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獨立記者十年紀(8) ---有效率的訪談

 


本文同時刊登於《卓越新聞電子報》

文‧朱淑娟 2020.3.9

要學會問對問題,才能引出答案
---威廉‧金瑟

完成一篇報導有多個環節,其中「訪談」更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記者擬定報導計畫、選擇受訪者、提出訪綱、進行訪談、整理訪談內容、並擇要化為報導的一部分。每個環節缺一不可,而且準備愈充分就愈能從訪談中得到回饋。

訪談有各種形式,包括一對一的私下訪談、或在公開場合的提問,兩者性質不太一樣。公開場合是指記者會、研討會這類性質的會議,雖然主題已經由對方設定,但記者在會議前是否做了準備,收穫將大不同。


提問前先做好準備

通常記者收到的採訪通知會有簡要的會議說明、到場人士等訊息,但這只是預定,臨場一定會有變化,所以最好再確認一次,同時先向主辦單位要講者的簡報資料或報告,事先閱讀,有助於採訪當天進入狀況。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有時約訪某人,但他基於某些因素不願受訪,在公開場合他就無法迴避。見面三分情,他可能就願意跟你聊聊也說不定。或許你會說,可以訪問的人這麼多,甲不願受訪、就問乙就好了。但如果都這麼想的話,就會錯失很多訪問機會。總之在你放棄前,先盡力試看看比較好。

而在這類公開場合,原則上每位記者只有一次提問機會,問題愈精簡、愈明確,就愈能得到清楚的答案。所以最好事前想好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打成文字檔,念看看順不順,發問時就能更精準表達你的意思。

在研討會、記者會等公開場合,每位記者只有一次提問機會,問題愈精簡、
愈明確就愈能得到明確答案。圖為2016年水利署的全國水論壇。

或許是教育養成的習慣,台灣記者在公開場合發問並不踴躍,並不是沒有問題,可能是不好意思在眾人之前提問、或擔心問了蠢問題被嘲笑。但記者的特質就包括勇氣,在公開場合提問也是一種練勇氣的方法。

你可能覺得會後再訪問就好,但有些講者一散會就急著離開,或有其他記者也要訪問同一個人,他就無法專心回答你的問題。不如趁他還在台上,不要猶豫,立刻舉手,大聲提問,也讓對方公開好好回答你的問題。


好的訪綱可以促進訪談效率

私下訪談則有面訪、電訪(視訊)emailMessengerLINE等不同形式,適用於不同場合。最正式的是面訪,其次電訪。至於emailMessengerLINE這些工具,則適用於提出訪綱、確認數據、或事後補充簡單意見等等。

常聽同業討論要不要給受訪者訪綱?有時當對方提出要求時,還會解讀成對方不信任自己。這真的想太多了,有了訪綱對方才能事先準備,而對於提出問題的一方,也可藉由擬定訪綱,確認自己真正想問的是什麼。這麼做絕對有助於提升訪談效率。訪綱,當然是一定要的。

而你的約訪態度、訪綱內容也會影響對方受訪的意願,所以務必掌握一些要領。不用說態度一定要誠懇,也要對受訪者有一定的了解,千萬不要把網路上找得到的資訊拿來問對方,這會讓他覺得你沒有做功課。

已故美國作家威廉‧金瑟在「非虛構寫作指南」一書中提到:「採訪前該做的功課都要先做好,採訪城鎮官員,先了解他的選舉得票數。採訪演員,先了解他曾演出什麼電影。如果你問的是事先查得到的事實,會遭人家白眼。」


題目務必明確,並直指核心

好的訪綱務必明確、並直指核心,過於開放的問題,可能得到空泛的答案,
因為他可能也無從猜測你對那一部份有興趣。與其問:「你對土地徵收有什麼看法?」不如問:「為什麼你覺得區段徵收應該廢除?」問題就會鎖定在區段徵收的法令是否合理、是否對被徵收的當事人影響更大等等。

此外,記者可能對基礎資料認知不足,提出錯誤或有偏見的問題,這表示提出訪綱前需要做一些研究,最重要是確認真相,而且要避免偏見。

曾經我給農委會的一份訪綱中提出:「糧食自給率愈來愈低,農地還應該持續釋出嗎?」那位處長回我:「妳都有答案了,幹嘛問我?」

事後檢討,當我提出「糧食自給率愈來愈低、農地持續釋出」時,隱含了我個人的偏見、甚至好像在指責他沒有好好保護農地。於是我很快修改了訪綱,變成:「如果要達成預定的糧食自給率,目前的農地是否足夠?」這樣就把問題拉回較中性的地方,畢竟我是要訪問他、而不是要跟他辯論。


避免提出偏見的問題

而一般來說,記者被訓練報導「異常」而不是「平常」,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偏見的世界觀,以為我們看到的異常就是平常。例如我們常報導枯旱、淹水、山林大火、空氣汙染、暖化,不知不覺就覺得世界似乎愈來愈糟。

