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淑娟 2009.3.9
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爆發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農民集體拒絕農地被徵收事件。昨天三百多戶農民代表趕在環評大會審查前北上抗議,各界質疑苗栗縣政府不應強徵優良農地變更為工業區,審查結果翻案成功,開發案退回重審。
苗栗縣提出在後龍鎮、造橋鄉之間興建三百六十公頃的後龍科技園區,去年十二月環評初審通過,昨天在環評大會確認。但預定地近六成面積屬特定農業區。農民去年十一月接到縣府來文辦理土地改良物查估,才驚覺自己的土地已在不知情下被設定為工業區。
昨天農民冒雨北上環保署抗議,自救會表示,這個地區世代農民在此種植水稻、西瓜,養活四、五代人。農民配合政策捐出農地,此區已核定為特定農業區。苗栗縣文化局年年七月在此地辦後龍灣寶西瓜節,政府應珍惜農村的文化價值,不應輕易變更為工業用地。
苗栗縣長劉政鴻昨天在會場重申開發決心,並強調此區農地鹽化、鈣化嚴重,不適合耕種,居民每年每甲地只有廿三萬元收入,「別說西瓜,連花生、地瓜都種不出來」,開發後反而可讓居民穩定就業。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指出,去年農委會在內政部區域計畫委會會審查時,曾指出此地是屬於「稻米及其他作物的高適宜地區」。苗栗縣政府卻完全忽視農村社會、文化、以及農民的意願。
縣政府與農民對於特定農業特定區生產力各說各話,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指出,未來將重新開會審查釐清。另外,後龍科技園區預定地有高達五成以上用地是私有地,苗栗縣政府應進一步與農民協商。
農委會企劃處長廖安定說,農委會的立場是只要是好的農地就不是優先變更用地的對象,至於後龍科技園區預定地內的特定農業區是不是好的農地,苗栗縣應與農民進一步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