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獨立記者朱淑娟
時間:2023年1月4日(三)20:00~21:00
一,為什麼想當記者?還記得寫第一篇正式稿件時的心情是什麼?
我會當記者、以及後來成為獨立記者都是機緣,但人生路徑之所以改變固然是機緣,但更重要是當下的選擇。我不是念新聞系,畢業後做過很多不同工作,但都做不久就想辭職,有一天又要離職時,聯合報黃年社長建議我去做記者,那時還覺得這建議很怪,不過也因為對這個工作好奇就去了。做了之後大開眼界,喜歡上這個工作,自此20多年沒有想過換別的工作。
1998年到聯合報時什麼都不會,也沒有人教,被隨便丟到一個專刊。直到2千年有一個機會調去跑環保,才終於有當記者的感覺。一直到2009年離開報社都沒換過線,這在換線頻繁的媒體算是奇特。而在一個領域夠久,累積了一些人脈、知識,也成為日後我成為獨立記者的重要資產。
二,為什麼會離開主流媒體?當獨立記者有什麼缺點或好處?
2009年離開聯合報是因為被資遣。不過記者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雖然在一個媒體任職,但跟那個媒體是疏離的,反而跟採訪線上的人與事有較多情感牽連,所以接到那個資遣通知沒有什麼真實感,而且隔天的採訪行程也早規劃好了,所以隔天就去跑新聞,很多人說我早就有做獨立記者的打算,但並不是這樣。
後來寫的稿沒地方刊登,一位同業建議我做部落格,就這樣開啟了我獨立記者的生涯。不過那時沒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就是了,也有人好心介紹工作,但想來想去最想做的就是記者,又不想到主流媒體,所以就想先這樣做看看。
至於當獨立記者有什麼優缺點,到今年為止我做獨立記者將滿14年,相較於在媒體,做獨立記者當然比較好,可以說把記者這個工作的邊界又開拓到更遠的地方。造成這個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由,沒有人限制你該去那裏、該寫什麼不能寫什麼、該怎麼寫,一切都由自己決定。自由之於報導能發揮的影響力,連我自己也感到驚奇。
當然另一方面它的挑戰也比較高,我不說缺點,而說挑戰,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我們在做選擇時,不妨從結果來看,並想想你希望成為什麼樣的自己,如果覺得甲比乙好,就去克服困難讓甲實現,而不是看到困難又退回到乙。我當初因為不想再去主流媒體,所以只能堅定往獨立記者的路走下去。
克服的方法包括自主性要很強、目標要明確,工作習慣要規律、要很勤奮。另外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特點並發揮到極致,讓它顯得獨特。而一旦克服這些挑戰之後,會發現獨立記者有以下幾個好處:
1、成就感比較高。
2、工作更有趣且多樣化。
3、因為有餘裕長期追蹤議題,較容易累積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4、去除干擾,更能實現自己認同的新聞價值。
三,如果我想當記者,但什麼都不會,第一步該作什麼?
第一步是去學習如何當記者,包括建立記者的理念、培養所有能讓你完成一篇報導的能力,包括:如何選題、如何找資料、如何採訪、如何報導等等。
這方面的能力不一定要到學校才能學習,有當然更好。但現在很多記者並不是新聞科系,可以看一些教報導的書,多看新聞,學習別人的報導方式。但更重要是自己要不斷寫,從報導中累積能力,修正自己的缺點。
四,當記者要很會說話嗎?要很活潑嗎?或者有什麼必要的特質?
當記者最重要的特質是要很喜歡這個工作,其他的特質包括:
1、關心公眾事務,而且有想藉報導去改變事情的欲望。
2、要喜歡跟人相處,才能做好採訪工作。
3、要有好奇心,對不懂的事有想知道更多的動力。
4、要有正義感,想要打抱不平,且敢言所當言。
五,該怎樣培養採訪能力?以及需要什麼相關知識或能力?
記者是一個需要很多能力的工作,而這些學習都是永無止境的。
1、報導的技巧,不論文字、影像、聲音,都要讓它愈來愈洗鍊。
2、持續精進找資料、設定議題、分析資料、溝通的能力。
3、累積報導領域的專業知識。
4、累積信心,不要怕引起批評而不敢顯露自己的觀點。
六,報導最基本要「求真」,但之前跟黃哲斌討論「數據的假象」,看到數據有許多作假或誤導,以官方數據或論述為例,存在那些「惡魔」?又該何破解?
