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休耕政策 生質能作物失敗收場
文‧朱淑娟 2008.6.10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在上任記者會中表示,將重新檢討國內廿二萬公頃休耕農地政策,鼓勵農民種稻或種玉米,舒解進口玉米價格飆漲的困境。同時承諾將糧食安全庫存量從30萬公噸提高到40萬公噸。
然而,究竟多少糧食庫存才足以保障民眾糧食安全?政府是否精算過?如何提高庫存?政府似乎把廿二萬公頃休耕農地復耕,當作唯一的指望。
但農委會目前針對休耕地提出的唯一利用方式是種玉米,暫訂目標一萬公頃、預估今年種出5萬公噸玉米,距離台灣一年500萬公噸玉米的消費量,只能提供百分之一,其他的須求還是必須依賴進口。那小麥、稻米的政策又是什麼?這樣粗慥的計畫,就足以提高糧食庫存、解決高糧價問題嗎?
糧食自給率已不足,生質能又來搶地
油價飆漲,前年七月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出回收廢食用油、利用休耕農地產製生 質柴油,因應高油價衝擊。農委會在幾乎沒有評估過可行性後即推動試種,結果在試種兩年後,證實台灣種植生質作物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農糧署前年在雲嘉南地區利用休耕農地,以每公頃四萬五千元鼓勵農民種植生質作物,前年種一千七百公頃、去年種三千公頃。主要種植大豆、向日葵。不過種植成果不佳,主要原因是農民過去種植大豆、向日葵是以食用為主的品種,生質作物必須種植另一類品種,種植方式、技術、機具都不太相同,也影響農民意願。
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前年遇水災、去年有多個颱風影響,能源作物種植情況都不理想。農委會檢討後認為台灣的氣候不適合種生質作物。
事已至此,但農委會並未公開承認生質作物失敗,直到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出,「生質作物不應與糧食爭地,在高糧價時代,政府最迫切的是照顧民眾的肚子,不是利用珍貴的休耕地種生質作物。而且台灣種植生質作物面積小,不符合經濟效益。」急轉直下,農委會坦承失敗,從今年二期作起停止種植。
台灣的生質作物種植計畫,就這樣荒謬地草草宣告失敗。不可思議的是,從最根本的氣候是否適合、農民是否有種植技術以及意願、生質作物的選擇、以及最重要的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等等,事後竟發現每個答案都是否定的。農政官員如此盲目配合政策,往後如何叫人民相信足以維繫台灣人的糧食安全?
不可思議的休耕政策
台灣種稻總面積約50萬公頃,卻有22萬公頃休耕(一、二期作合計),幾乎一半可耕地都在休耕。台灣農戶多數是小農,每戶平均耕地不到一公頃。再加上政府每公頃補助45000元休耕,嚴重浪費資源。
官員解釋,休耕是加入WTO不得已的作法,WTO要求進口8%稻米,為了平衡供需,於是採休耕政策,預計今年稻米種植面積25萬公頃,生產120萬噸米。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指出,在國際能源危機引發糧食危機之際,國內還有22萬公頃農地可調節。但政府除了說休耕地要復耕外,至今缺乏明確規範,以至有10萬公頃處於長期休耕狀態。另外,休耕農地灌溉溝渠也疏於維護。
楊明憲建議,政府當務之急是全面調查休耕農地的復耕條件,包括農民復耕意願、農業基礎建設、農地堪用狀態等等。
此外,姑且不論休耕農地復耕的可行性,氣候變遷導致的天氣異常已對農業生產造成衝擊,去年二期稻作就因遇到颱風,減產兩成約十萬公噸稻米。其他作物也常因水災、風災、焚風使得農產品產量不穩定,價格暴漲暴跌。
例如香蕉受去年颱風影響減產,民眾今年竟吃到一斤六、七十元的天價香蕉。一看到香蕉價格高,農民又開始搶種,急得農委會四處拜託農民別搶種,否則產量提高,可預期香蕉價格又面臨下跌。
不足中過剩的困境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常說,台灣農業存在「不足中過剩」的矛盾,農地這麼有限,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明明就不夠了,卻還常發生農產品生產過剩,相當矛盾。他坦承目前的農業政策很僵硬,如何提出一套因應氣候變遷、天災、不僵硬的農業政策,是未來政府能否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
至於什麼樣的政策不僵硬的、又可以不落入總是以補貼來平衡物價的惡性循環?陳武雄說,「請給我們一點時間。」
農業的定位與價值在那裏
台大農學院院長陳保基日前在給政府建言的演講中,請問政府「農業的定位與價值在哪裏?」
如今農業產值低,只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3%,農業所得只佔平均農家所得21%。加上農業人口老化,農業似乎逐漸被邊緣化。政府如何在結構如此脆弱的農業基礎下,保障民眾糧食安全?
陳保基認為,政府應將台灣農業定位在「提供國人豐裕優質糧食,改善農民從業環境與基本權益,維護國家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產業。而農業價值在「確保全民身體健康、提昇生活品質」。因應地球暖化效應持續加劇,他也建議,農業生物技術應提升,才有機會在未來廿年創造高附加價值的農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