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尾溝溪啟用19天,就出現至少三處、總計170公尺的嚴重崩塌。
而且沿線多處護岸扭曲變形,連邊坡都出現裂痕。(朱淑娟攝)
原文刊登於《風傳媒》
‧朱淑娟2014.8.19
7月27日,經濟部長杜紫軍、台南市長賴清德開心慶祝「港尾溝溪分洪工程」啟用,同時宣布這是「減少水患威脅的成功典範」。沒想到8月中一場豪雨讓這個工程河道有的崩塌、有的彎曲變形、連邊坡都出現龜裂,所謂「典範」竟然撐不過滿月就輕易幻滅,同時也再次動搖我們對於水利工程的信心。
「港尾溝溪分洪工程」是行政院去年底剛結束的8年1160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中的一項工程,總經費約9億,全長3.8公里,計畫將上游洪水利用分洪道排入二仁溪,減緩下游保安工業區及仁德地區的淹水情況。
以分洪方式做為治水手段是一種選項,事實上這次豪雨的分洪也證實有效,但一個用不到滿月的工程就毀損到這種程度,結構體設計徹底錯誤卻是無從辯解。原以為只有三處較大的崩塌約170公尺,但17日下午我在現場卻發現情況比想像更嚴重,整條河道多處扭曲變形,而且連邊坡都出現嚴重的裂痕。
受到外界壓力,工作人員被要求在時晴時雨的情況下搶通分洪道,辛苦不在話下,但以現場的崩塌跟毀損情形看來,整個結構已形成連動效果,不是這樣補補貼貼就能挽救,甚至未來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壞也不一定。
治水預算浮濫編列,工程把關虛應故事
治水預算一編再編,八年1160億治水預算一結束,立刻又編了6年660億,水利署一再想證明治水的效益,打破治水預算浮濫編列的批評,但一個港尾溝溪工程,就讓這些年來官方跟民眾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毀於一旦。
就如政治大學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的,水利相當專業,民眾參與的難度高,因此工程設計好不好、預算編的對不對、甚至成本效益如何,也只有相信水利專業人員的判斷。而負有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水利工程,卻經常出現弊案、或是品質低落的工程,這是在打擊人民對於水利專業的信心。
落實內部控管機制,才能擋住設計錯誤的工程
事後水利署把分洪道崩塌原因歸咎於水量過大實在很奇怪,分洪道的功能不就是為了分洪嗎?應付洪水應該就是基本的功能不是嗎?那幾天台南的雨量很大是事實,但真正造成災難的不是洪水,是一個設計完全錯誤的工程。
為什麼說工程錯誤?舉一個例子,自然河道跟人工河道不一樣,自然河道僅管洪水來來去去,但終究就是有水。但為了分洪才做的人工河道就不一樣,洪水來就有水,洪水一退就一滴水不剩,而只要有一點點細微的不同,設計就會全盤皆非。再來,這個地區土質鬆軟,但卻是打泥土樁,就像在軟泥上插釘子一樣,請問這個工程設計,有細緻地考慮地質狀況之於河床沖刷的力量嗎?
更可怕的是,設計理念一旦錯誤,劃出來的工程圖就是錯的,而接下來的施工、驗收都只能以這個工程圖為依據,結果就是再完美的施工、再準確的驗收,都無法改變源頭的錯誤,這就像將軍下錯指令,再厲害的兵也只有枉死一途。
港尾溝溪工程是由水利署委託美商艾奕康公司(AECOM)設計並監造,事後水利署當然必須追究顧問公司的責任。但另一方面,對於一個設計不良的工程,為什麼水利署無法透過內部機制去控管品質?如此把關工程真令人捏把冷汗。
而即使把關不嚴,如果能多一個外部專家審核機制,也可以看出問題,但顯然並沒有。水利署署長楊偉甫也坦承關於這一點未來應深切檢討,針對一些重要工程 ,在規畫及設計階段就要建立嚴謹的查核機制。
公民參與要落實,水利專業才不會獨斷專行
除此之外,如果有更公開、透明的公民參與機制,也可以有另一種監督功能,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舉例,針對6年660億治水預算,水利署最近訂定「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推動小組設置與作業辦法」,包括推動小組、審查工作小組、考核工作小組,全部排除環保團體參與。
任何工程設計都有盲點,公民參與其實是最好的避險工具,可以透過多一點檢視,導正不對的設計,不明白為什麼工程人員要排斥公民參與,依然停留在專業獨大、且獨斷獨行的心態,才會釀成這次的重大錯誤。
那9億工程費算是丟到水裏,之後不知道又要再花多少錢才能修復,但呼籲水利署,做錯事不可怕,一錯再錯、死不認錯,人民的信任基礎才會真的全盤損壞。相反地,唯有痛定思痛、深切檢討,才有機會挽回人民的信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