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不思危,最後連應變能力都失去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5.8.18
台北人一向以擁有全國最安全的水資源自豪,有雨量豐枯比不明顯的新店溪,有全國唯一特定區管理的翡翠水庫,今年大旱所有縣市都缺水缺到哀鴻遍野,唯獨台北人的水龍頭永遠有流不完的水。一場蘇迪勒颱風,打破了這個假象,原來台北人也有水龍頭流出泥水、瘋狂上街買水的一天。
台北人因為養尊處優慣了,不論官方或人民警覺系統幾乎當機。台北市政府遇到自來水濁度39000就不知道怎麼處理,還有官員說到自來水事業處服務30年來第一次遇到這麼高的濁度,這只能說台北的水官在得天獨厚的環境下過得太舒服,其實中南部每遇颱風,這種濁度根本是小兒科、甚至高到十幾萬都很平常。
先不談水土保持做得如何,強降雨會讓局部地區溪水暴漲、變濁是很自然的事,這點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證實,只要一下雨,南勢溪的原水濁度就會超過一萬,但通常只有一小時,蘇迪勒颱風時卻發現濁度超過一萬的時間竟然連續12小時。
事後有人指責北水處為什麼不能放一些翡翠水庫的水稀釋,北水處解釋當時北勢溪、南勢溪全部暴漲,不可能放水稀釋。但氣象局都已經說「這是地表最強颱風,而且對台北影響很大」,如果預期會有強降雨,也考慮到濁度問題,為什麼颱風來前翡翠水庫不能先放水稀釋?如今因應颱風的事前調節放水不已經是常態了。
台北人也沒警覺,還以為颱風期間水龍頭會跟平常一樣永遠有水。多年前只要聽到颱風要來,家裏的大鍋小鍋就全部拿出來儲水,這種最簡單的避險意識還有多少人記得。所以水龍頭流出泥水、只能上街買水,如果連水都被搶購一空了呢?
不該出水卻出水,後果將更嚴重
為什麼北水處明知濁度高到一萬時就不宜出水,但卻在濁度39000時還要 「勉力出水」?是第一時間沒發現,還是擔心緊急停水會引起民怨。或許想到嚴重停水可能是殺頭的罪,2004年敏督利颱風發生鯉魚潭水閘門掉落造成台中大停水,接著艾利颱風石門水庫淤積停水18天,台灣自來水公司40天內撤換兩個總經理。
但有沒有想過讓濁水繼續輸送會有什麼後果。不只是供給人民不符合水質標準的水,而且還會造成整個設施毀損。艾利颱風就是明知道濁度高不該出水,但民粹作祟行政院下令一定要出水,才會造成石門水庫永久河道放水口設施損壞。
柯文哲已經承認這次的確做的不好,要重訂SOP,但要提醒柯文哲,SOP不是萬靈丹,每一場颱風狀況都不同,侷限在自己有限經驗裏所訂的SOP當然也靠不住,還是請北水處多去看看看別縣市都是怎麼做的。
舉一個例子。高屏溪攔河堰動不動濁度就超過 3萬,練就當地水官的機靈度,特殊天氣時,不但事前、事發時要隨時監看應變,跨域調度水源,甚至在颱風過後工作人員還要值班一段時間,這絕不是用一套SOP操作可以辦到的。
水土保持各盡其份,不是口水之爭
但柯文哲沒有檢討北水處的缺失,第一時間就先指南勢溪水土保持沒做好,要中央負責,演變到後來變成各單位水土保持撇清大賽,更是慘不忍睹。
在歷經多次風災後2006年催生了《水庫集水區保育綱要》,並有明確分工推動水土保持工作,水利署負責水庫蓄水範圍、農委會林務局負責國有林班地、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負責山坡地、交通部負責道路水土保持、內政部檢討水庫集水區土地利用型態與災害關係,提出「水庫集水區內合理土地利用整體計畫」等等。
雖然有明確分工,但不表示各做各的水土保持就不會有問題,因為水土保持是系統性的工作,無法一刀切割,更不會只有一個「兇手」。但一聽到柯文哲指中央要負責,中央部會全都跳起來。先是經濟部次長楊偉甫開罵北水處「操作不當、該停水就停水」。堂堂中央部會次長開罵一個地方小處長,那個拼死命不管水濁不濁就是不能讓台北人斷水的北水處長陳錦祥,反而獲得不少同情還意外脫身。
再來是農委會林務局,有人指濁水可能是南勢溪上游東札孔溪崩塌造成的,林務局立刻公布空照圖澄清,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上周四行政院會還講一次。但請問面臨極端氣候,這麼多河川都有供水危機時,多少河川的集水區有依水土保持法規定設「特定水保區」並擬定水保計畫?答案是沒有,反倒還修法要解禁水土保持區。
源頭的水土保持不談,有人就直接跳到要不要從翡翠水庫做專管取水,這是本末倒置,而且為了久久才可能用到一次的專管要花費近30億元,在財政困難的時候該不該做也要權衡輕重,倒不如從加強管理做起還比較務實。
總之,蘇迪勒颱風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面對氣候變遷每個人都要居安思維,何況現在也已經不安了,而大家的警覺能力卻沒有跟上。各部會要建立互信互助精神,人民也要有所警覺,民代不要私下要求在水源區搞不當開發。大家各盡其職,少一點成見,多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同舟共濟才能找到改變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