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一章主要呈現這八個月枯旱期間的缺水現況,夏季颱風雨量不足,秋天、冬天又創下史上雨量最少紀錄,期待中的春雨也不如預期,導致缺水持續惡化,限水措施被迫一步步緊縮,石門水庫從4月8日起實施三階限水。而原本高雄也要實施三階限水,後來因加強節水拖過枯水期而倖免於難。
這次大旱也讓我們看到希望,當災難當前,官方、民間發揮共患難的精神,經濟部水利署提早因應、滾動調整策略,民眾也發揮互助精神,幫忙節水,最後才能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驚險渡過這場大旱。枯旱結束,也是檢討的開始。
2015年3月7日石門水庫蓄水量降到5000萬立方公尺以下,
只夠一個月的用量。(攝影‧朱淑娟)
2014年夏天,原本就悶熱的季節,隨著年底縣市長改選掀起的熱潮,讓悶熱的空氣中夾雜些許騷動與不安。潛伏在這波熱潮之外的許多事件卻悄悄醞釀與展開,在選舉過後的冬季,彷彿接棒似的展開另一波熱潮。
平常時候的島嶼台灣,7、8、9這三個月的颱風季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雨季,各地水庫把握機會把水蓄滿,因應11月起到隔年5月整整半年雨量較少的季節。運氣好的話,3月春雨還可以緩和枯水的窘境,隨著春暖花開等待5月梅雨接續,一直到7月颱風再度來臨前,至少可以相安無事與枯水共存。
但這年卻沒這麼幸運。一整個夏季只來了兩個颱風:7月23日的麥德姆、9月21日的鳳凰。9月19日中央氣象局發布鳳凰颱風海上警報的同一日,經濟部水利署也發出新聞稿:「氣象局預估本季秋、冬偏乾機率較大,要求水庫管理單位,利用本次颱風降雨灌飽水庫」。看到這份新聞稿,我直覺感到不妙,因為在颱風期間把水庫裝滿,基本上違反水庫操作原則,萬一又有颱風來,水會來不及排出,水庫操作安全會出大問題。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過去大家都以為11月起才是枯水期,錯,曾文水庫在八八風災時淤積達9千多萬立方公尺,等於一個大水池變小池塘,自此只要有颱風來,都要求同仁當成最後一場颱風把水庫裝滿,已經叫五年了。」這樣不擔心水庫裝滿會有風險嗎?「所以我們同仁一聽到颱風要來都睡不著。」
果然鳳凰颱風只輕輕掃過台灣東部及屏東,沒有帶來太多雨量。南部一向是缺水的前哨站,必須即早預警,10月8日水利署宣布,台南水情燈號轉為代表水情稍緊的綠燈,相較去年台南轉綠燈整整提早了兩個月。
秋、冬持續少雨,中央氣象局表示全國13個平地氣象站,10、11兩月的累積雨量創下67年來最少紀錄。11月27日,桃園、新北市林口宣布一階限水。12月1日,新竹、苗栗、台中(含北彰化)、台南市也實施一段限水。新北市板新、高雄、澎湖水情轉綠燈。枯水期都還沒開始,七成供水區就出現旱象。
水情燈號代表的限水措施
燈號 | 情況 | 限水措施 |
藍 | 水情正常 | 正常供水 |
綠 | 水情稍緊 | 加強水源調度 |
黃 | 一階限水 | 晚間11點到隔天5點減壓供水 |
橘 | 二階限水 | 停供噴水池等較不急用水 |
紅 | 三階限水 | 分區輪流或全區定時供水,再惡化則定量定時供水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整理:朱淑娟
那春雨不顯著的年代
那時候經濟部抗旱會議緊鑼密鼓開著,水利署副署長賴建信說,「掌握機先最重要,如何讓民眾在沒水的情況下不會去爭奪水。每個決策背後都有堅實的數據分析,先設想不同情境、訂定明確目標、提前調查可能的影響並先預告,讓民眾及企業有預期心裡,這次也證明我們設定的節水目標都有達到。」
賴建信說,相較10年前,這期抗旱做法有很大的進步。他舉例,期間實施多次人工增雨,事先跟氣象局密切合作,只要預測到鋒面的訊息,水利署就研判什麼時機、那些區域做人工增雨對水庫集水區有實質幫助。事後證明因為事前規劃得宜,免除不必要的人員奔波,增雨發揮了一定的效益。
2015年2月24日春雷準時報到,原本大家還殷殷期盼春雨,但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隨即表示:「現在已是春雨不顯著的年代,不要對春雨有太高期望,未來幾個月呈現偏少雨趨勢,五月下旬才有穩定的梅雨。」
春雨減少,西半部地區多個水庫蓄水量持續下探,水利署再宣布從農曆春節過後的2月26日起,包括:新北市林口及板新、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北部、台南、高雄等八個地區,必須實施二階限水來渡過缺水難關。