數據或論述的誤導真的愈來愈多,不只官方資料,民間專家也可能基於政黨偏好或其他原因,同一件事會出不同論述。如果記者輕易採信一方觀點,就會擴散那個誤導,這就是我們對於自己的報導要求真的原因。
數據或論述只要注意,問題可能還不大,但有一些更深層的問題,如果不是對報導領域有較深的理解就很難查覺,我舉以下兩個例子:
1、空汙嚴重時,台電或環保署就會說電廠會降載,並說減了多少空汙等等。但空氣並沒有變得比較好。後來我就去台電網站查降載數據,發現常常拿來做降載業績的興達、台中、麥寮三座電廠,降載的都是歲修機組,本來就沒在發電,降載只是在玩數字遊戲而已,對減緩空汙並沒有實質幫助。
2、環評時經常聽到半導體業者說他們的放流水都符合標準,兩相比較的確是如此沒錯,但大家不說破的是,很多關鍵汙染物,政府為了掩護業者故意不定標準,例如導電度。如果記者也跟著報導說放流水沒問題,就會造成誤解。
破解這些假數據,我常用以下幾個方法:
1、擴大訪問對象,而不是只支持一方的說法。
2、去問一些會跟你講真話的人。
3、不要怕麻煩,只要心中有疑惑,就要不辭辛勞去找出答案。
七,作為記者不是應該廣泛接觸,你為何會選定「環境報導」作為主要關懷?我們該不該選擇自己喜歡的報導領域?又該如何在該領域中累積經驗?
很多人說記者要什麼都會寫,但每個領域都是專門學問,實務上不可能做到。因為記者工作不只是穿針引線,報導甲說什麼、乙說什麼,而是對於甲跟乙說什麼要有判斷能力,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報導領域有較多理解,而這需要鎖定領域,花時間去養成。
假以時日,要去擴大這個領域的相關性,例如我的環境領域,範圍就非常廣,有下游的空水廢毒汙染,有上游的水電土地資源,還有國家政策的選擇,這之間環環相扣,找出關鍵的點並去報導這個點,更有助於扭轉局面。
八,常聽到學生說「不知道要報導什麼」?你有類似的經驗嗎?我們該如何發現可報導的問題?如何進行研究?又如何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一般我們在做一個報導時會經過四道程序:採集訊息、發現問題、研究議題、設定觀點。首先採集訊息有主動、被動,打開所有能讓訊息進來的管道,加入相關單位的新聞聯絡名單、Line群組、FB,接受他們提供的訊息。第二是主動去找資料,包括網站公開的訊息或多跟人聊天等等。
接收到訊息後,要做一些基礎研究,包括政策文書、會議記錄、過去曾報導過的新聞、當事人訪談,得知這件事大致的進展。接著從中去找出問題及觀點。
九,你的報導經常有蠻明確的立場,這樣會不會影響你的採訪?受訪者會拒訪嗎?你又何面對(對待)你的受訪者,特別是他可能是你監督的對象?
我不覺得我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立場」,而是在深入了解後做出「公平的報導」。所謂公平並不等於「客觀」、「平衡報導」,而是權衡是非對錯後的公平,當然判斷的人是我,但我的報導要受到社會檢視,所以我不會任性而為。
但我自認的公平,被我批評的對象可能不這麼想,他們當然希望取得你的支持,看到被批評總是不太高興,嚴重的會影響關係,要不到資料、採訪被拒絕等等。這種情況還蠻多的,不過我想記者在報導時,不能先想與人為善。
我能要求自己的是不要故意扭曲別人的意見,對事不對人,盡量降低對採訪對象的好惡。該調查清楚的調查清楚,不要寫錯,不要偏頗,其他的就順其自然。
十,你在《走一條人少的路》提到:「深度報導是獨立記者唯一的出路」,為什麼會這麼說?是不是意味剛出道的記者很難成為「獨立記者」?
獨立記者的價值就是深度報導,反之,報導如果沒有獨特性就沒有價值,要做到這樣需要一段時間養成,適合有一定資歷的記者。當然我現在很多能力是在做獨立記者之後逐漸學習並養成的,但記者的基本功卻是在主流媒體學到的,這就像我們想開一開麵包店之前,要先去其他店做學徒一樣的道理。
另一方面是收入,獨立記者的收入不穩定,如果能在機構做一段時間,累績一些存款,這樣在開創一條新路時,心情上會比較踏實。
不過我也不建議年紀太大才開始,很多記者會說等到退休後再來做獨立記者,但那時可能40、50歲或更年長,這時轉做獨立記者的可能性不太高,因為你已經不那麼衝動,而這卻是必要的,另外心態上也較難適應沒有組織的保障。
十一,有沒有心中的典範記者?
有,特別是跑國際新聞的女性記者。例如,已過世的瑪麗克爾文,CNN的國際記者克拉麗莎‧沃德,克里斯蒂安‧阿曼普。國際新聞需要的資源比較複雜,這部分也是我欠缺的,所以對她們的成就十分景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