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前瞻基礎建設》前瞻計畫將拖垮台灣的未來?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7.5.9

蔡政府舉債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雖然批評聲浪不斷,但民進黨完全不理會,連三周立法院排審闖關,擺明要人民一毛不減照單全收。但這麼龐大的計畫,其中又夾雜許多不前瞻、不緊急的項目,舉債之外、地方還要自籌經費。一旦闖關成功,未來八年政府上下光忙這些就夠了,其他更該做的事將沒人沒錢可做。路走偏了,反而拖垮台灣的未來也說不定。


一、土地徵收抗爭,將拖垮社會

以佔預算一半的軌道建設為例,總經費9,558億,列入特別預算4,241億。把大部分資源投注在軌道,難道台灣的未來是要靠軌道拼經濟?

交通部長賀陳旦說,38個軌道建設中,有10個還沒做可行性評估。這真是匪夷所思,連可行性評估都沒做的計畫,卻可以先編預算。另外9項行政院早已核定,「台南鐵路地下化」已動工,「高雄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一階」8日已開說明會,也放入前瞻舉債行列,行政程序錯亂至此。

 另外23個計畫還需要做環境影響評估,他承諾「如果環評沒過就不會做」。但一個交通建設最大的爭議是發生在土地徵收階段,並不是環評。環評審查的重點是「環境影響」,並非土地徵收。因此在環評時,並不會通知土地將被徵收的地主,往往在地主不知情下,環評就通過了。

即使有些案子地主遇到貴人相告,來得及到環評會反對,但環評委員會說,環評不是處理土地徵收的地方,就算環評過了,還有其他機制把關啊,例如都市計畫委員會、土地徵收委員會,地主有意見到時再表達不遲。

這樣講好像有理,但實務上環評變成一種指標,只要環評過了,其他程序也會比照。而且,軌道建設都是地方政府爭取的、因應這些計畫所擬的都市計畫,也是地方政府做的,不管地主再怎麼反對,都市計畫還是一定會過。

再加上環評委員、都市計畫委員一遇到審「國家重大建設」時就不敢再審,原本該專業審查的,最後變成政治決定。所以,雖然前瞻計畫條例說不會迴避環評等程序,但只要列入國家重大建設,其他審查都只是跑程序。

行政院長林全回應這個質疑時只說「不會有大規模的土地徵收」,但基於什麼評估提出這個保證卻未說明。而且這些計畫啟動時,他或許已經不在位,下一位也沒有義務背書他的承諾,所以這句「不會」也是白講的。

土地徵收抗爭跟環保抗爭不同,環保抗爭成敗將由所有人承受,但土地徵收牽涉到私有財產,你要拿走,他只好跟你生死相搏,已有太多前例可證。一旦這麼多軌道同時推動,無法想像未來社會抗爭會到什麼程度。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形容軌道建設是「通往地獄的道路」,並不為過。


二、運量、自償率不足,將拖垮財政

未來軌道運量是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即使全國公共運輸市占率最高的台北市(37%),市長柯文哲也說,台北捷運興建時高估運量、土地開發利益、財務自償率。賀陳旦也說:「各地都想要捷運,但捷運實在不容易養。」

但地方卻對運量信心十足,高雄市長陳菊說,捷運黃線蓋好後日運量將從18萬人提高到67萬人,就是沒看到要怎麼做。賀陳旦則說:「我願意把各地運量需求培養當成工作重點,一方面要建設,一方面要引導乘客。」

不過依交通部「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2015年各縣市公共運輸市占率,除了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達到30%以上,台中10%、高雄7.9%、新竹市7.8%、彰化6.1%、雲嘉南三縣市都只有5%左右。這麼低的公共運輸市占率要怎麼引導、提升多少才夠,不能只說有信心,要有可行的計畫。

如果運量起不來、其他業外收入又無法補注,政府會不會財源吃緊、地方會不會負擔不起?賀陳旦說,交通部過去十來、每年預算1千億,公路、鐵路各半,未來五年希望變成鐵路七成、公路三成。而且中央多負擔一點、地方少一點,不要盲目做公路,放到鐵路轉乘優惠來幫助這些建設。

也就是說,未來地方付不起時,還是要由中央負擔,而且要挪其他的費用來補這些洞,說軌道建設可能拖垮財政,並不是不可能的。


三、不前瞻、不緊急的計畫,將拖垮競爭力

很多行政機關會說,有些計畫以前想做但沒經費,舉債才有錢可做。不過要檢視前瞻計畫的合理性,還是要回到特別預算的編列原則才看得清楚。

這些所謂該做的事,如果用「公務預算」編列還可以討論,但特別預算是「國家發生重大災難」時才能編列,因為這些錢都要舉債而來,必須由下一代來償還,一旦還不出來就要加稅,反而會加重下一代的財政負擔。

更嚴重的是,如果這些計畫不前瞻、沒必要,投注過多人力去做,反而排擠真正重要的事。而這本計畫中就有太多這類的計畫,例如「水環境建設」中編列280億做美化水岸,「城鄉建設」178億用於「修客家大師故居」或歷史建築,這些「美容工程」不但毫無前瞻可言,連必要性都有問題。

因此,前瞻計畫應退回重新檢討,一條一條看,真正需要的留下來、不急不必做的惕除,該做的程序做在前面。軌道建設要誠實提出運量分析、地方財政計畫,達得到的再放入。而且應縮短計畫年限、金額,過程中隨時修正,有需要再提。如果能這樣很謙卑地把事情做對,人民為什麼要反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