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不能依賴「碳捕捉」解決迫切的減碳危機

 
碳捕捉有太多限制,並非減碳的好工具。(/風傳媒)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2023.8.8

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上周在一場演講中表示,要實現2050淨零碳排需要科技、政策工具、治理模式。科技方面他提到不只要減碳、還要除碳。所謂「除碳」是指今年以來國內討論頗多的CCUS(碳捕集、再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做法是直接從產生碳的現場、或大氣中收集二氧化碳再利用、或找合適地點封存,是所謂「負碳科技」的一種。
 
這似乎是個好主意,只要把將排放、已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封存或再利用,就再也不用擔心排放多少的問題了。國發會也將CCUS列入淨零路徑的一環,科技部、經濟部、環保署去年底也共同提出「CCUS行動計畫」,預計2030年要捕捉240萬噸。但真的可以依賴CCUS來減碳嗎?恐怕不能這麼樂觀。
 
因為這是還沒有被證實有效的科技,而減碳卻是燃眉之急,不能等待一個未來科技來解決,現在就得自救。而即使證明有效,碳捕捉也有成本過高、封存土地有限、以及洩漏風險。遠不如直接減碳來得經濟、快速且有效。
 
 
碳捕捉的成本過高,不是能負擔的方案
 
二氧化碳捕捉有幾個問題,首先是成本。依照國科會評估,捕捉一噸二氧化碳大約50~70美元,以最高70美元計算,2030年預計捕捉240萬噸二氧化碳,就需要約10億台幣。台灣每年排放26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2019),這個碳捕捉目標還佔不到1%。如果要擴大實施,成本也難以負擔。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估計,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他的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中提到,直接從空氣中清除一噸碳至少200美元以上。他相信科技改良後可望降到100美元。以全球每年排放510億噸碳計算,需要5.1兆美元。當然除碳不會是唯一的減碳工具,但即使小規模做成本也很嚇人。
 
國內預計從2025年起進行2個碳封存試驗,分別在今年3月、7月通過環評。一個是台電在台中電廠的試驗場,每年灌注2千噸,15年總計3萬噸。另一個是中油在苗栗鐵砧山的試驗場,每年灌注10萬噸,3年總計30萬噸。這兩個都是很小規模的試驗,技術能不能成功、效果如何現在說還太早。
 
 
碳封存土地難尋、也沒有監測規範
 
第二個問題是碳封存場址難尋,特別是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台灣更關鍵。國外很多可行方案到了台灣行不通,很多都出在土地問題,不考慮這個而只管把好點子移植到台灣,失敗的機率就很高。
 
另外國科會還提到地質鑽井技術不足的問題,目前只有中油具備13公里地層探勘經驗,但把碳封存在海域深部鹽水層的探勘技術,目前還有待提升。2021年台灣百年大旱時,中油曾出動探採事業部的鑽井工程隊,鯉魚潭淨水廠附近開鑿3口各350米的深水井,但最後不了了之也沒有交代原因。
 
此外,碳封存場址還衍生出碳運輸管線、儲存、洩漏監控等問題。來台演講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在他的書「永續發展新紀元」中也提出質疑:「將二氧化碳儲存於地下,如何確定不會重回地表或大氣層?二氧化碳的洩漏率必須非常低,這項技術才具有大規模的可行性。」
 
 
減碳要有正確的定價、正確的用途
 
所以,要解決迫切的減碳問題,還是要從製造、用電、運輸、養殖等各個層面確實把碳減下來,而這需要正確的碳定價做為誘因。
 
未來環保署要向直接排放者、用電間接排放者徵收碳費。第一階段向年排放2.5萬噸以上的287家鋼鐵、水泥等製造業徵收,第二階段向年用電2.5萬噸以上的間接用電者235家徵收,合計522家,總數約1.51億噸。
 
一噸碳收多少碳費還不知道,未來這筆錢將成立碳費基金,目前列出13種用途,其中最大比例的4項將用來補助或獎勵包括縣市政府、中央主管機關(例如經濟部)、以及事業。這引發質疑聲浪,蕭代基就多次提到,碳費收入不應回到汙染者手上,而是普發給全民,減低因徵收碳費造成物價上漲的衝擊。 

而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政府有意透過碳交易來協助企業取得碳權,87日掛牌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就是其一。如果企業可以透過交易取得碳權,價格還遠低於投資減碳成本,排碳量就不會減少,有時反而還會增加。而這種玩數字遊戲的「帳面減碳」,對實現2050淨零碳排絕對不是好消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