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第四章、莫拉克風災,開啟台灣氣候變遷年代



文‧朱淑娟 2019.6.29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等於宣告台灣進入氣候變遷年代。在莫拉克之後的10年內,雖然這麼強的雨勢尚未被超越,但下雨型態改變了,乾、濕兩極化愈來愈明顯,強降雨也愈來愈頻繁。水利署長賴建信說:「公元2千年以前時雨量超過100毫米的情形很少見,但現在卻很多。」而且不只活躍在盛夏的颱風才有強降雨,六月梅雨、三月春雨、熱帶性低氣壓、午後熱對流,都可能豪雨成災。


10、莫拉克風災,小林滅村事件(2009.8.8)

200983日第11號熱帶性低氣壓在菲律賓東北東方形成,4日增強為颱風,5日晚上8點半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莫拉克升級為中度颱風。7日晚間在花蓮市附近登陸,88日下午2點從桃園縣新屋鄉出海。

颱風走後引進西南氣流帶來更大的雨勢,洪水暴漲、山崩土石流,堤防、道路、橋樑、房屋毀損,沿海地區也因海水倒灌淹水近8萬公頃。

來到屏東縣來義鄉、瑪家鄉,四處可見裸落的山頭、沖刷嚴重的河床。山區道路中斷,住宅及學校全毀。屏東市區更像廢城,聯外道路中斷、商店關閉、屋內停水停電,林邊、佳冬退水後汙泥滿地。

那年原住民的豐年祭也因風災而停擺,「來義鄉久拉卡拉久文化協會」攝影師巴勒祿戈卡甲日班說:「現在原住民像驚弓之鳥,每年七、八月都有要撤離的感覺。頻繁的天災對原住民已造成生存威脅。」

  
圖:莫拉克颱風造成屏東縣林邊、佳冬淹水嚴重,汙泥滿地。
(攝影‧朱淑娟2009/8


災後,屏東縣瑪家鄉、來義鄉,到處可看到裸露的山頭。
(攝影‧朱淑娟2009/8)


山崩土石流,造成小林滅村悲劇

莫拉克颱風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其中位於高雄市甲仙區東北方的小林里,918鄰的「小林」(18鄰為五里埔)169戶民宅被土石流淹沒,造成381人死亡、16人失蹤的悲劇。

827日倖存災民北上立法院陳情,56歲的黃金寶穿著收容中心捐贈的衣服、拖鞋,有點不好意思,他說:「到這種地方來還穿成這樣,實在是什麼都沒有了。」生平第一次站上立法院發言台,他掩面而泣,斷斷續續話不成篇,目睹社區被毀滅,是人生不可承受之痛。

圖:黃金寶穿著別人捐贈的衣服、拖鞋到立法院,他覺得很不好意思,
但家已毀,已經一無所有。(攝影‧朱淑娟 2009/9)


黃金寶希望政府重視小林村的問題,讓大家知道為什麼會滅村?他說:「我家在第9鄰第一戶,是第一家被衝擊的,那天我一直無法睡,本來是小規模土石流,看情形不對,跟著鄰居跑到太子宮,天快亮了再把第9鄰的鄰居叫醒,轉頭一看,一個白影,大伙大叫一聲,整個社區不見了。

40多個人一直往山上跑,真是千辛萬苦、求救無門,我們沒吃東西、全身都濕了。打了所有求救電話,電話那頭只是不斷問我同一個問題:你們多少人逃了?安全嗎?也沒把訊息傳到中央。一再騙我們飛機來了,但找不到我們,叫我們苦等好久。那一夜很擔心山會不會再垮下來。」

另一位村民王美蓮原本在小林村務農,她說;「晚上11點我家土石流都到屋頂了,一直很爭扎要不要走,打了求救電話也沒回音,最後全家決定自行撤離,順著一個山路爬了3公里才到安全地點。」

小學老師打亥曾在小林國小服務,災後他一直找倖存者的名字。他說:「原住民都是愛山林的,死亡人數對我們來說不是數字,而是我們跟他們相處的全部,然後,就這樣沒有了。」說著就紅了眼眶。


小林村國賠十年纏訟終落幕

事後倖存者成立自救會,指山崩前農委會水保局已發布六龜、甲仙為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高雄縣政府也通報甲仙災害應變中心及小林村村長,但卻未撤離疏散村民,居民提告高雄市政府、甲仙區公所應國賠5.9億元。

一、二審法官認為小林村滅村是因山崩形成堰塞湖潰堤,即使撤離也無法避免災難,判災民敗訴。居民上訴最高法院,合議庭認為,高危險潛勢地區已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卻未強制撤離居民,將其中15人發回更審,要求查明高市府的責任,其餘123人因無法證明公務員不作為,判決敗訴確定。

十年後,2019327日,高雄高分院改判高市府應賠償15位災民150萬到300萬元不等,全案可上訴。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判決一周後,宣布放棄上訴,這也為國賠樹立了典範,村民也終於可以結束這場十年纏訟。

