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淑娟 2008.4.20
空汙改善出現瓶頸 須重新思考改善策略
台灣空氣品質進入改善停滯期,固然是因為增加許多境外傳輸、大型工業汙染物的挑戰,但整體而言過去環保單位慣用的改善手法也有可檢討之處。畢竟再好的策略都有走到盡頭的時候,當改善到一定程度時,要再進步就愈來愈難。
改善移動污染源成績 政府拿不出來
空汙改善出現瓶頸 須重新思考改善策略
台灣空氣品質進入改善停滯期,固然是因為增加許多境外傳輸、大型工業汙染物的挑戰,但整體而言過去環保單位慣用的改善手法也有可檢討之處。畢竟再好的策略都有走到盡頭的時候,當改善到一定程度時,要再進步就愈來愈難。
改善移動污染源成績 政府拿不出來
民國85年起環保署徵收「空氣汙染防治費」,每年約徵收20億元。空氣汙染來源主要分固定汙染源(工廠)、移動汙染源(汽機車)。在改善移動汙染源方面,其中大半經費用於補助民眾汰換老舊汽車機,從早期的電動機車、噴射引擎機車、油氣雙燃料車(俗稱瓦斯車)、電動腳踏車等等。
理論上使用年限愈久的車輛汙染愈大,老車換新車汙染排放理當減少,但究竟一部老車換一部新車能減少多少汙染排放,也僅止於理論的計算。就曾有學者當面嗆環保署官員,表示改善「真的很有限」。如果沒有科學數據佐證改善成效,環保署有必要重新檢討補助策略是否合理。
另外空汙費每年支出5億元,補助民眾每部機車定檢費80元,究竟機車定檢能減少多少空氣汙染物,也從未有實際的減量數據。近年來空汙費使用方式早已飽受批評,有些撥到地方的經費甚至傳出挪用,未專款專用於改善空氣品質。未來如空氣品質無法進一步改善,恐怕很難說服企業、民眾再把錢交出來。
舊車換新車 總污染量不減反增
要減少汽機車排放汙染,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管制車輛成長,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以及在城市中設置友善的自行車道,讓自行車成為交通路網的一部份。類似「汽機車汰舊換新」這種一部換一部的思維,非但無法減少車輛數,甚至有些本來不想買車的民眾因有補助而買車,而汰換後的車有的進入中古市場,也並未真的汰換。
依統計,台灣地區車輛數從84年的1200萬,成長到目前的2000萬輛,車輛不減反增,汽車汙染當然無法減量。環保署已注意到這個問題,空保處處長蕭慧娟表示,過去的補助汰換汽機車做法必須改變,未來將改為純淘汰舊車才補助。
例如全台七個空氣品質防制區中,高屏防制區是最糟的一區,2009年高雄將舉辦世界運動會,為搶救高屏空氣品質,環保署首度推動「機車汰換」政策,從96到98年,只要淘汰一部二行程機車可補助1500元,預計3年內可淘汰35萬輛。
經費排擠效應 電動機車殷鑑不遠
環保署從84年7月起以空汙費補助民眾每輛5000元購買電動機車,後來又陸調高補助款到25000元。87年3月向行政院提報「電動機車行動5年計畫」,當時還被行政院列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六項重點計畫之一。預計到88年底電動機車技術研發成熟,年銷量可達15萬輛,95年的年銷量則預計達到40萬輛。
但結果呢?電動機車的美夢很快就醒了。在花了17億5000萬元的推廣費用後終於宣告政策失敗,從92年起停止補助。民眾無法接受電動機車,主要問題出在續航力不足、充電站不夠。充電站不足,充一次要6到8小時,卻只能行駛20公里。一顆電池10幾公斤,都會區多數是公寓大廈,有誰會每天抱著電池上樓充電,然後再抱著電池下樓?政策脫離現實,難怪最後終要失敗退場。
最令人擔心的是,如今行政院又積極擁抱油氣雙燃料車,而且從今年起編列大筆預算補助民眾(主要是計程車)改裝為油氣雙燃料車,補助費用勢必排擠其他空汙改善經費。
而且油氣雙燃料車推動也已十年了,十年來同樣面臨加氣站不足無法推動的困境。如果未來加氣站還是無法達到一定規模,已補助改裝的車輛最後又回頭使用汽油,如此不單單是又添一個失敗政策而已,最嚴重的是資源浪費,不可不慎。
清潔油品缺少實測 酒精汽油反多排氮氧化物
此外為了減少對汽油的依賴,經濟部大力推動生質柴油、生質酒精。這些所謂「清潔油品」對空氣品質影響如何、添加比例對不對,卻並未見詳細評估。
環保署從94年起,每年編列一億元補助全台13個縣市垃圾車使用生質柴油。曾調查清潔隊員使用生質柴油意見,有人反映黑煙雖變少,但馬力較弱、天冷時不易發動。每個縣市添加生質柴油的比率不同,依國外經驗,添加比率不同、排放的汙染物也相差很多,官方應進一步釐清,找出最適合的比率。
環保署去年完成國內第一份酒精汽油實車測試,發現酒精汽油雖然可降低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但卻造成氮氧化物上升。使用傳統汽油排放的氮氧化物,市區每公里排放0.01到0.93三公克,摻入酒精的車種卻排放0.04到2.14公克。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建議,氮氧化物會引發臭氧,未來如政府要大力推動酒精汽油,勢必對臭氧控制造成衝擊,有必要針對不同汙染物做模擬測試。
立法不周 執法不嚴 全民受苦
在固定汙染源方面,十多年來環保署只管制中大型工廠,小規模的工廠、家庭汙染卻管的很少。中大型工廠改善到一定程度後已難再突破,於是去年開始把管制策略轉到小型汙染,例如依空汙法規範家庭及小吃店,不得排放油煙到水溝。但中央立法、地方不願執行、民眾心存觀望,到頭來還是空有法制、未見成效。
好空氣不只室外、還應包括室內,最奇怪的是「空氣汙染防治法」明明未分辨室內、室外,但十多年來環保署卻自動排除管制室內,只管室外空氣品質。在消保會、消基會不斷呼籲下去年才訂出「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室內空氣品筫管理推動方案」。室內空氣品質至今還處於無法可管的狀態,實在是令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大型節慶 反助長空氣污染
民俗節慶、生活小習慣造成的空氣汙染不容忽視。例如燒紙錢、拜香、放鞭炮、烤肉、抽煙、汽機車怠速等等,都會排放汙染物影響空氣品質。近年來由於加強宣導,民眾漸漸可接受集中焚化爐燒紙錢、少放鞭炮,對改善空汙有些進展。
但包括台南鹽水烽炮、媽祖繞境等大型節慶改善卻很有限。兩年前環保署曾到烽炮現場測空汙,並呼籲地方政府節制放烽炮,地方政府也無動於衷。每年中部縣市媽祖繞境,也造成空氣及廢棄物汙染,今年環保署首度請志工沿途宣導資源回收、少放鞭炮,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如何減少民俗節慶造成的空汙,還有很大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