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獨立記者十年紀(4) ---網路付費競爭下,何處是獨立記者的雪國?

 


本文同時刊登於《卓越新聞電子報》

文‧朱淑娟 2019.12.9

通過邊境漫長的隧道就是雪國了。
---川端康成

11月最後一天我參加一場「媒體環境新解方」的座談會,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當網路新聞逐漸成為主流,如何從網路訂閱獲取利潤,已成為媒體兵家必爭之地。但要讀者付費並非易事,唯有讓讀者打從心裏覺得值得,才可能讓他拿出錢來。而在這場付費競爭中,獨立記者又該如何自處?



說來,歷史的進程不必然是直線,可能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這場網路新聞付費競爭就是如此。曾經主流媒體為了搶點閱率而忽略公共議題,新聞品質也飽受批評時,獨立媒體被視為搶救新聞的救星。但如今擁有人力、資源的主流媒體,在這場付費訂閱競爭中卻佔盡優勢。

相較之下,較難爭取付費訂閱的獨立媒體,或許可以找到另一條贊助之路,但也會因媒體數量眾多形成另一場競爭。曾有人建議獨立媒體可以推出共同訂閱制,這是一個好點子,不過要實現的話還得跨過一些門檻。

而無論付費或贊助,為了爭取讀者,媒體一定要想辦法提升新聞品質。但網路新聞讓記者工作零碎化,不利於專業養成。未來主流媒體跟獨立記者的合作將更加密切,因為可以互補不足、且相互加分。


 網路新聞是一場團隊競賽

什麼內容才值得付費?現在網路新聞已經不像過去,只是把文字數位化、或加上超連結(hypertext link)放在網站就好。內容也不只是內容,而要有更吸引讀者的呈現方式,而這種呈現方式需要的不只是新聞專業,還有視覺、處理數據以及圖表能力。簡言之,這是一場專業團隊的競賽。

尤其「資料新聞學(Digital Journalism)」興起後,可用電腦分析大數據,再用一些工具如ExcelGoogle ChartsSpreadsheet做成易讀的圖表,讓新聞呈現大為改觀。新聞走向專業分工,不再只是由文字記者主導。

一般提到付費訂閱時,多數人會提到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的成功例子,某種程度也透露出這是一場「階級之戰」。因為在這場競爭中,有人力、資源、也能提供數量充足、即時又多元內容的綜合媒體比較有優勢。


實用性高、不可取代性較容易爭取訂閱

回想我們多數人的訂報/雜誌習慣,相同性質只會訂閱一種。而網路新聞因為免費,會在眾多媒體之間來回穿梭,但如果每個網站都要付費就必須做出選擇。新聞有價我們知道,但如果要一一付費就會變成龐大的負擔。

在這些選擇中,實用性較高的例如語言、理財網站、而且也已經養成閱讀習慣的,比較可能付費訂閱。如果只是平常偶爾流覽,或這家媒體提供的訊息別家也有,付費意願就比較低,轉而閱讀其他可取代的免費新聞。

反之,如果擁有「不可取代性」的內容,就擁有訂閱優勢。例如蘋果日報在「香港反送中」事件發生時,在香港、台灣同時推出訂閱制,而蘋果日報又是這個事件的主要報導者,應該有不少人是基於這個原因而訂閱。

不過一旦要求讀者付費,新聞變成一種對價關係,媒體勢必要提供更好的內容來留住讀者。蘋果日報推出訂閱制後,就強調新聞都是自己的記者採寫,而不是像許多網媒,新聞抄自其他媒體或社群網站。

然而網路改變了記者的工作方式,相較過去較難培養專業能力,如果未來媒體要提升新聞品質,必須從加強記者能力養成做起。


老派的採訪彌足珍貴

我在1998年入行時,記者只需要給日報供稿就好,一天的工作很明確可分為採訪、寫稿兩個時段,大約是2/31/3。白天都在跑新聞、找資料、訪談,大約晚上五、六點才會開始寫稿,一直到晚上編輯台截稿前,都有機會修正這則稿子,因為隔天上午報紙才會印出來放到販售點。

