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獨立記者十年紀(10) ---如何設定議題

 

本文同時刊登於《卓越新聞獎電子報》

文‧朱淑娟 2020.6.18

採集那種會讓你覺得「咦」,具體有趣的細節
---村上春樹

「你都如何尋找題材、如何設定議題及觀點呢?」每當演講或收到對新聞寫作有興趣的年輕朋友來信,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這篇文章就是以自己的報導實務經驗,試著回答我設定議題的方法及過程。

一般來說,完成一個報導要經過五道程序:採集訊息、發現問題、研究議題、釐清觀點、設定議題。雖然這是依照作業的先後順序列出,但大家不要誤會是「一個程序做完換下一個」這種所謂step by step,而是五道程序會不斷來來回回,例如進行到第二道時,發現第一道需要補充。五道程序都完成後才進入最後完稿階段,當然寫稿時還是可能需要回溯這五道程序。


如何採集訊息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在「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書中提到,小說家必須要有豐富的「故事收藏」,而這些收藏來自他「讀很多書」,並從這些書中採集一些細節,成為日後寫作的素材。他採集的是什麼細節呢?

〝會讓你覺得「咦」的那種,具體有趣的細節。可能的話最好是無法適當說明的。不合理的,微妙而不太合常規的,有點令人納悶的,如果很神秘就更沒話說了。這些豐富收藏,就成為寫小說時最重要的寶藏。〞

小說家採集別人的故事,必要時拿出來使用,變成自己小說內容的一部份。對寫非虛構紀實報導的記者來說,同樣也需要透過「採集訊息」來豐富自己的報導內容。但跟虛構小說不同的是,紀實報導要基於事實,因此訊息不止是採集而已,還需要進一步判別、分析、查證、並找出解方。

寫虛構小說跟寫非虛構報導,基本上是兩種不同的寫作風格,連訓練及採集訊息的方法也不同,村上春樹提過一個例子,很能呈現這兩者的差異。他舉例:假如有一個人,當他認真生氣起來時就會打噴嚏,當發現有這樣一個人時,他(小說家)只會停留在「哦,原來有這種人」就結束了。

但有人會想探究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這就屬於非虛構報導的採集方式了,涉及資訊判別、分析、查證、並找出解答。有時這些工作無法憑一己之力完成,需要他人協助,所以就會需要訪問別人、現勘。遇到一些隱晦的訊息,更需要尋求專家的意見。

新聞現場則是記者採集訊息的管道,包括記者會、研討會、公聽會、環評會等等,在這些場合採集的訊息可能誘發靈感,成為一篇報導的主題。不過這些訊息要成為報導內容,還需要分析、判斷真偽、釐清觀點等其他程序。


虛構、非虛溝的同與異

從採集訊息的方式就可看出寫小說跟寫報導,是兩種不同型態的作家,很難兩種同時兼顧。但也有例外,香港作家馬家輝在寫了多年評論後,50歲時立志轉向寫小說,以香港的事實背景寫出好看的故事《龍頭鳳尾》、《鴛鴦六七四》,實在很不簡單。不過他是轉向,並非同時兼顧就是了。

不過兩者也並非沒有共通之處,即使是虛構小說,有些情節還是要合理,日本小說家大澤在昌曾說過:「登場人物必有緣由」,他舉一個例子:

〝假設車廂發生一件意外糾紛,有女高中生出現時,這起事件若設定在上午11點鐘,顯然很不合常理,因為這並非她們平日通車上學的時段。雖然小說沒有硬性規定不可以,但她們不會憑空或無故出現在那樣的場合。」

而即使是寫非虛構報導,也希望能讓讀者像讀故事一樣輕鬆閱讀,所以也需要借重小說的說故事能力,當然內容還是必須基於事實。

但有時報導者又誤會了說故事的意思,在報導中滲雜許多跟核心議題無關的事情,例如報導一位農民受土地徵收之苦時,花了很多篇幅報導他種什麼菜、怎麼種、每天很早起床工作等等。

當然如果這些描述能呈現他的苦難,也不是不能這麼做,但應該點到為止,畢竟要知道他種什麼菜、怎麼種、如何收割,讀者有興趣的話上網查一下就知道。而這題的重點是在突顯徵收的不合理,為何不合理、怎麼才合理、有沒有不必徵收的方案等等,才是報導該說的故事。也就是說,任何場景或人物描述,如果無法為核心議題加分就沒有意義、甚至拖垮了節奏。

而那些由採集訊息誘發的寫作靈感,有時顯而易見可立刻拿來用,有些則需要經過一段發酵期,然後在不經意的時刻,像靈光乍現那樣突然出現在腦中,這種時刻何時會降臨不知道,不妨在搭車、散步時多觀察是個好方法。

至於如何儲存採集的訊息,每位作家的建議不同,村上春樹認為只要儲存在腦中就可以了,記下來反而會依賴而忘記。大澤在昌則建議隨身攜帶筆記本,想到什麼就寫下來。到底那一種比較好就看自己的習慣而定了。

不過,把看到聽到的故事自己重新寫一遍,的確可以提高記憶,而且為了日後能更精準引述(小說或許沒有這個必要),記錄完整的素材可能比較有利一點。


如何發現問題

同樣一則訊息,為什麼有人聽了沒感覺,有人卻有大發現,就跟敏感度有關。而之所以出現差異,當然跟每個人關心的事情有關,聽到關心的事就有感覺,進而想知道更多,反之對不關心的事,即使聽到也沒興趣。

而即使是平常關心的事,如果不仔細聽、或對這個議題理解不深,也不會查覺這個訊息有何特殊性。這表示對自己報導的領域應該盡量愈深入愈好,當訊息出現,很快就能進入心中的系統,找到破口,問題也就自然浮現。

