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秉持信念 勇敢前行 ---《獨立記者在公共媒體的角色》

 

2015年第十四屆卓越新聞獎,作者朱淑娟以「大旱望雨尋找幸福的水台灣」
獲專題新聞獎。她在10年獨立記者期間共獲得6個獎項。


原文刊登於《公視開鏡季刊 2019.4》

《作者朱淑娟簡介》

19989月起在聯合報開始記者工作,20095月成為獨立記者,今年屆滿十年。曾獲得卓越、曾虛白等6座新聞獎,是國內第一位獲得此兩項新聞獎的獨立記者。出版作品《烏山頭水庫保衛戰》、《走一條人少的路》。自創的《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com/,已累積1500多篇報導,200多萬點閱數,是國內重要的環境新聞網站之一。

《前言》
今年是我成為獨立記者的第10年,對我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對媒體環境而言,也證明獨立記者在公共報導領域,可以擁有一席之地。

10年前我被迫離開主流媒體後,基於想繼續做記者、但又不想在主流媒體的心情下,開啟獨立記者生涯。那時很少人看好這會是一條可以走的路,就連我也沒把握,然而受惠於網路興起,雖一路顛簸、但也持續走過10年。

支持我做下去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熱愛新聞報導這件事,而且期待報導能影響社會氛圍、公共政策,讓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本文是我10年獨立記者的心得分享,歸納為以下三個重點:獨立記者在公共報導的角色、獨立記者的報導如何發揮影響力、永續報導的方法。



(本文)10年前如果你立志做記者,多半只能進入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現在大家熟知的「網媒」當時很罕見。我的記者生涯起步也是從報紙開始,直到2009年被報社資譴,意外開啟我獨立記者生涯。

一路走來,有自己的選擇、也有外圍的助力。當時雖沒有網媒,但部落格很興盛,活躍地傳遞主流媒體之外的訊息。2009年我離開報社後,因為還想繼續報導關心的案子,但採訪後寫的報導沒地方刊登,就接受朋友建議開了部落格。由於過去我在報社主跑環境新聞,就將部落格命名為「環境報導」,而當初我做的三個決定,為我的獨立記者生涯打下了基礎。


一、將部落格定位為專業的新聞網站

當時部落格被定位為私人空間,但我一開始就決定要讓部落格成為專業新聞網站,遵守新聞報導的寫作方式,每篇文章都寫上作者、報導時間,有文、有標題、有照片、有圖說,讓它實質上就是一個新聞網站。將部落格定位清楚的好處是,在讀者與作者之間建立了明確的溝通關係。

這個做法也意外顛覆了社會對部落格的既定印象,同時改變國內重要新聞獎項的參賽規則。過去幾乎所有台灣的新聞獎,參賽資格都有一項「非新聞網站的部落格除外」。但我的部落格報導,不但參加了新聞獎,也獲得卓越、曾虛白等多個獎項。如今,部落格、網站、臉書的界限分明已然消失。


二、專心做報導,並掌握報導的主導權

從正職記者變成獨立記者,不但很難適應自己的新身分,對於沒有固定收入也經常很焦慮。但我決定不急著找下一個工作、也不想再到主流媒體,先專心這樣做一陣子再說,也就是好好做報導,然後刊在部落格。

不過這樣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有跟媒體合作的機會,對我的起步幫助最大的就是《公共電視》。接著又跟《商業周刊》合作深度報導,2014年網路媒體《風傳媒》開台後我成為專欄作者。跟不同類型的媒體合作,讓我的報導經驗更加豐富,而且也開始有收入,可以支撐我繼續報導。

雖然跟主流媒體合作,但我決定不要做「自由接案者」、或專屬於某個媒體的「特約記者」,而是主動報導並掌握主導權的「獨立記者」。這讓我擁有更高的報導自由度,有助於日後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報導風格。


三、鎖定報導領域、並做深度報導

報導的品質跟記者對事件的理解有絕對關係,換句話說,要做出專業報導,記者本身就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組織內的記者常被要求什麼都能寫,但實質上這是不可能的,隔行如隔山,每個領域都有其無可取代的專業。

但想在主流媒體累積專業卻有很多限制,殺傷力最大的就是經常被換線,每換一次線,過去好不容易建立的知識全部歸零。此外,主流媒體對記者的分線方式也不利於專業養成,很多關聯性極高的事件分屬於不同路線記者,個別記者很難看到事件全貌,而有沒有看到全貌,對記者的訓練完全不同。

隨著當記者的時間愈長,愈想寫自己真心認同的報導,也希望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長時間追蹤自己關心的事情。但媒體有經營成本考量,不可能讓記者做沒有新聞性的報導,加上即時新聞興起,記者工作變得愈來愈零碎。

而獨立記者自由度高,能夠突破這些限制,更有機會養成專業報導能力。而且獨立記者不受組織立場左右,也更能實現公共報導的價值。


獨立記者自由度高,更能實現公共報導的價值

所謂公共新聞,顧名思意就是談公共議題。而公共議題是指跟公眾利益高度相關的事件,包括環境、勞工、經濟、教育、醫藥、文化等等,其中公共政策、公民行動又是最關鍵的兩個軸線,像蝴蝶的兩翼,是公共新聞處理的兩大重點,也是我做為獨立記者鎖定的報導方向。

