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減緩氣候變遷的農業衝擊,從保護農地做起

 科技無法完全因應氣候變遷的農業影響,更有力的是友善土地政策>
(/農委會)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9.10.8

接連幾份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已導致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枯旱及豪雨頻率增加,造成農地減少、產量失序且價格波動大。農委會上周提出多項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以減緩農業衝擊。但只有農委會提出調適策略還不足以因應,保護農地應該更有遠見,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都市計畫、工業園區開發、杜絕農地工廠汙染農作,才能有效保護農地、並保障糧食安全。

依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1.5°C特別報告,全球均溫已比工業革命前增溫1.0°C,依目前的暖化速度,最快在15年內就可能升溫到1.5°C。此外,925IPCC於摩納哥發表的「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也指出,近年來格陵蘭、南極冰川融解加上海域升溫,已加快海平面上升速度。

台灣同步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百年來平均溫度已增加1.3°C,周圍海域海平面20年來每年上升3.4公分,造成沿海農地消失、乾旱與水患頻率增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極端氣候對台灣農業生產、糧食安全影響很大,「再這樣下去,我們下一代將遭受嚴重的生活挑戰,未來絕對會有更多人吃不飽。」


農產異常、價格波動,消費面臨重大挑戰

這幾年農產品產量異常、價格波動消費者都感受到了。以今年為例,年初的暖冬導致荔枝、龍眼開花率只有12成,蜂蜜產量減少很多。2月再加上乾旱,造成蒜頭偏小且產量減少。雲林及嘉義地區的春茶也因茶葉乾枯收成不如往年。而5月中的豪雨更造成一期稻作、巨峰葡萄、西瓜、香瓜及木瓜受損。農業損失愈來愈嚴重,從每年107億元,近五年來已擴大到每年135億元。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影響,農委會持續投入經費研發抗旱、耐淹新品種,例如新研發的台農7號桃子,在平地就可以種,不會因暖冬而影響開花。另外,新研發的水稻品種台農81號,可以抗稻熱病、耐倒伏,讓產量更穩定。因應淹水則研發出耐淹苦瓜、抗災木瓜及三星蔥,成功渡過今年多場豪雨。

陳吉仲認為,溫度、雨量的改變還可以透過農產品研發技術來調適,但海平面上升土地沒了就沒了,而台灣是全球海平面上升、造成土地流失前十名的國家。再這樣下去養殖漁塭將無從生產。農委會已計畫將6000公頃低於海平面的養殖漁塭移到其他地區,也正在思考養殖漁塭不是往下挖、而是往上蓋。


農地消失的原因,不良政策大於氣候變遷

這些農業調適策略至關重要,未來農委會也計畫投入更多研發經費,但新科技只能解決一小部份問題,因為新科技研發時間長、經費永遠不夠、也不保證成功。與其期待科技解決問題,不如一開始就避免問題發生。而近年來台灣農地大量流失,除了氣候變遷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當的政策所造成。

其中最嚴重的是各縣市的瘋狂圈地,雖然國土計畫指出全國都市計畫已供過於求,但各地的都市計畫依然如火如荼上演,透過市地重劃、區段徵收讓農地變建地,導致大量農地消失,又衍生出另一個土地正義的問題。

另一個原因是不當的工業區開發,明明還有閒置工業土地,卻要開發更多,把農地當土地炒作工具。就在上周環評再度審查彰化二林精機園區,如果真如彰化縣長王惠美所說廠商急著用地,彰化現成就有一個631公頃閒置的中科二林園區等著進駐,何必再犧牲352公頃台糖農地,蓋一個需求不明的工業區。

而國土計畫已指出,台灣要保有安全糧食需要74~81萬公頃實際耕作農地,但目前農地雖然號稱80萬公頃,實際耕種的不到60公頃。而蔡政府又讓廣大的非法農地工廠合法化,造成農地汙染遺禍萬年。因應氣候變遷,不只農地要夠、也要健康無汙染,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工廠遠離農地。

綜上,氣候變遷讓未來的農業生產陷入危機,要減緩可能的危害,不能只靠農委會在末端的調適工作,而是國家整體政策要改變,一味以拼經濟為由大肆破壞農地、汙染作物,只會讓農業陷入更深不可測的危機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