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蘇花高 政策錯位 血淚教訓

‧朱淑娟/2008-04-26/聯合報/A4版/要聞

環保署昨天退回國工局蘇花高環評案,八年來的紛擾又回到原點;但曾經引發的政策位階錯亂、程序的不公不義,在重新審視該案時必須予以正視。

民國八十八年還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九二一大地震後,國工局在十月送環評書到環保署審查,一個千億元的開發案,只經過三次會議即搶在總統大選前拍板定案,自此蘇花高變成政治人物放在口袋裏的政治籌碼。

今年三月總統大選前,高層一個指示,環保署強渡關山通過初審,為陳水扁總統八年的政見背書,卻賠上環評制度的威信。四月二日,環保署又給奄奄一息的環評制度補上一刀,通過一個根本沒被確認的「確認會議」。

總統大選後,從不出席環評會議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突然出席會議點出經建會才通過的「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這分計畫對東部勾勒的遠景是「善用東部優勢資源,追求經濟、社會及環境的永續」。在這個目標下的交通方案是「鐵路為主、公路為輔」的綠色運輸。他直指蘇花高在這個前提下並非最優交通方案,外界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花高還有個上位計畫。

於是環評審查急轉直下,導致昨天蘇花高環評案被退回的下場,要求新政府必須先釐清上位、下位政策,同時評估是否有興建必要,訂下政策後,最後才會有路線規劃、環境評估、最後環評報告書送環保署,由環評委員建議如何減輕開發衝擊。

蘇花高案恐怕將成為檢驗國家環境政策以及政治力影響公共政策,最經典的案子。期盼這場血淚教訓,能讓新政府記取,不論任何公共政策都要維護上位、下位政策的體制,硬要反其道而行,終究只是空夢一場。

(蘇花高)
國道東部公路蘇澳花蓮段,自宜蘭蘇澳鎮到花蓮吉安鄉,總長八十六公里。其中隧道十一座、橋梁廿七座,總計橋梁加隧道占總長度百分之九十。政院原核定經費九百卅億元,交通部估計目前增加到一千三百億元。

蘇花高途經十七處敏感區位,包括隧道或橋梁穿越太魯閣國家公園、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清水斷崖自然保護區、七星潭風景特定區、南澳碧候自來水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蘇澳鎮地下水管制區(蘇澳冷泉)、原住民保留區、保育類野生動物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