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維持獨立精神,需要更多群眾資助的新聞模式

成立9年的weReport完成時代使命,媒體的未來需要更多有心人支持。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1.1.5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年前在臉書發布一則聲明,9年前由他與多位學者成立、資助獨立報導的《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停止營運。這是台灣第一個資助獨立調查報導的募資平台,集多位傳播學者的大願與愛的捐助所成立,種下台灣獨立媒體、調查報導的種子。
 
weReport的結束可說完成了它的時代使命。但要在眾聲喧嘩、經營不易的網媒時代保持獨立報導精神,需要出現更多群眾資助新聞模式。
 
 
weReport成立,以資助獨立調查報導為目標
 
weReport成立於201112月,那是一個台灣媒體混沌的年代,紙媒逐漸衰退、網媒還沒興起,智慧型手機與臉書也還未發展起來。獨立記者成為稀有的存在,調查報導環境更形同沙漠等級,甚至沒有一個專屬的新聞獎項。
 
那時胡元輝、羅世宏兩位教授發起weReport,其初心一如胡元輝在臉書說的:「希望為有心從事新聞報導的獨立工作者,提供一個新的資助模式,一個由報導者提案、並公開尋求資助的公眾委製模式。更根本的目的則希望提升台灣新聞生態,進而透過這個公眾參與的機制鞏固民主品質。」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回憶錄《應許之地》中提到他開始參選美國總統時,最難的事情就是「錢」。「假如沒有資源去執行,就算最好的策略也沒有用。」而weReport成立前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這麼創新的想法要募到錢更不容易。
 
2011826日胡元輝舉行記者會宣布weReport已募集第一筆180萬元資金,預計當年底正式上線。這筆創立資金的其中10萬元是他捐的,另外170萬元則來自一個動人的故事。數月前胡元輝在一個座談會中提到募款的事,當時也在場的台大新研所教授林照真說:「你捐10萬,其餘的170萬我捐了。」
 
 
林照真的大愛,為台灣媒體的未來許下大願
 
胡元輝說,大家對林照真的提議都很意外,會談結束後有人請她再考慮一下,林照真說:「你把帳號給我,我用這個名字滙款(賴亦恩)。」賴亦恩是她的女兒,2009年在即將升高二時發生意外過世。她把為女兒準備的學費捐給weReport,促成這個募資網站成立,她的大愛為台灣媒體的未來許下大願。
 
當天胡元輝舉美國企業家山德勒夫婦捐助調查報導網站ProPublica為例,提到「慈善家捐助新聞報導」的想法,他觀察媒體專職在做「嚴肅性調查報導」的記者等於零,希望透過社會捐助,建構台灣調查報導的新聞傳統。
 
當天weReport就個案資助2位台灣兩位獨立調查報導的先驅,一位是平面媒體的獨立記者陳香蘭(作品:大學圈地運動)。另一位是導演李惠仁(作品:不能戳的秘密),當年以這部紀錄片聲名大噪的李惠仁,日後成為台灣獨立記者的典範人物,而weReport走的路徑,就是要複製更多個李惠仁。
 
9年來weReport資助60多個提案,協助有志成為獨立記者的人在平台資助下展開報導工作。而它的影響不只限於獨立報導,2011年促使「卓越新聞獎」增加國內第一個「調查報導獎」,帶動國內主流媒體調查報導風氣。weReport想做的事已有人接棒且開展出更大的可能,此時結束是一個合適的決定。
 
 
獨立記者的資源正在減少中
 
倒是胡元輝在臉書文末問了幾個問題:「今日的新聞環境如何?新聞生態是否比weReport成立時更健全?群眾資助新聞模式是否已不再有需求?」
 
而身為獨立記者,我更想問的是:「台灣是否還需要獨立報導?獨立記者是否還需要資助?相較當年,獨立記者能獲得的資源是增加還是減少?」
 
事實上,這些年來想做獨立記者的年輕人只有更多、沒有更少,但真正能成功轉型的卻相反,只有更少、沒有更多,問題就出在資源上。10年前獨立記者的發展有其得天獨厚的環境,那時臉書、網媒還不盛行,獨立記者補上主流媒體報導的空窗,有了類似weReport的贊助資源後,單一議題很容易受到矚目。
 
而當時主流媒體的營收還沒受到網媒衝擊,可以給出較好的稿酬跟獨立記者合作,某種程度促成獨立報導的發展。但隨著紙媒營收下滑、網路收入也還來不及補足時,原本想拓展公共議題的主流媒體,又回到保守的安全網,昔日與獨立記者的合作關係也在崩解中,即使有,能出得起的稿酬也愈來愈少。
 
在這種情況下,像李惠仁這麼有知名度的獨立記者已站穩腳步,可以找到繼續報導的資源,但後來投入的獨立記者卻沒有這麼幸運,連帶影響投入的意願。雖然獨立媒體愈來愈多,但受限於捐款額度,聘任的記者人數也有限。因此,要鼓勵更多獨立報導發展,weReport的資助環境依然重要。
 
 
需要更多的群眾資助新聞模式
 
另外一個問題是,有了臉書、網媒、連主流媒體都做調查報導之後,這個社會還需要獨立報導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主流媒體雖然也做調查報導,但多半屬於任務型,而且專題跟日常報導的觀點有很大的出入。
 
以環境議題來說,主流媒體做專題時都會批評不當土地徵收,但平常新聞寫到徵收事件又會用「社子島開發停滯」、「延宕8年的台南鐵路東移」、「只剩下2個釘子戶」等歧視反對徵收者的字眼。另外寫專題時會批評產業耗水耗電,但遇到台積電環評沒過時,又會用「環評卡關」來暗指開發受阻撓。
 
但這種情形其實很難避免,如果媒體的廣告只剩下政府廣宣、建商、財團時,媒體會如何選擇報導觀點,就不用再多說了。
 
回應胡元輝的提問:「今日的新聞生態是否比weReport成立時更健全?」這個可能有各種看法,而時代潮流的改變,也不能只用過去的標準來檢視。至於下一個提問:「群眾資助新聞模式是否已不再有需求?」其實大家都有答案了。

媒體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媒體營收不易也是事實,要兼顧營收、又要堅守報導品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不論主流媒體還是獨立記者,需要更多群眾資助新聞的模式,期待weReport的結束,有更多的接力出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