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 星期二

毀滯洪池蓋大樓,高雄將承受更大的淹水風險

 
 森林城市協會在營建署前,反對澄清湖綠地蓋豪宅。(/森林城市協會提供)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3.8.1
 
2018823日持續一周的熱帶性低氣壓強降雨,造成高雄、台南、雲林等1,250個區域淹水,其中高雄占了四分之一,水退之後甚至出現5千多個路坍塌。這場淹水引發巨大民怨,成為那年高雄市政黨輪替的關鍵。之後市府承諾一連串防洪措施,包括廣設滯洪池、推在地滯洪,避免重演淹水災害。
 
然而事過境遷,遇到開發這些防洪政策都要退讓。最近高雄市政府就為了補貼捷運黃線經費,提出澄清湖特定區計畫,要將澄清湖畔小貝湖滯洪公園的一部分土地,開發成住商大樓,原本9.1公頃的滯洪空間,縮小到只剩2.1公頃(如圖)。這等於是走防洪的回頭路,更讓高雄鳳山一帶陷入水患風險。 
 
 高雄澄清湖旁小貝湖開發前、開發後滯洪量比較。
 

鳳山文德里里長:請把小貝湖還給我們小老百姓
 
高雄市鳳山區文德里是澄清湖洩洪最近的區域,2018828日里長謝智華的家淹了80公分,整個里四分之三都泡在水裏。「現在只要下雨3小時,我們附近水溝就快滿起來。我堅決反對把小貝湖改為建地,保留小貝湖不是很好嗎,天然屏障又不用花錢建設。請把小貝湖還給我們小老百姓
 
高雄市政府說這裏並沒有水患問題,計畫範圍內也不是淹水潛勢區,但還是設了45千立方公尺的滯洪池。但重點不是「計畫範圍內」,而是一塊本來可以滯洪的土地,開發後滯洪功能不見了,洪水就會往四處流造成鄰近地區淹水,這就是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說的「以鄰為壑」。
 
 
政府的不淹水保證,常常破功
 
何況政府保證不淹水的地方,事後破功的例子太多,就算當時不是說謊,但理論本來就有誤差,加上氣候變遷已經遠超過人類可以掌握的限度。2018年之前高雄市就以治水預算蓋了20座滯洪池,其中三民區的本和里滯洪池,號稱全國首座都市型防洪滯洪池,完工時高雄市宣稱有了滯洪池,未來這裏絕不會再淹水,但一場828豪雨瞬間就讓這個保證破功,連滯洪池四周也淹水。
 
蓋滯洪池找地不容易、興建經費又高,久久才用一次也不符合效益,於是水利署就想到「在地滯洪」,鼓勵地方保留更多湖泊、農地、魚塭做暫時滯洪區。高雄市美濃區過路窩橋旁的一塊台糖農地,就被選定為在地滯洪示範區,20217月底一場西南氣流帶來豪雨,這塊農地就發揮了滯洪效果。
 
而小貝湖滯洪池就是最好的在地滯洪區,但這裏已數度被開發,20109凡那比颱風造成高雄大淹水,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就指是小貝湖被填平所造成。謝智華也說:「以前小貝湖附近從不淹水,長庚醫院蓋好後幾乎每雨必淹。」
 
 
為了補捷運開發經費,造成強迫式開發
 
話說回來,高雄市政府為什麼明知被抗議,也非要在這裏開發不可?重點就是捷運黃線的財務自償。這條從鳥松到三民的捷運,是2017年前瞻基礎建設的一項軌道建設,總經費1442億,中央補助833億,市府負擔608億。軌道建設變地方錢坑,未來運量也很難自償,於是只能從開發下手。
 
做法是以車站為中心往外劃出一定範圍,有什麼地就徵收什麼地,也因為這樣到處被抗議徵收了跟捷運無關的土地。此案是高雄黃線Y3站周圍,依高雄市政府估計,這個開發案有44億效益,其中11億可補充捷運經費。 

而這種開發模式幾乎都會成功,原因是地方政府是透過變更都市計畫來實現,但都市計畫審查卻有很大的侷限,例如本案是澄清湖特定區計畫的細部計畫,

只能看看計畫內容合不合理,不會去審查會不會造成鄰近淹水。而一旦都市計畫通過就等於拿到開發許可,日後會不會淹水就管不著了。 

所以重點還是在地方政府的態度,為了獲得一時的捷運開發經費,讓一個區域長久陷於淹水風險,還有水岸景觀、文化、生態的破壞。那一種是負責任的施政?關鍵是現在的執政者希望為自己留下什麼評價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