有時我們甚至選擇式的採取某種報導角度,例如菜價是颱風時必備的新聞,而即使公告的批發價有高、中、低三個等級,記者通常會選擇報導最高等級,呈現菜價「飆漲」的現象,而且價格的單位是批發價的公斤。

但一般民眾會買中、低等級的菜,而不是最高等級。買的是市價、不是批發價,而且單位是斤、不是公斤。採取這樣的報導角度就會偏離社會的平常。


照片也會呈現誘導式的印象

不只文字,照片有時也會形成偏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村上朝日堂」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波士頓環球報」有一次報導日本特集,其中一張照片是幾百個上班族都穿著黑色大衣,垂頭喪氣看著下面。

他提到自己看到這張照片的感覺是:「這些人怎麼看起來這麼不幸,好憂鬱,一副不想上班的樣子。」但仔細想過之後則發現,下樓梯時大家不都是往下看嗎?何況這是寒冷的冬天,縮著脖子穿著大衣不是很正常嗎?而且日本人的髮色多半是黑的,應該不是大家都懷抱黑暗的心情才對吧。

或許照片本身沒錯,但卻誘導出另一種結論或偏見,那就是,日本是一個像螞蟻般工作的族群,好像也迎合一般人對日本的印象。而當你覺得某些事跟你的認知相同時,警覺性就會降低,因而被騙了也說不定。

已故瑞典公衛學家漢斯‧羅斯林在「真確」這本書問了大家許多問題,其中一題是「1996年老虎、熊貓、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在有幾種?」答案是0種,但超過一半的人答錯,這就是無形中的偏見造成的。

順帶一提,這本書從頭到尾對記者的世界觀有很多批判,讓我看了冷汗直流、頻頻點頭,但獲益不少。建議記者朋友們不妨也買一本來看看。


不必拘泥於訪綱,要記得接話

有了訪綱,訪談是不是就照著訪綱問呢?原則上這是雙方約定的題目,的確不要偏離題目太多。尤其是訪問官員,有時他的秘書事前會要求這個不能問、那個能不能改一下等等。為了訪問成功就會接受,但心中也存有一點僥倖,如果當場訪問氣氛不錯,也許有機會額外追問也說不一定。

但這麼做一定要很小心,絕對不能讓對方有被突襲的感覺,他也許不會當場翻臉,但剛剛好不容易建立的訪談氣氛也可能瞬間降到冰點。不過這不表示你應該放棄那個企圖,怎麼做才恰當?只能視當場情況而定了。

而雙方一旦開始對談,就不會真的依照問題一個一個談下去,對方可能在講第一題時就連帶回答了其他題,或岔開話題衍生出另一個議題,或許是你本來沒想到、但卻是值得繼續追問的。要查覺這些,採訪時就要非常專心,所有心思都放在你的採訪對象上,包括他的表情可能傳遞某些訊息。


記得你是在工作、不是聊天

不過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出版的「哈佛寫作課」一書中提醒:「當你跟別人談話時,要留意自己臉上的表情,小心它所傳達的訊息。同時也要明白,對方臉上的表情,未必就是你以為的那個意思。」

另外,不論你訪談的是多熟的朋友,都要記得你在工作,不是聊天。稍有偏離話題就要快點拉回來。也不要任意打斷對方的話,否則可能漏掉重要訊息。我就經常在打訪問逐字稿時發現自己有這個毛病,訪問時沒查覺,重聽時才發現真是糟糕,很後悔那個被我打斷的句子,他到底是要說什麼呢?

而訪談時最好不要當場用電腦打稿,否則就沒辦法專心訪問。我之所以說「訪談」、而不是「訪問」,因為這有點像打網球,有來有往,一方的潛能會視對方的反應而被激發。務必專心,才能從頭到尾保持節奏。


對受訪者心存感謝

最後我想談一下訪問地點,因為這是決定訪談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好的地點必然是沒有旁人在場、空間不要太大且安靜的地方。

經常看到記者在公部門的公關室訪問,但周邊有他的同事在場,你覺得他可能暢所欲言嗎?多半得到的只是官式的回應。咖啡館或許比公關室好一點,但如果是人物訪談,最好還是在他熟悉的地方比較好。

美國知名飲食作家麥可‧波倫在「改變你的心智」這本書的謝詞中說:「身為記者,最棒的事情就是長大以後,還有人付錢讓你學習全新的主題。然而,若不是因為我們請益的對象寬容大度,就不可能做到。」

因此,身為記者的我們,要對那些願意撥出寶貴時間給我們採訪的人,心存感謝,如果我們有任何值得被稱讚的報導,都源於他們的慷慨分享。

人物訪談最好在受訪者熟悉的地方,會有意外收穫。圖為20198月在台南訪問
南鐵東移徵收戶陳致曉,在他成長的鐵道邊遇到老鄰居的情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