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第二章、治水40年,水患依然是進行式



文‧朱淑娟 2019.6.29

1982年「大台北防洪計畫」,到2017年「前瞻水環境建設」,40年來政府共編列6千億治水預算,由北往南逐步建構起台灣的防洪基礎工程。大台北防洪是第一個、也是至今規模最大的治水計畫,讓淡水河、基隆河兩岸城市,在減緩淹水風險之後,也逐漸繁榮起來。


4、大台北防洪計畫,扭轉淡水河淹水風險

台灣的防洪工程始於日治時期,但光復後歷經兩個重大水災,1959的八七水災、1963年的葛樂禮颱風,之後政府才意識到防洪的重要。1965年頒訂經建長期計畫、1967年成立河川治理規劃總隊。

而從1976起的十二項建設、十四項建設、國家六年等多項經建計畫中,持續編列預算改善農田排水、區域排水、以及河堤、海堤防洪工程。

第一個被列為專案整治的就是淡水河,從1982年到1999年共投資1,114億推動「台北地區整體防洪計畫」,在淡水河以及三條重要支流興建堤防,另在大漢溪、新店溪合流處的天然疏洪地區開闢二重疏洪道。再搭配排水幹線、抽水站等設施,淡水河左岸的三重、蘆洲淹水情況大為改善。

第三期工程完工後,淡水河兩岸的城市包括新莊、板橋、中和、永和、土城、樹林、泰山等地人口漸漸移入,工商也逐漸發展起來。

河水不再漫淹,蘆洲人口大增

新北市蘆洲區是大漢溪新店溪沖積沙洲與三重相連,右側形成一個漂亮的橢圓形緊貼著淡水河,與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島隔河相望。

早期中南部人北上工作,多半在三重、蘆洲一帶落腳。生活穩定後再把親人接過來同住,因此蘆洲、三重的房子很多都是大坪數的多房設計。

當年蘆洲有許多農地,地勢低又沒有防洪設施,每逢颱風大雨,暴漲的河水就漫淹進城市、且久淹不退。1968年在蘆洲出生的陳志昌說:「小時候這裏附近都是農田,淹水時就變成湖泊,我們會站在高的地方釣魚。」蘆洲大樓的地基普遍都很高,可以看出是建築物採取的防洪措施。

跨越淡水河的台北大橋,一邊是三重、另一邊是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我父母早年從苗栗縣後龍鎮移居台北就住在這一帶。這裏與淡水河的支流基隆河為鄰,小時候只要下大雨就會淹水,重要的家具都要放在比較高的位置,久淹不退時一家人還得跑到較高的地方避難。

台北市、新北市在淡水河的兩邊,共享淡水河的興盛與繁榮,也共同承擔淡水河的淹水風險。大台北防洪計畫完成後,淡水河兩岸的子民漸漸脫離淹水困境,人口逐漸移入,交通及經濟行為也愈來愈繁盛。

堤防內外兩個世界,二重疏洪道已成為蘆洲、三重居民的休閒場所。
(攝影‧朱淑娟2019.3)


堤防隔絕了河與城市,堤防內、外兩個世界。從我現在居住的蘆洲家走15分鐘,穿過車流繁忙的道路,來到一個堤防引道,再過去就是河岸公園,有自行車道、運動場所,河水波光粼粼、清風吹拂、鳥鳴相伴。堤防外的滯洪區變成市民的重要休閒場所,舒緩了城市中人車的緊迫。

當河水不再溢淹進都市,蘆洲農地一塊塊蓋起高樓,因應人口增加,道路逐漸鋪陳開來,201011月台北捷運新蘆線開通,與台北的距離縮短,交通比往日便利,又因為房價比台北市低,吸引很多台北人移入。蘆洲人口從1981年的4.8萬人,2016年已突破20萬人,足足成長了四倍,如今已是台灣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城鎮。

大台北防洪計畫完成後,淡水河的防洪標準已達到200年保護標準,有這麼高的防洪標準,以後沿岸應該不會再淹水了吧?但納莉颱風卻讓政府及人民見識到,防洪沒有所謂成功,因為它依然是一個進行式。


