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反核四,當然要護藻礁

反核四、護藻礁應是同一組,共同對抗失控的電力成長。

 本文同時刊登在《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1.12.14
 
公投前的黃金周,「反對核四重啟」與「同意守護藻礁」兩個團體與學者展開最後動員。按理說,反核四、護藻礁這兩個陣營應該站在一起才對,因為他們不論價值觀或打擊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反對政府失控的電力成長。兩個價值不然就一起實現、不然就全數落敗,但兩邊團體的表現卻差異很大。
 
「同意守護藻礁」的團體,同時也支持「反對核四重啟」,因為他們過去為反核所付出的努力,並不會比另一邊的人少。而且認同台灣能源困境的解方,必須從淘汰耗能產業做起,而不是去蓋更多天然氣廠,而這根本違反全球反化石燃料的走向。
 
但另一邊的人就不是這樣了,先是接受政府每年成長2.5%的失控電力計畫,接著支持三接蓋在大潭藻礁區,以毀掉別人價值的手段來成就自己。兩相比較,就可以看出兩邊陣營的器量。
 
 
反對失控的電力成長,才能反核四、護藻礁
 
台灣會陷入能源的泥淖,都是起因於失控的電力成長,而電力成長失控的源頭,就是持續支持耗能產業。用珍貴的土地資源、用廉價的電力去建構微小的經濟利潤,讓台灣始終無法擺脫世界工廠的角色,曾經一度喊出的「智慧經濟」如今早已灰飛煙滅。
 
而為了支持耗能產業,沒有能源自主性的台灣,卻有世界級低得驚人的電價,用電年年大幅成長,官員還以此沾沾自喜,過去10年每年成長1.3%,未來每年用電要再成長2.5%以上。依照這個成長速度,再過十年,台灣的用電會比現在多三成。
 
經濟部說,如果不蓋三接,未來要多燒500萬噸煤,事實是如果不控管電力成長,未來不但要增加燃氣、燃煤也廢不了,這點從台中火力電廠增加燃氣機組,但還要保留舊燃煤機組備用,就是一個證明。而且到最後,恐怕連核能都會一直是口袋的選項。
 
上周六中研院退休研究員劉小如、也是第三天然氣案的環評委員透過書面表示,穩定供電是政府的責任,達到這個目的方法很多,何況三接始終都有明確的替代地點。政府說三接遷址的時程並無法取信於民,她建議應找國際的中立第三單位協助判斷。
 
她也說,台灣這片土地是未來世代生存的依據,大眾有權要求政府任何規劃都要基於永續,不是只考慮一時的便利性或局部利益。
 
 
消滅藻礁,不會消滅中南部的空汙
 
另一方面,經濟部說三接不蓋未來要多燒500萬噸煤,而且直接連結到南電北送、造成中南部空汙更嚴重,這種不當連結竟然還有很多人買單,接受經濟部繼續推動耗能產業、支持失控的電力成長,而且毫無抵抗就接受再外推方案對藻礁影響減少的說法。
 
但並不是每位中南部人都同意這種操弄手法,這幾年反空汙最有力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多個中南部團體,也是這次「同意守護藻礁」的支持方,他們知道多年來讓他們承受空汙的是經濟部的產業政策,唯有消滅褐色產業,才能解空汙之苦。
 
來自大林蒲、台灣空汙重災區的黃義英就說,高雄的空汙來自林園工業區、臨海工業區,跟三接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南部的空汙主要來源就是國營企業,台中發電廠、中龍鋼鐵、台中港務局、中部科學園區。而高雄主要的空汙,前20大工廠就占了八成的排放量,國營事業又占其中87%。平常放任國營事業汙染不改善,卻把改善空汙的責任推給非在大潭蓋三接不可。
 
明道大學教授黃源河,長年受六輕汙染危害之苦,他說:「有人說要破壞藻礁讓我們中南部空氣變好,對不起,我們不願承擔這種指責,是誰把中南部空汙、跟保護藻礁放在蹺蹺板的兩邊?為了自己要去搶錢這我做不到,這是做人基本的道德正義。」
 
 
環境孕育萬物,該怎麼做你已經知道了
 
經濟部的再外推方案能不能保護藻礁,老實說沒有人知道,每個人都說面對大自然要謙卑一點,但有人卻只用幾個水工模擬就說這樣不會破壞,流速更好不會淤積等等。其實這都是經濟部片面提出的說法,甚至連國家的環評審查都還沒認可。 

而一如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所說,大潭藻礁是國際海洋保育組織「藍色任務」認證的東亞第一個希望熱點,我們必須改變能源使用方式、改變生活方式,大潭藻礁全世界只有這一個,這是價格與價值的選擇,這是台灣人民核心價值的選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