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土地正義 莊嚴的訴求

716-717農民重回凱道 追討土地正義
(圖/農陣提供)

‧ 朱淑娟/2011.7.15

當土地徵收撲天蓋地,去年7月17日全國農民站上凱道,向政府追討土地正義。一年後浮濫的土地徵收並未改善,再加上農業用水時時被侵奪、灌溉水源時時被汙染,導致糧食作物隨時陷入不安全的窘境。

於是一年後的明天(716),農民決定重回凱道。不只悍衛土地正義,還要永續的水資源、守護糧食安全。這些單純的訴求呈現農民莊嚴、無私的態度,而也因為莊嚴、無私,這一波農民運動才會獲得社會廣大的認同與支持。

農村一再出代誌,歸其根源就是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昨天在行政院門口所說的,「行政院並未肯定農業、農村、農民,還是以發展、開發為主」。

因為不肯定農業
所以可以犧牲農民世代灌溉的水源,蓋水庫、攔河堰把水攔走。過去為了供給六輕便宜用水,蓋集集攔河堰攔走水源。如今這種思維一點都沒變,已經接近完工的湖山水庫、已編預算的吉洋人工湖、還有環評中的士文水庫…用的全都是同一套思維,就是把水攔走重新分配。

如何分配?幾個月前鬧乾旱,正在結穗中的稻田無水可灌溉,倒是沒聽到六輕或什麼大工業跳出來說沒水可用。現實的供水順序跟法定早已不同。

因為不肯定農業,所以工業廢水可以合法排入灌溉水源汙染農作,農民要求多年的灌排分離、加嚴工業廢水標準到符合灌溉用水標準才可以排放,這麼多年來也不見法令有多少進展。幾個月前中科三期廢水改排永久放流管,結果廢水一排出來,魚群立刻死了一大片,讓農民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因為不肯定農民
所以可以不必管農民的感受,后里農民早已承受過多的汙染,但中科三期要進駐,環保署可以搬出「后里的汙染不是中科的錯」,然後把汙染一切為二,讓中科三期環評過關,讓農民承受更多的健康風險。

去年行政院雖政策保留相思寮聚落,但卻留下農場巷等四戶無法保存,中科管理局數月前在環評會中說:相思寮聚落不包含農場巷,這四戶就是無法保留。一個面積600多公頃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竟容不下這四戶人家。

同樣苗栗大埔雖政策保留,但還有數戶未解。二重埔徵收案已進入細部計畫公開閱覽,璞玉計畫也通過新竹縣都委會的審議。土地徵收加速進行中。

后里農民王婉盈家九成梨園被徵收做中科三期的聯外道路,僅剩的一點梨園卻常因中科三期施工不慎,導致梨園可能受損。最近天氣不穩,時有滂沱大雨,昨天她氣急敗壞指施工排水不良,快要可以採收的梨園積水。她感慨:「把農民的肉都拿走了,連一點骨頭都不留給我們嗎?」

因為不肯定農村
二重埔農民劉慶昌常感慨:「一紙公文就可以徵收別人的財產」,農委會不是說要富麗農村嗎?劉慶昌的家傳承幾代,美麗的屋瓦也敵不過一張公文。

還有,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的農村可以通過環評蓋垃圾掩埋場。而為了中科四期要用電,台電興建南投-彰林超高壓輸電線路,在彰化田中、北斗等五個鄉鎮農地上蓋75座高壓電塔,讓農民在驚恐的電塔下工作,這裏的花園公路景觀也毀於一旦。廠商要地、要電、要水,農田跟農民算什麼?

行政院版的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在哪裏?
面對土地徵收的種種不正義,這一年來政府可曾想要改變?從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正案的進程,政府的態度一目了然。去年11月14日,台灣農村陣線信守7月17日在凱道上對社會的承諾,在120天後提出民間版的土地徵收條例

當天農陣將這份版本送交行政院長吳敦義,結果到現在行政院版的修正案在哪裏?民間版的土地徵收條例,就像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所講的:「是最卑微的要求」,要求修正的只是徵收前應做公共利益評估舉行聽證會給地主完全補償簡單講,就是希望台灣的土地徵收制度有點人性

然而,連這最卑微的要求行政院都做不到,就像廖本全說的,「土地徵收是一個好用的工具,土地徵收條例一日不動,浮濫徵收就不會停止。」於是,夾著區段徵收、都市更新、知識經濟園區、高等研究園區、適宜住宅…等名目,過去一年來,不見土地徵收有收手的跡向,反倒是爭議不斷浮現。

不去凱道我就是不甘心
於是,農民只好重回凱道,繼續追討土地正義。

今日農民跟過去不同,不再只是默默承受不公義,而是更勇於站出來。苗栗後龍灣寶農民打敗後龍科技園區、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農民打敗永揚垃圾場,都是農民起義成功的典範。

就像后里農民王婉盈說的:「不去凱道我就是不甘心」。而當多數農民懷抱追討正義的心情,莊嚴、無私的態度也持續被社會認同,那結果就會像廖本全常說的:台灣社會一定要改變、也一定會改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