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蘇花改」環評通過以後呢?


‧朱淑娟/2010.11.3

蘇花改(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終於通過環評了,如果沒有意外,今年底就會發包施工;如果也沒有意外,預估106年可完工。然後如果蘇花改也做得結實不會坍方,到了106年花蓮人就能如願有一條相對安全的公路。

然而在這等待的6年當中,蘇花公路還是花蓮唯一的聯外公路,如何提供民眾其他值得信賴的交通工具,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災難曝露公路的不安全

「蘇花改」的前身「蘇花高」,民國89年通過環評後,經歷風風雨雨爭議不休的10年。其間台灣也經歷921大震、敏督利颱風、艾利颱風…。山崩、淹水、土石流,公路更是不堪摧殘、時而中斷、時而人命傷亡,公路之不安全愈來愈受到重視,各界呼籲重新思考蘇花高的聲浪也愈來愈高。

在這之間,經建會提出「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對於東部發展提出願景:「善用東部優勢資源,成為多元化特質、自然生態景觀、優質生活環境與國際級觀光景觀的區域永續發展典範」。

交通部接著在「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的前提下,於民國95年訂出「台北與東部運輸發展政策」,提出1個「主方案」、5個「子方案」。

主方案的目標是:「提升大眾運輸服務,降低私人運具」,將現有鐵路、公路發揮到最大極致,包括提升鐵路運能、購買新車、花東鐵路電氣化、雙軌化。占蘇花公路五成運輸量的砂石車,也希望能由鐵路、海運分擔部份運量。

主方案是必要的且基本應該要先做的,如果不足再來考慮搭配子方案。

五個子方案分別是:(A)蘇花公路改善。(B)蘇花高。(C)北宜鐵路改善。(D)蘇花公路改善+北宜鐵路改善。(E)蘇花高+北宜鐵路改善。

前經建會主委張景森在2008年4月出席蘇花高環評大會時指出,主方案+子方案A(強化運輸管理+改善蘇花公路)是最佳方案,也最符合「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他的看法也與2006年12月的政策環評結論一致。

蘇花公路「改善」今昔有別

這次交通部公路總局提出的「蘇花公路改善計畫」雖名之為「改善」,也強調符合東部永續綱要計畫、以及政策環評結論,但實際上這是一條全新的公路,與當年子方案A針對蘇花公路實質改善是不一樣的。

花蓮縣長傅崐萁也多次暗示「還我蘇花高」,因此在蘇花改環評通過後是否會就此罷休,未來是否會再延伸到原蘇花高路線還有待觀察。
公路不是唯一安全的路

而無論新蘇花公路(蘇花改)、舊蘇花公路都是公路,舊路有的問題新路也一定會有。不論是等待蘇花改通車的這6年、或是蘇花改通車後,都不能將公路視為唯一安全的路,包括鐵路、海運效能都必須提升,提供多元化的運輸系統。

例如,蘇花公路的重車比例多達一半,彎道又寬度不足,大車很容易跨越雙黃線而肇事,未來除了砂石、水泥應轉由鐵路、海運分擔運輸外,目前主要靠蘇花公路運輸的農產、貨物、礦石原料,也應一併考量部份由鐵路、海運負擔。

日前環評審查時公路總局局長吳盟分表示,鐵路無法完全取代公路,但即使不能完全取代,還是可以部份取代,而不是完全不作為。

道路增加反而更雍塞

而且未來蘇花改完工後,台北到花蓮有兩條公路,路增加了,不但不會舒緩道路使用壓力,反而可能因為開車方便吸引更多車潮,到時候只怕有了蘇花改,台北到花蓮的交通問題反而更嚴重。此時就更需依賴鐵路,提升鐵路運輸功能(例如增設冷藏設備供農產運輸),來減輕公路的使用壓力。

另外花蓮民眾也反映,北迴鐵路一票難求,未來也應考量增購車種、增加班次、甚至以價格補貼方式鼓勵民眾搭乘,減少開車進出蘇花公路。
全民承擔蘇花改 停止撕裂

蘇花高在民國89年總統大選前匆促過關,10多年來也變成政治人物口袋中的籌碼。如今變身蘇花改,在風災壓力下也是匆匆環評過關,但無論如何如今蘇花改總算有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也要由全民來承擔。

長期關注蘇花高、以及花蓮未來的地球公民協會研究員黃斐悅,日前在蘇花改的環評會上怒吼:請停止再撕裂花蓮人的感情。這些年來,贊成、反對興建蘇花高(或蘇花改)的被分化成對立的兩種人,只要有人反對立刻成為被打壓的對象。

2007年政客帶著花蓮鄉親到位於民權東路的亞都麗緻飯店抗議總裁嚴長壽,當天嚴無奈發表書面聲明,強調自己反對蘇花高是基於一個知識份子愛花蓮的良知。而政客如此刻意製造對立與撕裂,難怪台灣民眾對公共政策一直沒有討論的空間與文化。

於是在蘇花改終於通過環評審查的現在,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的人,都應該聽聽黃斐悅的怒吼:請停止撕裂!

蘇花改能為花蓮帶來幸福?

不過話說回來,有了「蘇花改」以後呢?花蓮人對「蘇花改」的期望又是什麼?除了一條相對安全的公路,換來的代價可能是空氣汙染、上漲且買不起的房地產,便利的交通對花蓮的觀光來說也禍福難料。

而如果花蓮人追求的是經濟成長、更優質的生活,不如換一種想法,將那用來蓋蘇花改的400多億用來強化市區交通網、更高品質的醫療品質、學校、圖書館、電影院、以及發展特色地方農產。花蓮人的幸福,是不是更容易到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