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德國水患教訓,防止傷亡需要更務實的作為

 
洪水造成德國嚴重傷亡,顯示救難系統出了問題。(/風傳媒)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1.7.27
 
七月中歐洲西部萊茵河中游的洪水,至今已造成德國、比利時超過200人死亡或失蹤。為什麼這一場雨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傷亡?上周,科學期刊(Science)有一篇歐洲命洪水讓科學家們目瞪口呆的報導,點出很多人想問的問題。
 
大家以為水災只會發生在經濟較落後的地區,沒想到卻是德國,問題可能出在從預報到撤離行動的落差,這也成為這次災害討論的重點。要減少水患傷亡,需要三個系統密切配合,包括:更正確的天氣及雨量預報、平常就要有足夠的防災設施、以及務實的救災系統。
 
 
洪水到來前4天,已經看到極端降雨預報
 
這次之所以讓科學家們目瞪口呆,是因為在洪水到來的4天前,已經從歐洲的洪水警報系統看到極端降雨預報,或許大家還在稱幸知道得早,沒想到即使有充分的預報,不該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
 
當然雨量預報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只能預測一個大範圍的降雨,但無法精準預測特定地區小範圍的雨量,這也造成防災上的困難。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在她2018年出版的書Becoming中提到,2005年重創美國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的卡崔娜颶風,當時導致紐奧良1800多人死亡、50萬人失去家園,當電視出現居民站在破損的屋頂等待救援的畫面時,她提到大家都驚呼:這裏是美國、不是非洲。當時許多專家也很驚訝,富裕如美國也會遭受這麼嚴重的水患。
 
當然,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並不會挑地方,就在西歐發生水患同時,中國河南鄭州、印度孟買等地也發生嚴重水患。不過,距離2005年的卡崔娜颶風已經過16年,大家對氣候變遷愈來愈重視,科學家也不斷警告氣候暖化讓空氣變溫暖且飽含水分,並轉化為更強的降雨。
 
而同樣的降雨強度,理論上富裕國家可以投入更多資源防災,包括更進步的天氣預報、更好的防災準備、以及更立即的救災系統。因此這次發生在德國、比利時的傷亡才會受到這麼多關注,因為一般以為他們應該更有能力做好減災防備,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荷蘭傷亡較小,可能與還地於河政策有關
 
在防災準備方面,科學月刊這篇報導提到荷蘭,緊鄰德國與比利時的何蘭,雖然洪水貫穿比利時東部並流入荷蘭的默茲河,打破了1993年以來的高流量記錄,但相對於德國、比利時的傷亡要小得多。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荷蘭十多年來防災準備的成果,也就是台灣這幾年也常提到的「還地於河」,拓寬及加深河道,同時在河川沿岸禁止開發,讓洪水有足夠空間奔流。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遇到經濟開發卻都很難堅持。200195日發生在台北的納莉颱風,造成基隆河史上最嚴重的水患,讓政府決心整治基隆河,公告兩個基隆河沿岸土地開發管制行政命令,可惜2019年這個政策又被解禁,再度陷基隆河於未知的水患風險中。
 
 
需要更完善的救災計畫
 
東京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池內幸司,在2018年來台灣參加水利署的研討會時提到,東京很多地區低於海平面,每年颱風經常造成水災,民眾撤離不及就會被困住,於是日本發展出一套「人命損失反制措施」,建立不同等級的救災模式,提升民眾防災意識,目的是減少傷亡。
 
水災發生時,政府會發佈大雨或豪雨特報、土石流或淹水警戒,這些透過手機APP或網路發布的訊息,是否能傳達到民眾、而民眾接收訊息後,知不知道如何行動自救,又是另一個問題。

在科學月刊這篇報導中就提到,自從2002年德國東部發生洪水後,德國專家對居民做過一項調查,結果有1/3的民眾表示,收到洪水警告時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因此,如何教會民眾在收到警告時認真以對、並知道如何自救,是減少傷亡更重要的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