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全球20億人缺水,上一代的基礎建設已無法因應未來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尋找循環用水(廢水處理)、蓄水的新方法,
因應日益成長的缺水人口。(/聯合國網站)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3.3.28
 
聯合國在322日世界水資源日發表的一份「世界水發展報告」中,提到全球有20億人處於缺水困境,占全球人口80億的26%。而且預計未來每年用水量會成長1%,當2030年人口成長到85億時,缺水人口會增加到22億。
 
雖然枯旱的天氣條件很難確定,但這份報告指出,氣候變化的確會導致枯旱頻率增加。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我們無法用上一代的基礎設施,來應對21世紀的緊急情況。」並呼籲尋找循環用水(廢水處理)、蓄水的新方法。
 
 
缺水頻繁,現在的基礎建設無法因應未來
 
台灣雖然不在這20億缺水人口之列,但跟報告指出的許多狀況很類似,包括:一、受氣候改變影響,以往豐水期、枯水期的規律已不穩定,有枯水期愈枯、豐水期愈豐的趨勢。第二、未來工業及都會用水持續成長,而且集中在高雄、台南、新竹、台中、桃園等產業集中的都會。
 
第三,這幾年缺水的間隔愈來愈短,2015年、2021年都發生較嚴重的枯旱,今年缺水的強度跟範圍雖然沒有上次大,但台南、高雄也無法日常以對。第四、枯旱造成休耕的次數增加,影響糧食安全。凡此種種,一如古特雷斯所問,我們的基礎建設可以因應未來的緊急狀況嗎?
 
就在聯合國報告發布的前一周,中研院也發表「農業政策建議書2.0」,提到在各種極端氣候造成的農業損失中,乾旱有逐漸增加趨勢。20154.3萬公頃稻作休耕,20217.6萬公頃,今年是嘉南平原1.9萬公頃。
 
 
中研院:枯旱造成的農損增加
 
而這些休耕年都有相同特性,除了2020年桃竹苗二期作突然停灌之外,201520212023這三年都屬春季一期稻作,這是一個無法因應氣候改變的例證。台灣一期稻作面積多於二期,原因是過去認為夏季颱風容易造成農損,所以減少種植。而春季沒有颱風,氣候穩定,加上春雨滋潤,一期稻作面積相對多。
 
但這幾年的氣候規律已不同,夏季颱風減少,有時連一個都沒有,天氣反而相對穩定。反之春雨減少,供水量大減,在工業、民生用水優先的前提下,耗水量大的稻作休耕就成為便利的因應手段。聯合國的報告也提到,占用水量七成的農業用水要有更好的管理方式,中研院則建議應改種抗旱作物以因應。
 
每次休耕農委會都說不會影響糧食供給,但中研院研究指出,台灣農地因土地炒作、都市擴張、違章工廠占用,不但減少、也變得破碎、劣化。從19822018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農地面積減少一半,從126萬到只剩74萬餘公頃,這份報告甚至用「令人膽顫心驚」來形容農地快速流失的狀況。
 
然而長久之計為了保有安全的自給糧食,應該減少休耕,畢竟在國際局勢多變的現在,保有足夠且良好的國內糧食生產環境,顯得特別重要。
 
 
枯旱造成水利發電量減少
 
聯合國的報告也提到,缺水會影響能源供給。水利發電一直是我國再生能源的主力,但遇到枯旱成效就大打折扣。2020年枯旱那年,水利發電量是十年最低。
今年部分區域枯旱,又有人提到不能為了多發電而浪費水。
 
多發電會不會浪費水?要看怎麼操作,例如最常被提到的德基水庫,原本的設計就是為了發電,取水後經德基、青山、谷關、天輪、馬鞍五座電廠發電後,最後流到石岡壩。而石岡壩攔水有一定限度,如果發電太多、流太多水就要溢流。所以水利署才會承諾嚴控德基水庫放水量,不會為了多發電而多放水。
 
 
無法用過去的基礎建設因應未來
 
至於現在的基礎建設能不能因應未來?很多人提到2017年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編了2500億,占預算第二多,僅次於軌道,為什麼還會缺水?
 
2500億用來保證不缺水,是多還少必須進一步精算,但那筆預算編列方式的確很有問題,例如把其中62%1600億用在沒有明確用途、開放申請的「改善水環境」,而不是因應缺水的基礎建設,還違反預算法特別預算編列原則。
 
而這種預算編列變成共業,每次編列治水特別預算,各黨各派都不斷加碼,現在出來指責水利署亂編預算的那些立委,不如看看自己當年做了什麼。有好好監督預算編列嗎?有提出什麼因應未來的前瞻看法嗎?
 
另外聯合國提到的廢水回收我們也做得很少,水價低到大家不當一回事,至今只有一座工業廢水再生水廠。缺水都這麼嚴重了,只請工業減個無痛的5%。更糟糕的是在缺水地區大肆開發,讓惡化的供水環境更惡化。

如何做才能因應未來缺水?不只是更多基礎建設,而是區域發展要以供定需,還要有合理的水價。另外最重要的必須要求工業節水,農業灌溉更省水有效率。答案顯而易見,而氣候改變的挑戰已無法再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