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高雄空污總量虛帳,就會讓空氣變好嗎?

 高雄空汙總量如果玩假帳,並無法洗刷空汙名產的惡名。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7.9.19

九月是個讓人又愛又擔心的季節,一方面終於擺脫夏天的黏膩,但另一方面空污季節也隨之而來。尤其是高雄,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空污紀錄,至今還有兩項空氣污染物不合格(懸浮微粒、臭氧)。為了去除港都的空污惡名,2015年實施「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如今兩年過去了,環保署跟高雄市不面對實質減量,反而玩一些假減量的數字遊戲,這樣恐怕沒辦法達到空污實質減量的目的。

減少空污的方法很多,「總量管制」最大的意義是,如果不採取總量管制,而採個別管理,很可能每一根煙囪都符合排放標準,但煙囪一再增加的後果,就是區域的總污染量還會一直往上加。歷任環保署長都很努力要改善高雄空污,但效果有限,這就是為什麼要排除萬難推動「空污總量管制」的原因。

而努力的方向、目的都很清楚,就是讓懸浮微粒、臭氧這兩個不合格的污染物變成合格。但這必須透過「實質減量」,而不是「帳面減量」才能達成,民眾也不會因為空污帳面數字漂亮了,就覺得空氣變好。但很遺憾現在玩的就是假帳。

一、許可排放量,竟是實際排放量的2倍!

空污想減量,一定要用「實際排放量」當做基準線再往下減,這就像減重,60公斤的人如果想減到55公斤,一定要實實在在減5公斤才行。而不是另外再給一個許可量70公斤,減了5公斤變65公斤,還比原來重5公斤。

而現在的計算方法就是這樣,用「許可排放量」的六到八成做為基準線,而不是用「實際排放量」,算下來,高屏總量管制所列管的616家工廠,其中455家合計的「認可排放量」竟然是實際排放量的2倍。總量管制的前三年明定要減5%,如果用認可量來減,真的減量嗎?這是自己在騙自己。

高屏地區616家廠商,實際排放量與認可量的差異(單位:噸)
污染物
(a)2016
實際排放量
(b)空污總量認可量
(b)-(a)
相差
粒狀物
8,970
16,110
+7,140
硫氧化物
21,684
49,384
+27,700
氮氧化物
34,575
59,491
+24,916
揮發性有機物
12,857
22,081
+9,224


二、用沒列管的汽機車來抵換工廠污染,工廠污染只會愈減愈多

此外,環保署又發布「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總量管制計畫移動污染源減量抵換處理原則」,允許工廠排放的污染,可以用汽機車的減量來抵,方法不只收購舊車,還包括共乘、減少車子怠速這種非常奇怪、又難以計算的減量法。

理論上空氣品質是整體的,不論減工廠、減汽車、或其他有效的減量法,都有助於降低整體區域污染。但拿汽機車的減量來讓工廠增量,第一個不合理,總量管制的用意是為了讓工廠污染減量,如今又加又減,工廠污染會減量嗎?

第二個不合理,如果工廠、汽機車要互相抵減,前提是一開始總量管制這個制度就應該同時列管工廠、汽機車。但事實是只列管616家工廠,並沒有列管汽機車。而總量管制的減量必須經過精算,沒有列管,污染量就無法稽核。

另外不合理的還有,允許工廠關廠後的污染量,可以賣給其他業者擴廠,而且可以抵換的量是用許可量計算,高於實際排放量,這真是匪夷所思。一家工廠所擁有的污染排放量並不是他的資產,關廠後就應該歸零。而讓關廠後的工廠可以再拿去增量,也無法達到工廠污染減量的目的。

高屏空污總量實施兩年了,爭議愈來愈大,環保署、高雄市政府在辯解之餘,何不回到最初,想一下當初為什麼要推動空污總量管制?而如今兩年過去了,眼看第一期的三年目標未如預期實質減量5%,又打算如何交代?

其實,空污總量管制是給高雄一個動力去做產業轉型,讓工廠改用乾淨能源、較佳設備、最佳技術來達到空污減量的目的。如今不面對事實,反而找一堆名目來做抵換,空污總量管制成、敗是一回事,但最後產業轉型、空污減量都兩頭落空,就枉費了當年這麼多人努力推動總量管制的初衷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