如今各式各樣的網路新聞興起,我剛做獨立記者時那種「主流媒體不報,只能看獨立記者報導」的氛圍早已消失。這也意味著,獨立記者的報導想吸引更多讀者,面臨的挑戰更為嚴苛。而我認為獨立記者的突圍在於深度報導,這需要不斷加強報導能力、學習新知、並勇於拓展新領域。

至今「環境報導」部落格已累積1500多篇報導,點閱數超過200萬次,報導主題包括水資源、空氣汙染、工業政策、土地徵收、農業政策、動物福利、環評制度、國土規劃等等。每一項都是專業學門,我也循續漸進把這些知識一一建立起來。挑戰新議題、新領域是困難的,但一定要下定決心這麼做。

長期追蹤事件的力量是強大的,每天都有不同新聞發生,舊事件就在歲月流轉之間逐漸被遺忘,沒有媒體持續關注,改變的機會就很渺茫。

10年間我追蹤過的重大事件,包括台中后里中科三期、彰化中科四期、台南永揚掩埋場、彰化國光石化,以及台南鐵路東移、後龍灣寶、竹南大埔等多個土地徵收案。這些事件一開始主流媒體較少報導,在我及其他媒體持續報導下,有助於維持社會關注度,進而影響政策,扭轉當事人的命運。

舉例來說,2017年我跟商業周刊做了一期封面故事「800根煙囪的家」,紀錄高雄小港區大林蒲40年環境變遷史,如今大林蒲又面臨土地徵收困境,透過這次報導,一個沒沒無聞的地方事件,變成全國關注的焦點。


公共報導的複雜度高,需要更多證據力

然而報導公共議題的困難度很高,所謂「公共」,表示這個事件存在不同價值觀的各方。甲說土地不應該隨便徵收、乙說這可以促進城市發展。甲說石化業有助於提升就業、乙說工廠排放的空汙、廢水將毀滅生態。報導要具有說服力,不只是對某一方的情感支持,更要提出有說服力的證據。

我在做大林蒲這個報導的心情是「要為大林蒲人討回公道」,但如果一下就切入談這個,讀者可能立刻翻頁,需要找到各方都會靜下來、想聽聽看你怎麼說的切入點。空汙對生活的影響已經不需要說明,人因空汙而遷移也是一件可能的事,最後定調以「台灣史上第一個空汙遷村案」為主題。

而所謂空汙,不能只是說你看到的景象,必須找到有力證據。例如,你問環保署小港空氣為何這麼糟,他們一定會拿出小港測站的資料跟你說,還好啊。但測站看不出某些區域的特殊性,因為那是大範圍的大氣資訊,而且測站通常位置比較高,無法代表近距離的影響以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這也表示,記者在談空汙時,應該對測站的代表性、空汙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否則無法解讀官方說法,並傳達正確訊息給讀者。

這個報導最後我向讀者提出一個思考方向:「政府都說工業區可以創造就業、繁榮地方?為什麼擁有全國最大工業聚落、年產值9千億的臨海工業區,會變成汙染之地?」這也為接下來的遷村討論找到一個基礎點:如果我們都因為享有經濟發展而欠大林蒲一個道歉,現在我們該如何還他們公道?

一直以來,我在報導中最想傳達的觀念是,當你說經濟與環境有衝突,是因為你用短暫的利益衝突去看這兩者的價值。但我們對經濟發展的想像難道是不惜毀掉土地、榨乾河川、製造空汙去成就嗎?如果體認到我們只有一個台灣,世世代代都要在這裏尋找幸福,相信我們的想法、做法就會不同。


致謝

而獨立記者在為公共議題發聲之外,也爭取到自己的採訪權。10年前獨立記者要採訪公部門是不可能的,但在排除種種困難後,如今獨立記者的採訪權已跟一般媒體沒有差別,這也是台灣社會民主的另一個展現。

回想十年前我離開報社立志做獨立記者,當時對自己一點把握都沒有。很多人問我是如何渡過起步的困難?這讓我想到前蘋果公司執行長賈伯斯的一段話,他說:「當年被公司請走,有時生活打擊就像頭被磚塊敲到一樣,但不要失去對自己的信念,支持我走下去的原因,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事。」

同樣地支持我繼續做下去的理由,就是我熱愛記者這個工作,對個人來說,再微小的信念都是重大的。最後我要感謝過去10年來給過我幫助的人,我相信社會善的循環,那會讓我們即使身處黑暗,也能看見光明。


()10年來作者朱淑娟主要報導的公共議題
議題
事件/主題
水資源
枯旱、治水、水源保護政策
土地徵收
後龍灣寶、竹南大埔、南鐵地下化
產業政策
中科三期、中科四期、國光石化
空氣治理
高雄大林蒲、空汙政策
土壤汙染
永揚、馬頭山、龍崎掩埋場


土地徵收已成為公共媒體重要的報導主題。圖為反台南鐵路地下化居民,
                   他們已抗爭七年,要求政府重視居住正義。

 (3)800根煙囪包圍的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是台灣工業汙染最嚴重的地區
居民黃義英感嘆為什麼經濟、環境不能共存共榮?


 為了地方開發,台南玉峰堰面臨水源保護區解編壓力,成大退休教授
張讚合呼籲,不該輕易汙染曾文溪這條台南人的母親河。


 2015年耶誕節,中南部民眾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空汙遊行,小朋友拿著
標語訴求「拒絕霾害,還我乾淨好空氣」。


農業之鄉台中后里卻被選為中科三期基地,后里農民反汙染、護水源,
展開長達八年、追討環評程序正義之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