5、納莉颱風,造成基隆河最大水患

淡水河流域有三個主要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流域範圍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是北部700萬人口的水源命脈。

其中基隆河與民眾的生活距離最接近,主流從新北市平溪開始,流經新北市瑞芳,進入基隆市七堵,再進入新北市汐止、接續到台北市南港內湖松山中山士林大同北投最後在關渡匯入淡水河。

這條長達96公里的河流,有高達57%是平面地形,兩岸土地高度開發,人口眾多,但「大台北防洪計畫」並未納入南湖大橋以上河段,1986琳恩颱風1997年溫妮颱風2000年象神颱風,都造成基隆、汐止、以及台北基隆河沿岸淹水。尤其汐止,在台北人的記憶裏,就是一個很會淹水的地方,買房子都會盡量避開,到現在這個印象還很難消除。

200195日的納莉颱風更是基隆河史上最嚴重的水災,台北市松山、內湖、南港、信義及中山,瞬間成湖泊。新北市平溪、瑞芳、汐止等地也無一倖免,造成104人死亡,連台北捷運都因淹水而停駛。

納莉颱風發生那天上午,從我住的台北市中山區公寓四樓看下去,原本的馬路已經變成汪洋一片,不時有膠筏穿梭其間。台北捷運也因為大淹水而停駛,捷運西門站往新店方向的月台手扶梯一面牆上寫著:「九十年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淹水高度540cm」,紀念這一場難忘的水災。

捷運西門站一個手扶梯牆上寫的字,提醒納莉颱風時的淹水高度。
(攝影‧朱淑娟2019.3)


水退去之後,另一場垃圾災難才剛開始,民眾把泡水家具、垃圾丟出來,巷弄間一堆又一堆的垃圾像小山一樣高,且發出惡臭。一場風災就足以讓一個由各種元素組合、好不容易才運作起來的城市瞬間停擺。

這也讓政府決心加速整治基隆河,2002年到2005年投入316億推動「基隆河整治計畫」,其中員山子分洪道,堪稱北部治水工程的代表作。


基隆河整治代表作》
員山子分洪道工程

員山子分洪道工程,是在基隆河上游瑞芳河段興建一座攔河堰,導引洪水進入分洪隧道,經基隆山西麓,在台二線東澳港東邊約1.8公里處排入東海,最大分洪量每秒1310立方公尺,目的是降低基隆河水位,另在攔河堰上游設梳子壩,阻攔大型流木及巨石,防止阻塞並保護隧道內壁安全。

員山子分洪道工程於20026月動工,2003年隧道貫通,2004年第1次啟動分洪,20057月完工,之後幾乎每次有影響北部的豪雨,員山子分洪都發揮了分洪效果,對於北北基減少淹水風險,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社子島禁建半世紀,以治水之名進行全區區段徵收

在大台北防洪計畫中,位於淡水河、基隆河滙流口的社子島成為被遺忘的島嶼。雖然社子島鄰近士林劍潭捷運站,但因被禁限建近50年,當台北逐漸走向繁榮之際,社子島卻像一個時光暫停的地區。

當年在討論大台北防洪計畫時,社子島因地勢低漥、排水問題不易解決,而且評估經濟價值低,並沒有做防洪堤防。1973年台北市政府將社子島列為「限制發展區」,沒有堤防的社子島變成淹水區,甚至代淡水河對岸的蘆洲、三重承擔洪水,成為洪防特別犧牲的區域。

當年許多社子島的工廠,提供北上年輕人工作機會,我父親從苗栗後龍到台北工作的工廠就在社子島。幾度淹水造成工廠損失慘重、最後關廠。

19635月石門水庫開始蓄水,當年9月就遇到葛樂禮颱風侵襲北部,大漢溪流量超過每秒1萬立方公尺,是平常的兩倍,石門水庫第一次洩洪,卻造成台北大淹水,社子島連淹三天三夜,災情慘重。

1973年社子島終於有了標高2.5公尺的社子、中洲及浮州防潮堤,1978年配合基隆河洲美防潮堤興建再提高到4公尺。到了1984年,三重、蘆洲的堤防已提高到200年防洪標準,堤防相對低的社子島,當淡水河高漲時,變成淹水高風險區。台北市政府建議應比照200年防洪標準,但行政院回復為確保台北防洪計畫功能,社子島現有堤防不宜再加高。

