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洪箱、陳曼麗獲環保終身成就獎,見證土地正義

 洪箱()、陳曼麗()獲得2022年「環保終身成就獎」,
她們無私的奉獻,成為環境運動的典範人物。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2.4.12
 
7日舉行的NGO年度大會中,洪箱、陳曼麗共同獲得今年度的「環保終身成就獎」,能獲得這個獎的都是環境運動的典範人物,而她們可謂實至名歸。洪箱在自己的土地徵收事件中展現的精神,開啟新一代農民運動的里程碑。而陳曼麗30年的投入,從不同路徑建立環保運動的原型。
 
洪箱的環境運動始於2009年,那年苗栗縣長劉政鴻要徵收灣寶里鄰近235公頃農地做「後龍科技園區」。跟所有土地徵收事件一樣,他們在規劃階段完全不知情,甚至情況還更糟,環評都開了三次而且初審通過了他們還不知道,連環保署一位承辦人員都覺得奇怪,於是在環評大會前主動發文給灣寶里辧公室。還好里長是他們的好朋友,立刻召集眾人到環評大會反對,自此展開長達2年的反徵收抗爭。
 
 
決心、行動,成就一個成功的反徵收運動
 
在那次會議中,環評委員看到大批農民來陳情,要求苗栗縣跟農民溝通後再送審,之後苗栗縣政府在地方舉辧5場說明會。接到通知時,洪箱覺得奇怪,為什麼地點都是寺廟?農民敬畏神明,會不會是縣府故意安排讓他們不好當著神名面前抗議?於是前一天他們先去稟告神明請求原諒。
 
第一場在灣寶里的說明會,他們把抗議白布條層層掛上,其中一條擋在縣府準備的投影機前,一開始就發動攻勢,目的是要讓這個會開不成。洪箱說:「既然不同意被徵收,就沒必要聽他們說明。」
 
這麼做還有一個策略,通常地方跑程序辦完說明會後,會把參加人士的簽名、連同說明照片附在環評書或土地變更資料中,表示大部份地主都贊成徵收,於是環評、土地變更審查就很容易通過。而他們把抗爭拍下的照片、影片送到會議中,成為另一個有力的反證。
 
為什麼要反對被徵收?洪箱在頒獎會上說:「農民的生命來源就是土地,政府從來都不了解做田人要的是什麼。」她國中一年級就失學到桃園做女工,24歲結婚,跟先生張木村在農忙之餘還開早餐店、賣冰水、檳榔,只要攢一點錢就買地,因為錢一下就花光了,土地卻可以當做傳家寶。就這樣陸續買了2甲地,這些都是她人生的血汗淚水。
 
很多農民面對土地徵收時都覺得民鬥不了官只能自認倒楣。但洪箱覺得徵收等於剝奪她的人生,決定反對到底。他們的抗爭手法很細膩,文場、武場輪番過招,而且一方面抗爭,另一方面帶著西瓜、地瓜、以及精心製作的農產加工品分享眾人,帶點歡樂氣息展現土地的生命力。她的廣結善緣得到不少助力,至今依然是土地抗爭的經典之作。
 
 
自力調查,拿出八成地主反對的證據
 
他們也做很多調查工作,其中,縣府的環評書說75%農民贊成徵收,為了提出反證,他們透過關係拿到科學園區地籍套繪圖,一一核對查出地主的地目,然後挨家挨戶去請農民蓋章,結果有八成地主反對。他們甚至去調查縣府提出進駐園區的工廠名單,發現有的業者早就關廠去大陸,還有的是空頭公司,這些在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成為關鍵證據。
 
一次得知劉政鴻要去見行政院長吳敦義,他們立刻火速集結到行政院,吳敦義在見了劉之後也接見農民,並公開承諾:「會加強保護農地,涉及農地變更的開發案會審慎評估。」農發條例規定,農地變更應先徵得主管機關同意,事後農委會也發文表示不同意變更。
 
最終在2011310日,內政部駁回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保留下來的農地成為台灣有機西瓜、地瓜的重要產地。
 
 
感念眾人協助,持續協助環境運動
 
洪箱感念眾人相助,想要有所回報,許多抗爭場合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到各地去聲援土地徵收案,前年10月台南鐵路東移最後一戶陳家拆除時,是她陪著陳家90歲的兩老走出家門。她也經常為農民發聲,前年11月枯旱,桃竹苗農地首度被停灌休耕,她號召農民到行政院抗議。
 
她在頒獎典禮上說:「台灣可愛的地方,是很多不同專業的人一起來愛這片土地。」而近日苗栗坤輿掩埋場事件,她也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請她各行各業的朋友包括立委、媒體共同關注,讓這個案子出現契機。
 
 
化悲傷為大愛,陳曼麗走出環運新人生
 
主婦聯盟是台灣最早的環保團體之一,另一位獲獎人陳曼麗在這裏做過4任秘書長、4任董事長,2016年成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她在頒獎典禮上提到自己是在1988年婚變後加入主婦聯盟,開啟環境運動的旅程,為了充實自己的環境知識,1992年還到美國念環境管理。 

陳曼麗從主婦聯盟關心的飲食安全,推展到關心土地、氣候變遷,並從行動、立法各個層面投入。她說:「社會運動不是一個人可以做的,要很多人、很多團體一起,才可能讓這些事情成功。」如今,環境運動正走在另一個世代交替的路上,她看到很多年輕人站出來而感到欣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