舉個例子,汽機車是主要空汙來源,政府年年花錢補助定期檢測,但改善卻有限,問題就出在「排放標準」的認定。過去的認定方法是,只要符合買車時的排放標準就算合格,所以一部20年前買的車,只要符合20年前的標準就算合格,但愈老的車排放的汙染愈高,即使合格也是一部烏賊車。

有一天環保署修改空汙法,可以授權行政機關提高10年以上車子的排放標準,這原本有助於改善空汙,但細節都還沒討論就引來抗議。於是行政院妥協再次強調未來車子只要符合「出廠標準」就好,雖然絕口不提「放寬」兩字,但其實是空汙改善的大倒退,這個政策轉折就是很好的題目。但如果不理解排放標準的意思,聽到「出廠標準」可能也不會察覺其特殊性。


保持開放的態度

而在面對問題時,心態愈開放就愈能聽到更多。理由很簡單,當別人知道你願意傾聽,也會接受,就會告訴你愈多。美國傳奇編輯羅伯‧葛特利(Robert Gottlieb)在他的回憶錄「嗜讀者」中提到:

〝只要一方相信另一方的判斷和善意,不論雙方如何互動,都可以產生成效。作家放開心胸、屏棄自我,才聽得見編輯的建議。編輯知道作者包容、自信,會接納或放棄他的建議,才會暢所欲言。〞

有時文章刊出時,有熱心讀者會提供意見,或指出文章中的錯誤之處。評論式的發言,讀者也許並不期待作者回應,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此時把意見收起來就好。但如果讀者指出文中明確的錯誤,不用說要立刻改正。

而如果來信是不認同某些觀點或用語,作者在思考過後,如果覺得讀者說的有理或比原先文中描述的更好,就可接納並修正,讀者一定很開心你接受他的建議,並進而更支持你,日後會繼續提供寶貴的意見給你。


如何研究議題

接下來進一步研究所發現的議題,用關鍵字尋找研究報告、計畫書、環評書、政策規劃、新聞稿、媒體報導,這會讓問題更加明朗,也可能擴展議題,或是推翻原先設定的假設,在這個階段換題也是常有的事。

接著要做一些事實檢查,例如看一本報告時,除了結論,可以看一下研究方法。如果一本空汙報告是在空氣較好的夏季做的,可能就有美化數值的疑慮。而有時在不對的地方採樣,也會得到不客觀、甚至稀釋過的結論。

另外當看到廠商說「一切符合標準」時就要小心了,因為標準是廠商跟官方協調的結果,很多國際標準例如PM2.5,在定標準時都會強調要視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道理很簡單,做環保要花錢,廠商則是將本求利、能省則省。

舉一個實例,光電及半導體的放流水標準並沒有「導電度」這項,因為這類廠商放流水的導電度都在5000以上,而且可以排入灌溉渠道。但農業灌溉用水的導電度標準是750,也就是說符合標準的半導體廢水,用來灌溉卻可能汙染農地及作物。但因為光電廢水無法達到標準,所以就沒標準。

此外,對於「科學」要保持謙虛,避免過譽或過謗。記者常常將結果簡化為「就因為某人做了某事,這件事就成功或失敗了」之類。但事實沒這麼簡單,成敗可能是許多人、甚至很多代接力的過程,每個人在他的時代做了一些事,下一代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直到時機成熟就開花結果。

日本偶像劇「人醫」是描述2009年日本一位外科醫生,意外回到150年前的幕末,當他要為做一個在21世紀看來很簡單的手術時,卻苦於空有技術,卻沒有器材、藥物、甚至人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而反對開刀,他才深切感受到,沒有前人的發明,自己的技術根本毫無用處。最後回到21世紀時他也立定志向,要盡己之力做一個能創造未來光明的人。

而有些科學在發明時被視為偉大的發明,但經過數十年之後卻發現對人體及環境危害很大,汽油加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今已紛紛被禁用。

 對科學要保持謙虛,汽油加鉛曾被視為偉大發明,日後卻證實
對環境有害而紛紛禁用。


如何釐清觀點

我們常說「直指核心」、「一語道破」,就是在說明唯有找到問題主因,才能找到解決方法。公衛學者漢斯‧羅斯林在《真確》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難民在海上承擔這麼大的風險,為什麼他們不搭飛機?事實上他們買得起機票、機位也還有,原因就出在移民政策,他們到了機場就被攔下了。

同樣地,解決垃圾焚化爐不足的關鍵是什麼?多蓋一些焚化爐、掩埋場可以解決嗎?這可能會是暫時的解方,但一來成本很高、二來如果垃圾處理都在末端處理,而不檢討前方如何減量,那再多焚化爐也處理不了。

因此解決焚化爐不足的問題,可能要從垃圾產出源著手才是根本之道,無法處理廢棄物的產業不應該持續擴張、要求事業做垃圾減量等等。


如何設定議題

一個議題不要包含太多內容,找出12個觀點就夠了,其他內文都是為了解說這個觀點而存在。同時要評估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要貪心,從自己有能力處理的規模開始。一旦設定的規模超出能力,報導就會變空泛。

舉一個例子,常見的一種標題是:「從甲案看空汙政策」,這個題目主要談的不是個案、而是政策,要達到題目設定的目標,前提是個案要具備能談整體政策的格局,再來是作者要有談政策的能力。

但設這個題目的作者,往往只為了談個案,與其眼高手低,不如就把範圍縮小只談個案就好,日後有能力時,再處理更大規模的議題。

報導要直指核心,就要找到問題關鍵,解決垃圾問題,根本之道是垃圾全面減量,
不是在水源區蓋掩埋場。圖為高雄馬頭山掩埋場抗爭現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