這個宣示等於將社子島列為洪泛區,居民那能接受,在多次抗議後行政院同意將社子島堤防再加高到6公尺,一直維持到現在。

社子島開發案,居民反對全區區段徵收,因為將導致多數居民
被迫離開家園。(攝影‧朱淑娟2018.7)


歷任台北市長都有開發社子島的想法,但都沒有成功,2018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生態社子島計畫」,以防洪之名進行全區240公頃區段徵收。

不過社子島近年來的淹水主因不是基隆河或淡水河溢流,而是下在堤防內的內水排不出去。治水的方法很多,其一、要跟淡水河、基隆河中上游同樣達到200年防洪標準,社子島堤防可以增高到9.65公尺。

內水的部分,則可依水利法提出逕流分擔計畫,利用公共設施用地增加滯洪功能,社子島目前的農地多,相當有利於在地滯洪,並不需要全區打掉重練做都市計畫道路、側溝及雨水下水道系統。

也就是說,如果社子島開發的目的是為了防洪,就不是只有全區區段徵收一種方法。而如果開發如柯文哲所說是為了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就更該跟居民真誠協商,找出對居民有利的方法,當然也不是只有區段徵收一途。柯文哲曾說:「社子島是台北市產業發展最後的根據地」,因此這個以防法之名提出的開發案,重點其實是為了開發。

然而,社子島在禁限建近半世紀後,因無法增建翻修容納更多人口,導致當地有很多違建、或一門牌多戶的情形,全區區段徵收勢必造成經濟相對弱勢的人被迫離開。但台北市的房價冠全國,一般人尚且高不可攀,在大台北防洪的歷史浪潮下,社子島居民面臨的,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未來。


6、艾利颱風讓石門水庫歷經10年重建

19625月完工的石門水庫,本來是為了供給桃園地區灌溉用水,但隨著桃園人口及工商業增加,用水需求大增,石門水庫負擔愈來愈沉重。2004824日的艾利颱風重創石門水庫,之後歷經13年重生期。

這場風災之所以重創石門水庫,是因為當年水庫設計是為了供給農業用水,並未考慮濁度問題。艾利颱風造成集水區崩塌,水庫大量淤積,水濁度太高無法取水,導致桃園從826日到912日停水18天。

災後石門水庫淤積量增加2800萬立方公尺,蓄水容量大減,這對供水負擔本來就已經很沉重、一年要滾動四次才能滿足桃園用水的石門水庫來說,無疑是個重大打擊,也讓未來穩定供水陷入重大危機。

2006年行政院核定250億元「石門水庫集水區整治特別預算」,從2006年到2015年重建石門水庫,主要是補足石門水庫設計初期的不足,包括建造中庄調整池、石門電廠防淤遂道工程、分層取水工程等三項工程。

20171217日中庄調整池完工,石門水庫整治暫時告一段落,對一個運作50多年的老水庫來說,能在不中斷運轉下改善成功相當可貴。水利署長賴建信說:「在新建水庫越來越困難、效能也愈來愈低的情況下,更新與改善現有水庫是最可行、也是未來必走之路。石門水庫更新是一個工程典範,也是水利從業人員的榮耀,值得與國人分享。」


《石門水庫整治代表作》
中庄調整池

中庄調整池是一座離槽人工湖。位於大漢溪武嶺橋下游到鳶山堰下游國道三號間,利用大漢溪廢河道開挖,有效庫容492萬立方公尺,是國內第一座大型備援蓄水池,最高每天可供應80萬噸水。

石門水庫的水一部分由桃園大圳到桃園淨水場,一部分則放到下游的大漢溪鳶山堰,再送到板新及大湳淨水場,供給新北及桃園地區用水。

當氣象預報豪雨即將來臨前,中庄調整池先把水蓄滿,一旦石門水庫洩洪或排砂造成大漢溪濁度飆高,大湳、板新兩座淨水場無法處理而停水時,中庄調整池就能立刻補位,發揮救急供水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