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轉爐石填農地6年束手無策,是廢棄物管理的大潰敗

環保團體上周記者會,要求高市環保局清除棄置在旗山農地的轉爐石。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提供)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9.10.22

2013高雄市旗山大林里一塊農地,被盜採砂石後回填100萬噸中鋼轉爐石,只要下大雨,pH值達12強鹼汙水就溢出漫淹四周農地。雖然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已判決這批轉爐石是廢棄物,行政機關有義務要求業者移除,高雄市環保局也依判決發文業者限期清除。但這批轉爐石在6年後,依然不動如山埋在原地。這真是一件可列入台灣環保史的廢棄物管理大潰敗。

就在上周,環保團體以這批轉爐石已汙染地下水要求高雄市環保局移除,環保局則以汙染檢測未超標帶過。另外高雄市議員林于凱在議會,幾乎問到環保局長吳家安無話可說。而高雄市環保局、環保署能不能在今年底,將這批轉爐石在清理期限到期前要求業者清除,也是檢驗廢清法是否值得信賴的時機。


 以再利用之名的製鋼副產品,變成到處亂丟的廢棄物

這件事的荒謬還得從頭說起。為了鼓勵廢棄物再利用,只要還有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可以登記為「產品」、或申請再利用。這批轉爐石是中鋼的副產品,產出時登記為「產品」。既然是產品就是有價的資材,當然不會當作廢棄物白白丟到農地。但這批名為「產品」的轉爐石,最後卻被填入大林里這塊農地上。

即便如此,一開始居民檢舉時,環保署跟經濟部工業局還堅持這是「產品」,不是「廢棄物」,無法依廢棄物清理法要求業者移除。後來居民狀告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在20175月判決這批轉爐石是廢棄物,終於驗明正身。

其實從這批轉爐石的三個關係人,中鋼中聯、萬大、建發,就可以看出三方不是產品的買賣關係,而是廢棄物的委託清除關係。從林于凱的質詢內容可看出,中鋼中聯以每噸5元賣給中間商萬大公司,中聯再以每噸220元倒貼萬大做清運費。之後萬大再以每噸5元賣給回填業者建發公司,建發向萬大收每噸40~45元補助。這很明顯是廢棄物委託清除關係,而不是產品買賣。

那轉爐石明明可以再利用,為什麼不呢?因為根本沒有這麼大的用量。這也是政府廢棄物再利用的盲點,這些年來政府不斷鼓吹循環經濟、回收再利用,但如果末端無法消受,回收反而變成一種負擔,最後只好到處亂丟。

2012年工業局提出「鋼鐵工業政策環評」要增加鋼鐵產量時,時任環保署土基會組長楊鎧行當場表示,環保機關早已疲於奔命應付爐碴、爐石的汙染案,甚至是爐碴再利用暫存場址的空汙事件,要求中鋼提出廢棄物處理方案,如果無法處理就不該再擴增產量。這可佐證,製鋼副產品多數已淪為廢棄物。


規避清除期限,一再以司法上訴拖延

法院既已判決這批轉爐石是廢棄物,高雄市環保局也就認了,依判決於201867日發文給3家公司,限期60日內送「廢棄物棄置場址清理計畫」、16個月內清除,而這個清除期限將在今年12月底到期。

林于凱質詢吳家安為什麼不處理時,吳回答,因為業者已提上訴,必須等訴訟程序告一段落,才能依最後判決結果要求業者提修正的清理計畫書。林再質詢,依行政執行法規定,行政機關的處分跟執行,不必因訴訟還在進行而停止。而如果今年底清理期限前還未清理,就構成「屆期不為清除處理」,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執行,代為清除再向業者求償(初估89),或是課業者怠金。

有這麼多行政手段可以用,但高雄市環保局六年來局長都換五任了,至今似乎無計可施。而製造假產品轉爐石的中鋼中聯、中間商萬大、回填商建發,依然不必負任何責任,一切以「司法進行中不便回覆(也不用做事)」塘塞。

這不是廢棄物清理法實施至今最大的危機嗎?但看看環保署最近都在做什麼?辦辦淨灘、禁用吸管、呼籲包裝減量、再跟工業局辦幾場循環經濟研討會,彷彿把循環經濟這個蔡總統的選舉政見,當作廢棄物最終處置的仙丹。

但其實最好的廢棄物處理方式是源頭減量,而如果一項產業無法處理自己產生的廢棄物、最後還規避廢清法四處危害環境,這項產業就不值得鼓勵,而且要嚴格控管廢棄物流向。而這批轉爐石最終會如何處理?或許可做為檢視政府面對廢棄物、面對非法棄置、以及面對農地汙染的決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