曾經被土石流淹没的大地雖已歸於平靜,但曾經發生過的悲劇不會就此抺滅,也是一個檢討災前撤離、減少傷害的血淋淋教訓。


莫拉克重建條例、曾南烏水患治理計畫

莫拉克颱風造成高雄高屏溪、台南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上游集水區崩塌,土砂沖進水庫,當時台南這三座水庫都沒有排砂設施,曾文水庫淤積九千萬立方公尺,蓄洪量減少三分之一,嘉南農田水利會跟水利署南水局日後緊密合作,推動多項節水策略,十年內挺過多場旱災考驗。

因應莫拉克重建工作,行政院通過1200億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經濟部水利署南水局也在隔年5月編列416億的《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復原損壞設施、清除漂流木、治理崩塌地,同時增建曾文、南化水庫兩座的防淤隧道,十年內已陸續完成。

氣候變遷難以捉摸,莫拉克之後,強降雨事件愈來愈頻繁,最具代表性的水患包括201588日的蘇迪勒颱風201763日的強勁梅雨2018823日的熱帶性低氣壓201898日雙北的午後熱對流


()2001年到2018年,重大積淹水事件

時間
名稱
災害地點
2018.9.8
台北市8行政區時雨量>78.8毫米
2018.8.23
全台8個縣市積淹水
2017.6.3
強勁梅雨
基隆大武崙溪、基金一路大淹水
2015.8.8
蘇迪勒颱風
新北市烏來南勢溪,台北出泥水
2009.8.8
莫拉克颱風
多處土石災害,小林村事件
2004.8.24
艾利颱風
桃園石門水庫容量大減
2001.9.5
納莉颱風
台北市大淹水



11、蘇迪勒颱風,台北出泥水(2015.8.8)

2015年春天台灣才剛經歷嚴重枯旱,夏季立刻轉為多雨,88日蘇迪勒颱風強降雨,造成台北多條河川暴漲。新北市烏來成為重災區,洪水漫過烏來老街的覽勝大橋,造成周邊商家淹水,南勢溪滾滾泥流,河岸一家飯店已崩塌。受災最嚴重的新店廣興里,停水、停電、幾乎所有里民都已撤離。


蘇迪勒重創新店廣興里,景象完全改觀,建立潛勢災害區刻不容緩。
(攝影‧朱淑娟 2015/8)



蘇迪勒颱風過後10天,南勢溪水依然混濁。
(攝影‧朱淑娟 2015/8)


強降雨將上游表土沖刷到新店溪,南勢溪原水濁度升高到39000度,一般濁度超過1萬度就不宜出水,勉強出水卻造成家戶水龍頭流出泥水。 

一開始有人推測是南勢溪上游東札孔溪大崩塌,後來林務局公布航照圖,東札孔溪平時清澈,颱風時支流水體混濁,研判並非造成南勢溪原水濁度升高的原因。而且崩塌地已進入衰退期,面積並未擴大。

最後推論可能是大雨把經年累月殘留在河道裏的砂石翻攪起來。山區與都市已是命運共同體,蘇迪勒颱風讓台北人感受特別深刻。


12、強勁梅雨,基隆大武崙溪淹水(2017.6.3)

6月梅雨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它是終結枯水期的救星,但也可能成災,201763日的強勁梅雨,就見識強大梅雨的力量。

5月底梅雨下下停停已持續一周,短暫空檔之後,一陣雨下得快又急,新北市三芝、金山、石門、淡水,以及台北市內湖、基隆等地,一個上午累積雨量就超過500毫米。隔天鋒面南移,雲嘉農田瞬間汪洋一片。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梅雨預報困難度很高,這次雨量就遠大於預估值。而民眾會失去警覺,是因為半夜下很久,上午一度放晴以為雨已經過去,沒想到9點下得更猛,大武崙溪水位急速升高淹過護岸。

基金一路淹水過後,一樓商店忙著清理泡水的物品。
(攝影‧朱淑娟 2015/8)


當天上午基金一路上一座緊貼大武崙溪的公車亭,一位等車的小女童險被洪水沖走。一位眼鏡行老闆看著一箱箱泡水的隱形眼鏡說:「沒想到10分鐘水就淹上來了,門口放砂包也沒用,要搶救東西也來不及了。」

這場雨讓整排基金路的店面及住家損失慘重,商店全部歇業,一周後動作快的正在重新裝潢,有的持續停業,有的忙著清洗泡水物品。

這個事件也引發一些思考,基於避險,商店跟住家應該遠離低窪且易淹水地區,為什麼緊鄰著大武崙溪的基金一路卻變成商店街、還蓋了大樓? 

災後政府宣布要做滯洪池,也將大武崙溪的鐵欄芉護岸用水泥填滿,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而且也不美觀。真正要檢討的是都市計畫,應逐步讓商店跟住家退出風險區,或建築物改成耐災設計、且強化預報及通報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