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獨立記者十年紀(6) ---如何選擇報導領域

 


本文同時刊登於《卓越新聞電子報》

文‧朱淑娟 2020.2.10

當你發現「這個很有意思」,請跟著直覺挖下去。
---威廉‧金瑟


決定做獨立記者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該寫什麼好呢?」寫作題材、形式可以海闊天空,但記者主要報導公共議題,偏重公共政策及公民行動,領域不外政治、經濟、環保、農業、醫藥、科技等等。至於文化、運動、旅遊、影視等則屬於專業領域,兩者報導方式不太一樣。


選擇領域最重要是:喜歡

選擇領域的原則,不用說一定是自己要喜歡,而不是事先做市場調查,看那個領域市場最大就去寫那個領域的新聞,就算這樣應該也不會長久。

如果一開始不能確定喜歡什麼,不妨多接觸不同領域,久而久之發現某些議題特別打動你的心,就再試著多報導這類議題的新聞。當打動你的成份愈來愈多時,應該就是適合你的領域,日後隨心而轉,方向也可隨時改變。

不過我會走到環境領域,一開始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在媒體工作時被指派跑環境新聞,而且持續8年都沒被換線,這在記者換線頻繁的現在,應該算是奇蹟吧。在此之前我對環境議題並沒有太多認識,反而因為大學唸理工,對科技、產業發展、甚至大工程還比較有感覺一點。

但接觸環境議題後,看見隱藏在開發背後被犧牲的環境及個人,甚至為了少數人的短期利益,犧牲多數人的永續環境,我的價值觀因而改變。這給我的啟發是,凡事一體兩面,不要輕易下結論,多從不同角度觀察。 

接觸環境議題後看見開發背後被犧牲的環境及個人,我的價值觀
有很大的改變。圖為高雄居民抗議馬頭山掩埋場設在生態豐富的淺山。


而在跑環境新聞期間自己也喜歡上這個領域,同時累積一些知識及人脈,成為獨立記者之後自然而然就延續下來,就連匆促成立的部落格都取名「環境報導」。不過有機會的話我想把部格名稱改一改,因為現在我關心的議題已經不只環境,而擴及產業、農業、動保、都市計畫等等。


盡量擺脫領域的標籤

而當你寫一個領域的新聞久了,就會被冠上環境記者、司法記者、財經記者的標記,這不只是一種識別法,也包含讀者對你的期待。一旦你稍微跨出這個領域、做了不符合對方期待的評論,立刻會召來無情的批評。

年初我在臉書PO一則關於非洲豬瘟檢疫的貼文,一位網友在下面質疑:「這是你的專業嗎?」這種被限定專業的回應還真讓我嚇一跳。

曾經被問過:「什麼領域最適合獨立記者?」如果不考慮個人喜好客觀分析的話,環境領域也是最適合獨立記者的。因為它的涵蓋面最廣,從氣候變遷到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空氣、水源、農業等等,大議題中有很多小議題,有些很可能是你喜歡的。加上外圍團體也多,是一個相當活躍的領域。

決定一個報導領域後,不妨做一點媒體研究,看看市面上那些媒體、雜誌或出版社內容跟你的領域相近,他們很可能成為你合作投稿的對象。


挑戰主題的極限

另外要提醒的是,即使選定想專攻的報導領域,但不要劃地自限,有時陌生議題反而能突破自己的限制。已故美國作家威廉‧金瑟William Zinsser在「非虛構寫作指南」一書中,提到一件他個人的採訪經驗。

某家雜誌請他寫一位鳥類專家的專訪,原本他以自己對鳥類所知有限而拒絕,後來他發現這位高齡84歲的專家依然充滿活力,每天作畫4小時,又到世界各國拍攝鳥類生態,他覺得「這個很有意思」。轉念一想,他要寫的不是鳥類專家,而是一位不服老的人,以及老年人如何持續創作的議題。

威廉‧金瑟說:「拿到寫作任務後要想開闊一點,不要認定訪問鳥類專家就一定要寫鳥,或給汽車雜誌寫稿就一定要寫汽車。挑戰主題的極限,看看你能走多遠。當你對自己說『這個很有意思』,一定要特別留意,跟著你的直覺挖下去。」這句話對於挑戰陌生議題深具啟發性。


劃一張領域表

然後我建議做一張表格,劃出三個欄位:主題、子題、相關單位,這些是未來你可能接觸的議題跟聯絡人,盡可能寫出可能的領域,做為未來的努力目標。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寫作目標更明確,而且弄清楚訪問對象。

到目前為止我列出的主題有:汙染、水資源、國土、產業、土地徵收、農業、能源、動保等八項。在「汙染」這個主題中列出的子題有:空氣、廢水、廢棄物、毒化物、環評。相關單位是:環保署、各地環保局、環評委員會。

