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熱帶低壓造成大範圍淹水,治水再度面臨挑戰。(圖/風傳媒)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18.11.13
今年8月23日一場熱帶性低氣壓造成全國大淹水,行政院長賴清德請水利署在適當時間舉行治水會議,重新檢討未來治水方向。而上周水利署連續三天舉行的國際研討會,則提前為治水會議定調,那就是過去的治水方法已不足以因應氣候變遷,未來的治水重點有三個:提高城市滯洪功能、讓建築物負起阻礙水流責任、提高預警及應變能力,三管齊下才可能將淹水災害降到最低。
水災已經讓各國如臨大敵,今年光是亞洲地區,包括台灣、菲律賓、緬甸、寮國、越南、日本、中國、馬來西亞都曾發生嚴重水患。其中最嚴重的是7月巴比侖颱風引發的「西日本豪雨」,依日本氣象廳最新統計有219人死亡、10人失蹤。除此之外也造成上千萬人撤離,台灣823水災撤離人數就高達7千多人。
而過去發生的重大水災,在美國有2005年紐奧良的卡崔娜颶風、2017年休士頓的哈維颶風。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艾利颱風、2009年莫拉克風災,除了人員傷亡,也造成石門、曾文兩座水庫容量大減,形成另一種枯旱問題。
為什麼治水工程永遠追不上災害的破壞力?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太平洋分部主任 Eugene Ban認為,是因為移到城市的人口愈來愈多,經濟條件不足也讓大家無法離開高風險地區。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也說,台灣也面臨人口愈來愈往六都集中的趨勢,而更多的建築則限縮排水面積,加重淹水風險。
因此,未來治水關鍵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包括檢討各項排水保護標準,並提高城市滯洪能力以補足保護標準不足的問題。賴建信以一塊蛋糕形容城市的面貌,蛋糕底上的裝飾就像城市的公園、人行道、建物等等都比蛋糕還高,道路則是城市中最低的地方,一旦遇到強降雨,所有的水都往低處的道路流,而道路的水因為路旁擠滿建築,而沒有足夠空間讓水流動而造成瞬間積淹水。
因此除了道路要改變設計,用可透水鋪面提高滯洪能力,還要整合道路跟排水系統、讓排水效率更好。另外公共空間也要發揮滯洪功能,例如位於台中市台灣大道旁的楓樹花園,就兼具滯洪、遊樂功能,總容量20萬立方公尺。
一旦城市人口增加,建築也跟著增加,假設一棟建築的建蔽率30%,就減少30%雨水入滲面積,必須提出滯洪池或雨水蒐集、增加綠地、屋頂植被等措施把雨水暫時保留下來,不要流到地面以鄰為壑,這就是今年5月水利法修正案增加「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專章的用意。
今年823水災總計造成104鄉、1250處積淹水,其中高雄就占了4之1,當時連一些高雄市保證有滯洪池就不會淹水的地區也淹水,例如位於三民區的本和公園,號稱全國首座都市型防洪滯洪池,兼具滯洪、生態與休閒功能,雖然事後高雄市政府解釋如果沒有滯洪池,可能淹水會更嚴重。但這個地區淹水也是事實,不必誇大滯洪池的功能,因為他只能扮演一部分的滯洪功能。
何況城市中可用來蓋滯洪池的面積有限,賴建信以德國Loisach River洛伊薩赫河為例,讓農地兼具滯洪功能,洪水流入農地,地主則獲得一些補償。他建議台灣可以參考德國案例,善用休耕農地、魚池來滯洪。
提高預警及應變能力,減少災害傷亡人數
過去的規劃者對於未來5年、10年的預測基本上還可以掌握,但近年來幾乎每次水患都一再打破過去各項紀錄,預測未來變得愈來愈困難,因此多數國家談治水,更強調災前的預防措施,以減少災害傷亡為首要目標。
東京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池內幸司說,水災時受困民眾如果撤離不及會被困在二樓或屋頂,有時救援時間拖很久。日本因此發展出一套人命損失的反制措施,同時建立不同等級的救災模式,包括提升民眾防災意識,高風險地區強制撤離措施並定期演習。如果這些措施都能有效執行,傷亡就可以大幅下降。
此外善用科技防災也很重要,日本用雷達偵測雨滴大小,可快速預測降雨量、水位,建立河流淹水資訊系統、在城鎮設淹水標示等等。所謂韌性城市,強調的是管理、不是花錢再蓋一些無效還可能有害的工程,而是必須因地制宜、並不斷調整做法,才可能因應氣候變遷的重大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