這樣做的好處是,記者可以保有完整的時間採訪、閱讀資料,跟採訪對象也有較多對話機會,這對記者能力的養成至關重要。

而老派的採訪方式彌足珍貴,過去我們會為了釐清一個細節,專程跑到對方辦公室訪問,久而久之跟採訪對象熟了,雙方就不只是訪談的關係而已,會發展出朋友的情誼,分享一些想法,有助於記者反思自己的觀點,進而做出更公平的報導。所謂平衡報導,並不是一篇文章中讓甲、乙雙方各說一段話而已,更是記者在取得各方觀點之後,自己做出的決定。


網路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

然而2007iPhone問世,2005YouTube2006Facebook2007Twitter2010Instagram出現,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不但逐漸從紙張轉到網路,智慧型手機更是讓網路無所不在,媒體也被迫回應讀者要求,必須24小時零時差提供最新、最快、最完整的新聞。

從我2009年離開媒體的幾年前開始,紙媒開始架設新聞網站,但多半只是把文字數位化、頂多提供超連結,主力還是報紙。甚至擔心網路訊息太完整會影響隔天報紙銷售,不會把隔天要刊的內容全文刊出。直到現在雜誌還會在文末出現「本文尚未結束」等說明,要看全文得買紙本。

也大約從那時開始,媒體要求記者發即時新聞,但簡短就好,不必全文、也沒有強制。而記者總認為那是額外的工作,抱著應付的心情。


網路改變了記者的工作方式

2009年我離開媒體之後,發現記者朋友被要求寫愈來愈多的即時新聞,之前記者的採訪/寫稿兩段工作方式也變成隨採隨寫,沒有多餘時間跟採訪對象互動,久而久之,因為工作方式改變而失去培養自己的機會。

網路之於記者是兩面刃,一方面拜網路之賜,很容易可以查到訊息。有些無法到達的地點,主辦單位也會提供直播。但另一方面,記者的視野卻可能受限於直播而被窄化,畢竟直播者只會提供他想給你看的角度,但記者在現場不只能感同身受,直播畫面之外的可能還更有新聞也說不定。

而現在許多公部門對記者的服務過於周到,不但提供直播,還有官員受訪的逐字稿、照片。一位地方政府公關人員跟我說,他們提供記者照片時,不同媒體會給不一樣的角度,這樣記者就可以寫照片是他自己拍的、不是公關提供的。我就反問:「你這麼做是在幫他、還是在害他呢?」


獨立記者與主流媒體合作,有助於提升新聞品質

記者必須從工作中一點一滴培養能力,不只為了快速完成工作,而是每做一則報導都要學到東西,這些道理相信每個記者都知道,但受限於媒體要求的工作方式卻無法做到,難怪經常有記者跟我抱怨,每天都想辭職,因為下班後只覺得被掏空,沒有完成報導的成就感。

而擁有較高自由度的獨立記者,較有餘裕培養專業能力。但獨立記者也無法自外於網路付費風潮之外,跟主流媒體合作則可達到彼此加分的效果。

2017年我跟商業周刊合作的封面故事「台灣史上第一個空汙遷村案--800根煙囪的家」為例,在此之前連高雄在地人都不一定聽過「大林蒲」這個村落,更別說其他地區的人、更不會知道他們遭受的命運。

而大林蒲這樣一個極弱勢、極區域性的環境議題,能刊在極商業、極都會的商業周刊,本身就是一個突破,用意是擴大議題的關心範圍。

而商周之所以找我合作這個題目,主要是我接觸大林蒲這個議題已超過10年,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可以為新聞事件提供最佳詮釋。

如果在媒體工作,記者要不斷追逐眼前的議題,暫時沒新聞性的只好放掉,更不用說追一個議題長達十年以上,這點獨立記者的確比較佔優勢。

而這則報導經過商周的製作整合、攝影、記錄片、編輯、美編、研究等專業分工後,報導品質大為提升。也透過商周廣大的讀者群,一個沒沒無聞偏遠村落的事變成全國知名,逼得政府必須更加謹慎回應社會觀感。

去年這個報導得到相當多的獎項,多數是攝影獎。唯一文字獲獎的是「2018年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其中評審老師提到得獎的理由是「此篇有富含情感與整合性絕佳的圖文資訊」,圖與文,就是彼此加分最好的佐證。

綜上,當網路付費訂閱成為風潮,媒體必須提供更高品質的新聞留住讀者,而獨立記者與主流媒體合作,更有助於提升整體新聞品質。


 我跟商業周刊合作的「800根煙囪的家」,是獨立記者與媒體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