「水資源」這個主題的子題是:氣候變遷、水資源管理、農業用水、水源區保育。相關單位是:經濟部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各地水利局、農委會。


做一份自己的通訊錄

另外我也建議你做一份「聯絡人通訊錄」,不是行政機關提供的那份,而是你自己的常用通訊錄,裏面除了行政機關聯絡人,也包括各個專業領域專家。識別專家很重要,因為只有訪問對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訊息。

而且這份通訊錄要用電腦打起來,不是手寫或拿名片盒裝起來。我曾經看過某位同業的通訊錄,看起來已經用了很久,潦草的筆跡寫滿姓名跟電話,我問他:「如果這本掉了怎麼辦?」他楞了一下說:「那就完蛋了。」

雖然現在流行「萬事問臉書或群組」,這雖然也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但還是自己做一份比較保險。我知道一開始要把一堆名片打進電腦的確很困擾,因為手邊永遠有一百件比這個更重要的事。

但你一定要下定決心,找個休假日(雖然記者休假都在想隔天要寫什麼)把名片一張張且分門別類打進電腦,只要做一次以後就輕鬆多了。

也許你認為凡事只要問發言人就好,何必那麼麻煩?但發言人只會說發言人該說的話,記者則需要很多說真話的朋友,而那些人絕對不是發言人。

此外,我建議你多跟科長級的官員聯繫,因為這個層級的主管負責的業務最多、了解最深,而且他們都還年輕,有理想性、也比較會跟你說真話。回顧我的記者生涯,跟科長級的主管學到最多東西,很多後來也成為好朋友。

能經過這個層級考驗的人,日後必有升遷機會,而如果你沒在他當科長時就跟他熟識的話,當他升上處室主管再想跟他建立關係就不容易了。記者朋友都知道人脈有多重要,而且永遠在需要的時候覺得不夠多。


如何發掘議題?

接下來談談議題設定。政大李金銓老師在「傳播縱橫」書中提到:「媒介和權力結構像跳一支探戈舞,領舞的總是權力結構,跟舞的總是媒介。」多半是這樣沒錯,記者在事件發生或政府提出政策、民間推動議題之後報導或評論。

但也不一定都這樣,記者發現議題影響政策及輿論的情況也非常多。而如何發掘議題,記者們各有本事,同業之間不妨互相學習。

有的會在行政機關的公告找新聞,有的則在主管會報之後翻看會議資料,或從研究報告、預算書、計畫書等得到新聞線索。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主動跟採訪對象聯繫,在交談過程中會得到很多意外訊息。但千萬不要把採訪對象只當作新聞來源,而要真誠把他們當成朋友。


平常心,不要過度期待報導的影響力

最後我想談談報導的態度。相信多數記者在報導時都想改變一些事情,但如果你過度期待報導的影響力,多數時候是會失望的,反而開始質疑:「到底報導有什麼用?」一旦陷入這種情緒,就會影響寫作心情。

剛開始當記者時我就是這樣,滿腔熱血覺得一枝筆可以改變世界,賦予報導過多期待,只不過,是非黑白往往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影響我最深的一次,是2007年報導六輕違反環評承諾超過用水量事件,當時我一再報導,終於讓環保署長開出罰單。但六輕政商關係良好,到行政院訴願後罰單全部被撤銷,這對我來說真是致命一擊,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整整半年陷入低潮,覺得不管怎麼寫都無法改變什麼。

六輕超用水事件最後罰單被撤銷,讓我一度懷疑報導的價值。
但也警覺必須保持心情穩定,才可能繼續寫下去。


之後我警覺到報導必須保持冷靜,而不是跟著事件起舞,環境記者不是環保人士,心情上要有起碼的份際。我很喜歡湯姆克魯斯在「末代武士」這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當時他跟一名日本武士正在準備打一場仗,這名武士問他有沒有勝算,他回答:「人當竭盡所能,然後等待命運揭曉。」

最後果然戰敗,所有武士盡皆身亡,但卻因此感動日本天皇,讓他有勇氣做出對的決定。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這場打輸的仗,反而是勝利的。

日本作家大澤在昌在「百萬小說家的職人必修課」中提到,作者下筆要「八分感情,二分理性」。「無論多麼激動或悲傷的場景,如果作者也跟著呼天搶地,反而無法得到讀者共鳴。寫作時要時時提醒自己:愈想表達文字與情感,你就必須從『第三者的角度』冷靜審視自己。」

我想報導也是如此,當下的改變或許能激勵記者,但記錄歷史本身已深具意義。讓自己保持穩定狀態,而比什麼都重要的是,繼續寫下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