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放生還是放死?功德還是造孽?商業化放生,對環境、動物造成莫大傷害(下)

‧朱淑娟/台北報導2009.10.2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政府,應注意「釋海濤」的「生命基金會」。基金會去(97)年在國內放生89次、國外35次,合計全年124次。今年(98)1到9月在國內放生75次、國外放生22次,總計97次。平均每月舉辦10次,是「超級放生組織」。

每年放生2億隻動物、超過2億元
2004年9月、11月,研究會先後完成兩份台灣宗教團體放生活動調查報告。訪查全台2007個寺廟、團體,發現實際從事放生者約483家,估計每年放生金額至少2億元,放生動物數量超過2億隻。

訪查北中南三大鳥店集散區,發現155家業者中,將近6成專職販售各式放生物。不僅涵蓋物種繁多,更包含走私的外來物種。放生地點遍及全台各地及海外。

為瞭解五年來在政府及民間組織的教育宣導下,放生行為是否有所改變,今年1至9月間,研究會再以當年有放生的483家寺廟或團體為基礎,加上1個後來掌握到的放生組織,合計484個單位,再進行調查。

調查有效訪談388家,約佔80%,其中密宗71家,本土佛、道教317家。388家中目前仍繼續放生的有256個,約66%。不放生的有98個,約25%。許久未放生,但未來不確定是否仍會放生的34個,比例約9%。

密宗組織持續放生的比例極高
除了釋海濤的「超級放生組織」值得政府重視外。另外值得觀察的是,相較2004年、2009年的調查,發現密宗組織持續放生的比例極高,在有效訪談的71個密宗團體中,僅3個團體停止放生,其餘68個團體仍持續舉辦,堅持放生比例達96%。           

反觀317個原從事放生的本土佛、道寺廟、團體中,則有188個團體仍堅持放生,比例為60%。

什麼動物都放生,魚類、鳥類都遭殃
放生物種多年來差異不大,包括麻雀、斑鳩、黑嘴筆等鳥類;淡水養殖魚、海魚、泥鰍、土虱、鱔魚等漁類;青蛙,烏龜,蚯蚓,蝦蟹,貝類,蜆,田螺,蟋蟀及蛇等。

其中以魚、鳥最普遍。斑鳩、麻雀、黑嘴筆、白頭翁、綠繡眼最常見,通常也是鳥店推薦放生物種「首選」。主要原因是價格便宜、生命力強、野生數量多、屬非保育類物種。

捕鳥放生,還沒放生就驚嚇而死

調查顯示,放生鳥多數從中、南部野外捕抓,被關在狹小、15公分高的籠內送到各地鳥店。窄小的籠子擠滿鳥,較大型的斑鳩甚至無法站立、展翅,長期與糞尿共處。許多鳥被捕抓後,因驚嚇而不吃不喝。還沒放生前就已經死亡。

另外如野生蛇、龜等,原本在野外活得好好的,卻因放生需求被捕抓、運輸、買賣然後放生。還有許多物種,如蟋蟀,因放生需求被迫繁殖。

放生已成為業者賺錢的工具
一位鳥店業者表示,之前有位師父特別喜歡放台灣畫眉鳥,但畫眉較貴,一隻大約要二千元,如果有人要,他可以叫人去捕捉,但要給他兩週準備。另一家鳥店老闆還推銷較特殊的喜鵲、長尾四喜,他說如果要多點量,可請別人調貨。

他還說,台灣原本沒有這種鳥,因為有人買去放生,現在員林、嘉義一帶已有很多這種鳥。也就是說,放生的商業行為已對生態造成傷害。

放魚苗到河川衝擊河川生態
近年來有些組織為避免爭議,改大量放流魚苗。以釋海濤組織今年在新竹漁港放生為例,當天共10台專用魚車運送50萬尾虱目魚苗,同一時間全放到港內。

而這些魚苗都是向南部養殖業者購買,若以每次50萬尾魚苗、去年放生37次,估計釋海濤一年總共放了1,850萬尾魚苗。

學者指出,魚苗放生後易因受傷而大量死亡,河川或水庫水質敗壞,影響其他水中生物。海洋大學教授郭金泉研究顯示,將魚塭人工繁殖、基因庫狹窄同質性高的經濟魚種放到野外,已造成本土野生魚類的生存危機。

郭金泉在研究台灣黑鯛人工放流成效的可行性時發現,養殖黑鯛與野外黑鯛族群已出現嚴重遺傳分化,大量放流養殖黑鯛苗,將造成養殖黑鯛與野外黑鯛種內雜交,擾亂並稀釋野生族群基因庫,甚至傳染疫病,反而危及野生族群。

慈悲護生方式很多,吃素、河川保育更有意義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國際人道協會表示,在放生行為的調查裡,一再看到、聽到參與民眾對於動物個體生命的關懷之情,表示參與放生民眾都是本於對生命的關懷,但卻因部份團體刻意誤導,以為放生是慈悲作為。

「慈悲護生」的方式很多,例如積極投入河川保育,宣導民眾吃素等等,才是真正是不傷害動物生存的「護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