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氣候變遷在台灣》濁水溪的沙漠化  





朱淑娟/雲林縣報導2009.12.31

前言:濁水溪的揚塵已成為嚴重環境問題,九二一地震後河床上升,上游河段崩塌造成下河床裸露面積增加。加上集集攔河堰於2000年完工後,把水攔走專管送給六輕使用(環評雖承諾冬季枯水期不攔水,但環保團體質疑並未遵守環評承諾),枯水期幾無水流排放,斷流嚴重。種種因素導致濁水溪揚塵更加嚴重。

經濟部水利署資料顯示,集集攔河堰設置後,濁水溪水量約減少一半,從2000年每秒5070立方公尺,降到2008年的30立方公尺,2009年更降至10立方公尺,導致下游河床沙灘地面積增加。

台灣年平均雨量介於16003200毫米之間,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平均,集中在五到十月,短時間降下超大毫雨、或枯水期增長,造成水資源利用困難。受氣候變遷影響,未來豐枯水期情況會更明顯,河川揚塵也會更加巨,對大氣中懸浮微粒影響、人體健康衝擊都是急需面對的問題。

依環保署資料顯示,2009112日,雲林空氣品質測站懸浮微粒高達2532(微克/每立方公尺),創下紀錄以來的新高,空氣品質達有害程度。當地居民形容,當天雲林地區飛沙走石,史上最嚴重。

雲林縣環保局長陳世卿認為,集集攔河堰、八八水災後裸露河床面積增加,使得濁水溪揚塵有「愈來愈激烈的趨勢」。

本文於11月中在雲林縣採訪。

風沙大到無法呼吸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厝村民約1000人,以種稻、花生、種花、蕃薯維生。居民表示,這些年來沙塵愈來愈嚴重,有時沙大到無法呼吸。日前台大公衛系教授詹長權調查指六輕與居民健康風險「顯著相關」,自此居民除了擔心沙大,更擔心沙塵中是否含化學物質,影響健康。

吳麗娟媽媽說,雲林縣是「風頭水尾」,東北季風來時地都掃不完,「我今年已四十多歲,小時候風大,但沙沒這麼大。」她質疑是否因木麻黃砍掉,沙才會這麼嚴重。她說,沙來時學校教室窗戶一定要關,學童要戴口罩。家中沙也很嚴重,「不可能一天到晚一直在掃,裝氣密窗也沒有用。」

元長鄉信義國小老師陳靜儀說,吃飯前小朋友都要自己擦桌子,沒擦的話會很髒。走進國小廁所發現滿是沙塵,造成學童生活上相當大的困擾。

沙大造成種花更困難  

元長鄉老農蔡貞吉說,「我今年71歲了,沒看過這麼大的沙。」他跟兩個兒子榮章、榮堂,種了四分六地的洋節梗。為了防沙,簡易暖房必須設防沙窗,但最近發現沙變細了,一有空隙就跑進來,風沙大時花上滿滿都是沙。

蔡榮章說,種一期花要三個月,成本一枝6元,賣給番仔10元,花沾上沙一洗就爛掉,無法處理,「可能還要倒貼車資銷毀。」

六輕冬季用水那裏來

環球技術學院助理教授張子見表示,六輕用水量大,中區水資源局一再說枯水期六輕沒水權,「但六輕冬季並沒有停產,水從那裏來?」他懷疑集集攔河堰冬季持續攔水季有攔水。

張子見強調,當初環評承諾為了維持濁水溪生態基流量,冬季不能攔水。現在不必等到冬季,濁水溪已出現斷流。他說,六輕變更用水環評後,每天要用34.5萬噸,他多次在六輕監督小組質疑六輕冬季用水從那來,但都無法要到資料。從六輕製程並未改善來看,用水可能早超過每天40萬噸。

依雲林離島工業區環評結論,總用水量應在86萬噸以下。張子見表示,光是六輕用水目前用水40萬噸,都已濁水溪環境重大衝擊,未來如果再要求更多水,濁水溪的生態、揚塵問題無法想像。

濁水溪揚塵變本土沙塵暴

張子見說,濁水溪揚塵過去就有,但這些年更嚴重,嚴重到出現一個新名詞叫「本土沙塵暴」。集集攔河堰上游沙塵暴很少,下游每下愈況,主要是濁水溪過去乾季還能保持河床濕潤,但這些年乾旱很嚴重。

主要原因是,濁水溪含大量粉泥,細顆粒在流貫河床時會填到沙石的孔隙中,集集攔河堰完工後下游河床不斷被沖刷,表層的細泥都不見了。前些年還有一個笑話,南投觀光局發佈台灣發現「九寨溝」,環盟去看後才發現集集下游兩、三百公尺已處已沖刷出一個二、三十公尺的峽谷,這麼厚的泥沙可能經幾萬年才形成的,卻在這十年間快速被沖刷掉。

濁水溪河床已朝向沙漠化,而且不只乾,原來豐富的有機質都被沖刷掉,連草都很難長出來。張子見說,這十年來濁水溪河床平均已下降十公尺形成渠道作用,東北季風循著這個渠道往上刮,造成揚塵更加嚴重。

另外,921之後地質改變,新的斷層產生,加上過渡剝削河川水資源,濁水溪流量已大不如前。雲林原有豐沛的地下水,現要改用地面水,豐水期的水又很混濁,淨水廠無法處理,最近已遇到豐水期時要限水。他認為,未來這種情況會更嚴重
,因為氣候變化,瞬間暴雨很普遍,地面水的不穩定性會加巨。

再經過二、三十年,可能吃不到濁水米

雲林環保聯盟總幹事廖冠貿說,集集攔河堰把水攔走,「濁水溪沒水基本上已經死亡了。」集集攔河堰上游水很多,把水攔起來用專用管送到六輕。

更嚴重的是,本來雲林、彰化平原都靠濁水溪灌溉,現在把水攔走,農田沒水灌溉,「再經過二三十年,未來已吃不到濁水米。」另外,農民無水灌溉,多數抽地下水,可能造成地層下陷更嚴重。

水利署:防風林解編太多

水利署表示,枯水期河口揚塵問題是「自古迄今既存的現象」,揚塵之所以愈來愈嚴重,主要原因是降雨日數減少、可有效抑止揚塵的防風林解編太多。水利署已提出揚塵改善計畫,包括濁水溪南北岸植生,設置蓄水池潭、攔水土堤等。

環保署的方案是利用「跳島式植生法」,在數個小面積河川裸露地架設防風網、植生串連,定砂、堆砂。但張子見認為,濁水溪原來豐富的有機質都被沖刷掉,草已長不出來,跳島式植生法效果有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