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全國最重要的草鴞棲地,開發後生態將消失。(圖/黃偉哲臉書)
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5.9.23
這個計畫在國發會通過後,要送行政院核定,預估2027年通過土地變更、環評審查,之後園區、廠商一併動工。不過這只是一期,依照慣例,未來可能還有二期計畫,沙崙農場近千公頃農地,將被全數開發。
然而,半導體產業卻陷入前景不明,台積電原訂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置2座CoWoS封裝廠,最近傳出第2座可能暫緩。國科會卻急著在嘉義園區旁,規畫二期園區。連同沙崙科學園區,未來能否如期招商,還不一定。
歷經十年,沙崙農場迎來最大破壞開案
2007年台南高鐵站通車,附近300公頃農地,一併徵收變成「高鐵特定區」,沙崙農場就位在高鐵特定區旁,面積950公頃。目前由台糖出租種鳳梨、西瓜。另外也種植尼羅草,收割後製成的牧草捲,形成獨特的回園風景。
沙崙農場生態非常豐富,是全國最重要的生態寶地之一。台南鳥會歷年監測,發現130多種鳥類,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台灣特有亞種草鴞。 2022 年農委會「草鴞保育行動計畫」更證實,沙崙農場是草鴞分布的熱點之一。
台南高鐵特定區最早的開發,是2015年前總統蔡英文的「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後改名「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目前園區陸續啟用:交通大學致遠樓、資安既智慧科技研發大樓、大台南會展中心、AI創新應用大樓。
這些都跟賴清德總統之後推動的「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有關,沙崙科學園區,又是大南方新矽谷的核心計畫,占地531公頃,串連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打造人工智慧島。前後兩任總統加持,導致沙崙農場開發勢不可擋。
十年歷經三次開發,這次料勢不可擋
直到9年後,台南市政府提出在沙崙農場,蓋84公頃的「沙崙健康園區」,爭議再起。去年10月首次環評,審查結論3個月內補件再審。
那次環評,針對沙崙農場生態,台南市政府與農業部林保署,有一次交鋒。環說書指場址半徑1公里內,發現環頸雉、黑翅鳶、大冠鷲、紅隼、黃鸝等保育類野生動物,但草鴞,是在計畫區外發現。並強調,鄰近有類似環境,可供保育類動物棲息,開發計畫對保育類動植物環境,無顯著不利影響。
農業部林保署則說,草鴞需要的覓食棲地很大,希望多說明草鴞習性。環評委員採納其意見,要求補件說明保育類動物棲地特性,並提出保育措施。
今年1月31日補件到期前,多個保育團體連署反對開發,後來並未舉行第二次環評。今年4月黃偉哲在議會答詢時,提到這個計畫跟中央討論後,決定調整。預料,這個計畫與沙崙科學園區,合併規畫的可能性較高。
選址不當,造成開發與生態衝突
對政府來說,開發園區固然重要,但保留更多生態,也是政府的責任。兩者能兼顧最好,可以透過選址避開。如果衝突,就要依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所訂的《環境基本法》處理,也就是第三條所指的「應環境保護優先」。
而如今還有誰記得這個?環境部、農業部、內政部,這些理當捍衛環境、農業、國土的部會,遇到科學園區,不但噤聲,還全力配合通過環評、土地變更、釋出農地。難怪去年6月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時說,「過去一片荒蕪的沙崙,轉變成智慧綠能科學城。」沒人敢反駁半句。
隨著賴清德的大南方新矽谷、桃竹苗大矽谷,未來科學園區還要增加3千公頃,這些視生態如糞土的政客,即將消滅更多,像沙崙農場這樣的生態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