二階限水對民生用戶、以及每月用水1000度以下的非用水大戶影響不大,主要限水對象是每月用水1000度以上的5,726個用戶,其中非工業用戶減供20%,工業用戶減供5%,另外游泳池、洗車、三溫暖業一律減供20%水量。
2015年2月26日重要水庫蓄水量
水庫名稱 | 有效蓄水量(萬立方公尺) | 出水量(萬立方公尺) | 可供水天數 |
桃園石門水庫 | 6193.3 | 179.45 | 35 |
新竹寶山水庫 | 261.6 | 8.52 | 30 |
新竹寶山第二水庫 | 920.8 | 15.5 | 61 |
苗栗永和山水庫 | 816.74 | 15.4 | 53 |
苗栗明德水庫 | 257.81 | 4.2 | 61 |
苗栗鯉魚潭水庫 | 4143.25 | 56.22 | 73 |
南投霧社水庫 | 915.24 | 27.86 | 32.8 |
嘉義仁義潭水庫 | 968.47 | 7.95 | 121 |
台南烏山頭水庫 | 5658 | 166.4 | 34 |
台南曾文水庫 | 18522 | 319.4 | 58 |
台南南化水庫 | 4323 | 38.2 | 113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整理:朱淑娟
2015年2月26日起二階限水大用水戶統計表
縣市 | 工業 | 非工業 | 小計 |
新北市(部份) | 412 | 285 | 697 |
桃園市 | 936 | 405 | 1,341 |
新竹縣市 | 394 | 209 | 603 |
苗栗縣 | 118 | 56 | 174 |
台中市 | 227 | 431 | 658 |
彰化縣(部分) | 69 | 47 | 116 |
台南市 | 490 | 417 | 907 |
高雄市 | 484 | 746 | 1,230 |
合計 | 3,130 | 2,596 | 5,726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整理:朱淑娟
石門水庫三階限水,百萬住戶分區輪流供水
每當缺水,桃園石門水庫總是首當其衝,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賴伯勳(已於2015年7月16日退休)分析,石門水庫的負擔太沉重,一半供給桃園、石門兩個水利會3萬4千多公頃農田灌溉,另一半供給桃園、新北市板新地區160萬人的民生用水、還有為數眾多的工業區。賴伯勳說:「石門水庫蓄水量2億噸,每年供水8億噸,等於一個水庫要周轉四次才夠用。」
今年也不例外,2015年3月桃園石門水庫水位已降到290公尺,距離滿水位245公尺差了一大截,原本淹沒的岩壁露出大片面積,難掩枯竭的難堪。這是石門水庫自1964年完工以來、歷年3月的最低水位,蓄水量只剩4,700萬噸,以每日用量130萬噸計算,接下來若沒有春雨補助,只夠再供水36天。
3月7日,馬英九總統、經濟部長鄧振中在一個陰冷的天氣來到石門水庫,兩天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也來了,看得出來從上到下都很緊張,石門水庫的蓄水量依然持續往下掉,水利署宣布從4月1日起實施三階限水,分區輪流每周供五停二,台灣自來水公司營業處處長董書炎估計,受影響用戶約116萬。
毛治國宣布三階限水延後一周,作業大亂
正當行政部門、民眾已做好準備要因應三階限水時,行政院長毛治國卻在實施2天前,突然在科技部一個跟水無關的場合宣布三階限水延後一周,令人錯愕,水利署下午才緊急發出新聞稿證實。
公民參與監督聯盟發言人朱增宏質疑:「這種關係上百萬人生活的用水政策,怎麼可以在兩天前無預警急轉彎?」至於為什麼延後的說法也荒腔走板。水利署發出的新聞稿指延期限水的理由是:「因應4月第一周清明節連續假期,民生用水需求較大」。朱增宏說:「三階限水是3月19日宣布的,請問毛院長是3月30日才知道4月第一周是清明節嗎?」
朱增宏表示,國家最高行政長官隨便說三階限水延後一周實施,而且還給了一些很爛的理由,不免令人質疑,原來有水、沒水、幾階限水、如何限法,都是政府說了算。他說:「如果政策隨時都可能變卦,且戰且走,大家要如何相信政策,要如何共同攜手認真抗旱?」
另一方面,家住新北市林口的徐玉紅說,煮飯、洗澡、洗衣、清潔樣樣都要用水,連續限水2天讓她覺得很不方便,附近很多店家到了第二天就無法開店,她建議往後如再遇到枯旱,應改成停水1天對民眾比較好。
高雄閃過三階限水,告別十年大旱
石門水庫實施三階限水後,缺水狀況緩和下來,換成南部告急,高雄的3月甚至雨量掛零,4月底高屏溪攔河堰流量已降到每秒9.5立方公尺。
水利署副署長賴建信表示,高雄市每天用水164.1萬噸,其中約110萬噸要倚靠高屏溪攔河堰,是高雄市最重要的供水來源。平常每天要取11.8cms供給民生及工業用水(1cms約取水8.6萬噸水)。4月水利署以無人飛機空拍高屏溪上游、中游、下游曹公圳、高屏溪攔河堰,各河段都因水位低露出大片淤泥。
