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 2013.5.30
29日國科會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園區城南基地」,再度提出環境差異分析,將2006年通過的環評承諾「不得量產」去掉,園區內另外兩個產業區也早在2010年就提環差去除。如此一來等於把當年因爭議過大許下的重要環評結論「不得量產」,通通透過事後環差分析改掉,正當性飽受質疑。
雖然29日的審查並未通過,但多位環評委員並未反對變更,只是要求科學園區管理局(即竹科管理局)修正一些字句,如果沒有意外,下次審查通過機會很高。
竹科:不得量產 招商困難
竹科管理局副局長杜啟祥強調,之所以變更,是因為招商最大的困難就是「不得量產」,廠商一聽到這個都嚇到,到目前為止園區只有宇正公司一家申請進駐(尚未設廠),希望能在原承諾的汙染總量不變下,讓所有引進的產業都能量產。
不過當年宜蘭縣政府、國科會許下促進地方建設的大願景(創造1萬多個就業機會、每年600多億產值),徵收宜蘭運動公園、宜蘭縣政府中的土地70多公頃引發地主抗議,甚至在預定被徵收的農地上插滿黑底白字五鬼旗,誓言反對到底。
而為了平息抗議,也因為園區座落在宜蘭縣最精華的地區,不希望因量產造成汙染,於是在承諾園區「不得量產」後環評過關了。
當然一個開發案經過多年因情勢變更必須調整可以理解,但變更應該是針對開發規模、區位、或製程等,如果其他情況不變,僅針對環評結論所附的條件、特別是這個條件是整個環評通過的重要承諾時,這種變更就未必符合正當性。
更何況竹科的說法反覆。城南基地有三個產業區:「通訊知識服務」、「數位創意產業」、「研發產業」,2010年竹科提出前兩個產業區取消不得量產的說法是:「不得量產」的承諾主要是針對「研發產業」中光電、半導體等研發機構,如大量生產對環境的確有疑慮,希望將這個承諾只限縮在研發產業。
然而,事過三年,29日又提出「研發產業」也要解除不得量產的承諾。
招商不利都因為「不得量產」?
環評小組召集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說,其他兩個產業區已在2010年環差變更通過可量產,三年來也只有一家業者要進駐。而城南基地可使用的產業區有34.8公頃,其中「研發產業」只有7公頃,是三個園區中最小的,把招商不利都歸於是研發產業區不得量產造成的,這個國科會要好好說清楚。
而據了解,園區之所以無法招到廠商,主要原因出在前兩個產業區「通訊知識服務」、「數位創意產業」,其他縣市相關園區的設備規模比城南基地更完整,廠商沒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這裏設廠。而「研發產業」當初預計由資策會進駐,現在資策會也不來了。顧洋說,會不會今天開放了,三年後還是只有一家廠商?
如果是這樣的話,國科會是否應該坦承情勢果真已變更,那繼續以招商不利做理由,繼續做環差分析讓研發產業區可以量產的意義何在,未來會不會面臨更大的質疑?例如像中科四期二林園區一樣,又變成另外一個蚊子園區?
還是,倒不如現在就來談談城南基地的何去何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