚至連二氧化氮、揮發性有機汙染物、臭氧濃度之間的關係也無法釐清,必須進一步研究並提出對策,否則台灣的空氣品質改善未來很難再有突破。

最令人擔心的是,臭氧問題至少還在尋求改善對策中,但另一個近年來嚴重影響台灣空氣品質的境外傳輸汙染,環保署可說是束手無策,因無力控管乾脆來個視而不見,在計算PSI指數時將沙塵影響視為特例,扣除不列入計算。

另有學者建議,PSI只是一個讓民眾容易了解空氣品質的統計數據,主管機關不宜以PSI做為改善目標,否則容易流於見樹不見林。建議應細究各項汙染物的濃度,並針對不同汙染物提出改善策略,才能對症下藥。

而沙塵至少還在監測中,但其他包括境外傳輸的重金屬、酸沉降,以及境內大型工業所排放的汙染物對空氣品質、民眾健康風險為何?至今監測資料非常少。環保署將民國100年的空氣品質不良率(PSI>100)目標定在1.5%,3年內要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太多挑戰要克服,非有革命式的改善對策,否則很難實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