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空汙惡化緊急防制辦法,為什麼效果都有限?

空汙緊急應變計畫,燃煤電廠帳面降載,而不是實際降載,
難怪降低空汙的效果都有限。(/風傳媒)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2.3.8
 
環保署上周修正「空汙惡化緊急防制辦法」,這是一個因應空汙惡化時的緊急調適措施,相較於現行版本已經有相當大的進步,不論做法或觀念。只不過在顧及供電穩定、不要影響生產或限制人民行動的前提下,這個防制辧法在緊急空汙事件發生時,能發揮的效果還是很有限。
 
雖然這個辧法已經在權衡下,做了它該做的事情,但好空氣是有代價的,就看你願意付出什麼、或付出多少來交換。有以下幾個觀察面向。
 
 
電廠降載,帳面減量只是在玩數字遊戲
 
這次修訂最大的改變,是把燃煤電廠的降載計算基準,從「許可核定量」改為「實際量」(排放量、燃煤機組發電量或燃料使用量)。這也是環保署這幾年在空汙治理方面,最大的觀念變革。
 
一個電廠(或固定汙染源)在設置前,環保單位會給一個汙染排放限值,並登記在許可證上成為「許可量」。但這個量一定是最大量,也就是俗話說的「火力全開」會達到的量。但實務上不會有工廠火力全開,實際的生產量及排放量,至少打個七、八折,遇到有機組歲修時甚至更少。
 
以台電為例,過去幾年常聽他們說為改善空汙做了多少貢獻,在網站上也有一個「空氣品質改善作為」詳列各電廠的「降載資訊」,但這些降戴量都只是在玩數字遊戲,因為計算的基準是「許可量」而不是「實際量」。假設一個電廠的許可量100,實際量70,依照許可量降載一成是90,還是大於實際量70,對改善空汙完全沒有幫助。
 
34日到6日空汙應變的例子,環保署發新聞稿強調已要求台電配合降載,台電網站上則可看到台中電廠降載3個機組1650MW、興達電廠降載2個機組1550MW,但這些所謂降載的機組全都是「歲修機組」,本來就沒有發電,把這個算進降載的數量完全沒有道理,但台電卻可以大聲說自己改善了多少空汙、而環保署也竟然買單。
 
或許台電認為,歲休機組本來就有許可量,現在不發電已經對減少空汙有貢獻了,不能再要求他更多。這在平常或許還說的過去,但想想看「空汙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不正是為了緊急、而非平常,做一個無助於改善空汙的帳面減量就完全違背原意。
 
 
降載改以實際量改基準,但有穩定供電的前提
 
這次修訂改以「實際量」為基準,如果預估空氣品質指標AQI達到150(對所有群族不健康),就要求降載10%,達到200降載20%,但有一個前提,全國供電在280萬瓩以上,且備轉容量率在10%以上時才會要求降載。
 
這個門檻很高,一來AQI要達到150已經不容易,環保署近五年的統計,一年之中AQI10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以上的只有一成。但我們並不能以追求這個為目標,因為真正良好的空氣是AQI50以下,但卻要達到150燃煤機組才會降載,可以說是一個看得到、用不到的辧法。
 
當然空汙嚴重時只要求電廠降載並不實際,因為電廠所占的空汙量只有一成左右,雖然這次修訂增加一些應該降載的行業包括:石化業、鋼鐵業、公民營焚化廠,但同樣有很高的啟動門鑑。
 
 
汽機車管制可以有更積極的做法
 
而空氣汙染有一大部分來自汽機車,但緊急應變方案卻很少,過去沒有規範,這次的修訂版本也只是授權地方自己訂,雖然汽機車管制複雜度高,每個地區情況不同,但中央可以有一個更明確的建議或指引。
 
以宣導為例,在不斷強調空汙對身體的影響後,很多跑者都知道空氣品質不好時盡量不要跑步,這是「保護自己」的安全。但至於空汙嚴重時,會自動自發不要開車或騎車製造空汙以「保護別人」的卻很少,而這同樣可以透過不斷宣導、或強制設置空氣品質防制區來改善。

當然,空汙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最理想的狀況是備而不用,而且空汙應變的精神是「減少排放」、不是「減少生產」,平常就應要求業者改用低汙染的設備,並提高用水、用電效率。汽機車汙染不要只是汰舊換新,減少老舊車輛、柴油車在街區行駛,是減少民眾健康危害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