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時代需要創新想法才能因應,圖為今年枯旱台中新建工地地下水,
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功能。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1.7.13
七月中,各地水庫逐漸回升,長達十個月的枯旱終得舒緩,但緊接著新的一年抗旱才正要開始。套用今天新冠肺炎疫情的「微解封」,現在的水情也可以視為一種「微解封」。然而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枯旱已成常態,水情隨時可能失衡翻轉,不得不慎。
拿疫情比枯旱,兩者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其一、都是難以預料之事,就因為事事難料,就更要儲存許多機動備案。二、要建立包容的社會型態,以接納創新的想法,並鼓勵實踐的勇氣。三、要體認己身責任,做該做的事,協助整體的正向發展。
事事難料,要儲存更多機動備案
打開水利署網頁的「水庫水情」,各地水庫蓄水率一片澄藍,這次枯旱的指標水庫,新竹寶二水庫100%、台中鯉魚潭水庫81%、德基水庫42%。但也不過一個月前,這三個水庫只在1%~2%之間。短期間可以從地獄到天堂,同樣也可能從天堂到地獄。
依中研院的研究,從去年六月到今年五月,西半部地區是百年來下雨最少的一年,這次枯旱也因此有了「百年大旱」的定位。水庫乾枯見底證明一件事,那就是過去倚靠大型水庫,把它蓄滿再慢慢供水的做法,只能適用於平常、而無法因應異常。
那遇到異常怎麼辧?有準備的人就比沒準備的人受傷較小。最近有一本財經類暢銷書「致富心態」,應該很多人期待在書中看到致富的秘訣,但作者說最多的卻是「保守」,以及如何為自己預留犯錯空間。書中提到比爾蓋茲草創微軟時的一個做法,在銀行保留足夠現金,就算接下來一年都沒進帳,也足以付出整年的薪資。
同樣地,今年能渡過枯旱,並不是靠水庫這類大工程,當然跨域支援設施還是必須的,但如果遇到兩個區都缺水,有跨區系統也支援不了彼此。反而一些機動性高的點子,發揮臨門一腳的助力。例如工地地下水、鑿井、移動式淨水設施、緊急海淡廠、伏流水。還有的水庫臨時加高、或從農用小水庫或埤塘抽水等等。
要勇於提出創新方法、並實踐
不過這些創新的方法,一開始提出來時並不是都受歡迎,例如在台中、高雄、新竹的鑿井,都引發地層下陷的疑慮,要求停止的聲浪不小。6月底經濟部發布一個訊息,在幾波雨之後地下水位持續回補,台中85%地下水觀測井水位上升,並未地層下陷。
所以在提出創新方法時,也要提出可以說服公眾的證據,就可以避免因溝通爭議而阻礙推動時程。但實現目標的前提是要走對路,否則浪費資源事小,延誤救援才最可怕。
例如在鑿井行動中,被經濟部寄予厚望、出動中油探採事業部的鑽井工程隊,在鯉魚潭淨水廠附近開鑿3口350米深的深井,每天可取1.5萬噸,這個行動最後卻無疾而終,也沒有交代下文。
另外一個是在台中推動的「工地地下水」。這些新建案工地為了平衡地基抽的地下水,平常多排到河川丟棄,但這些水其實很有用,不必處理就可以當成混凝土冷卻水或清潔。但一開始對於是否要把工地地下水併入自來系統,內外都有不少疑慮。
也因此,雖然台中市盤點了65個工地,每天可抽取的地下水的總量是81萬噸,但最後只有少數工地投入。倒是看到這個方法成功後,變成一個受歡迎的點子。為創新想法建立成功範例,可以取得信任,下一次再推動新的想法時,受到的阻力就會比較小。
體認自身責任,協助整體渡過難關
今年枯旱,部份地區的民生、農業、工業用水都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台中、彰北、苗栗從4月6日到6月6日,連續兩個月供五停二。全國9.5萬公頃稻作休耕。科學園區最高減少供水17%。
這些都是不得不的強制性措施,但如果體認到自身責任提早節水,個人、整體的影響都會減輕。農業單位平時就推動省水灌溉、工業區提高廢水回收率、環保單位鼓勵放流水回收不排放。並且提出民生節水指引,讓人民可以依循等等。
經過百年大旱,看到水庫蓄水率回升,二期稻作如期供灌,產業及民生用水回復正常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未來必將與缺水風險共存,這需要風險意識、創新想法、並落實己身責任才能因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