圖中下方紅色曲線是103年10月到104年4月,高屏溪攔河堰的河川流量
相較歷年平均(上方藍色曲線)明顯下降。(圖‧經濟部水利署提供)
相較歷年平均(上方藍色曲線)明顯下降。(圖‧經濟部水利署提供)
水利署宣布從5月4日起高雄實施三階限水,每周二、三全市停水不分區(部分自有水源地區除外)。不過因為高雄沒有大型水庫,高屏溪攔河堰的水只能取多少、用多少,即使停水也無法像石門水庫一樣將省下來的水存在水庫,因此採取「浮動式三階限水」,每周五下午三點公布隔周是否停水,如河川流量超過每秒8.1立方公尺,隔周就實施限水,反之就不必。
高雄市停水影響的民眾更多,約255.9萬人,還會影響到區內13個工業區(大社、仁武、本洲、大高雄、南工、舊工、漁港、臨廣、萬大、永安、楠梓加工區、高雄加工區、路竹科學園區)總計2,959家廠商。
所幸5月3日起幾波豐沛梅雨,石門水庫從5月5日起結束三階限水。高雄直到5月25日解除限水前並未實施三階限水。隨著梅雨不斷落下,各地缺水情況陸續解除,6月8 日正式告別這場十年大旱。
十年大旱各階段限水時間表
階段 | 時間 | 天數 |
一階 | 2014.11.27~2015.6.7 | 193 |
二階 | 2015.2.26~2015.5.24 | 88 |
三階(石門水庫) | 2015.4.8~2015.5.5 | 28 |
資料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整理:朱淑娟
台灣已經不是年年多雨的國家
這場枯旱是怎麼造成的?從降雨資料顯示這是十年來最嚴重的枯旱,甚至某些月份的雨量創下 67來最少的一年。但除了石門水庫進入三階限水,其餘地區都驚險過關,水利署副署長賴建信說:「我們從去年9月起就開始有節奏的做總量管制、灌溉管理,加上民眾幫忙,否則枯水期的情況是難以想像的。」
從圖中明顯看出,近年來雨量豐枯震盪愈來愈大,台灣已經
不是年年多雨的國家。(圖‧經濟部水利署提供)
不是年年多雨的國家。(圖‧經濟部水利署提供)
「這場大旱給我們最大的警訊是,台灣已經不是一個年年多雨的國家」,水利署副署長賴建信分析,台灣年平均雨量2,500毫米,似乎不少,但這是指長期平均而言,對個別年份來說平均值的意義不大,一旦遇到少雨的年份就會出現枯旱。例如2014年總雨量只有1,643毫米,就發生十年來最嚴重的枯旱。
用一個數字就能解釋為什麼今年會出現大旱。依經濟部水利署2013年的「水資源供需統計」,全年總供水量173.06億噸。台灣平均年降雨量900億噸,約20%、180億噸可留下來使用。如果雨量在平均值以下,就不足以供應。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去年只下600億噸雨,換算可用20%,當年只能供應120億噸。也就是說,要用120億噸去供應180億噸,當然會缺水。」
不只是雨量差異愈來愈大,下雨日數也愈來愈集中、且天數減少,依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報告」分析,台灣的降雨日數呈現減少趨勢,從1911年到2009年約每十年減少4天,1980年之後更是每十年減少6天。
這種情況以2009年八八風災那年最明顯,雖然那三天下了驚人的雨,但年雨量2,489毫米,並沒有比平均值多,等於三天內把一年的雨下光了。而那次風災讓曾文水庫淤砂量增加9千萬立方公尺,一個大水桶變成小水桶,就算豪雨來時把水庫蓄滿,也無法像過去一樣可以優哉優哉撐過冬到春的枯水期。於是八八風災半年後南部就開始缺水,台南一期稻作18,000公頃休耕。
另外一個例子,2012年12月的秋雨充沛,登上百年來當季前十大雨量排行榜。但隔年1到3月情況急轉直下,創下58年來春雨最少記錄,從南到北多個縣市實施一階限水,過不久天氣瞬間轉變,清明節來了一場豪雨,一下就解除了缺水危機。
經濟部水利署前副署長賴伯勳呼籲:全民抗旱。(攝影‧朱淑娟)
水利署前副署長賴伯勳說:「節水大家要一起來,共體時艱,我們希望不要有民怨,但也希望民眾能體諒。水是我們的寶貝,每個人的小力量,集合起來就是一個大力量,為守護我們水資源的未來共同努力。」
自從八八風災之後,台灣幾乎年年都在抗旱,只因2015年這次較嚴重才引起廣泛注意。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隨著天氣型態改變,往年是十年一大旱,未來可能縮短成3到5年。首先要認清台灣已經不是年年多雨的國家,然後開始行動共同抗旱,才能建構永續的水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