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獨立記者十年紀(2) ---獨立記者的寫作策略

 



文‧朱淑娟 2019.11.7

能夠舉起某種旗幟為目標而努力,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村上春樹


在上一篇「獨立記者的生存之術」中,我提到獨立記者的幾個起步式,包括印一張名片、設立部落格、培養效率的工作習慣、找到一種收入模式等等。接下來再選擇一個你想持續經營的報導領域,獨立記者生涯就開始了。


記者不可能什麼都會寫

曾經評價記者的優點之一是「什麼都能寫」,於是每隔一陣子媒體就會給記者換線,我猜這麼做的原意,是為了開拓記者的視野。

不過很可惜,多數媒體對記者的換線沒有邏輯可言。體育版裁掉了,就把記者換到環保線;環保線跑沒多久又被換去勞工線。以至於對記者來說,換線不是視野的延伸,而是知識跟人脈的斷裂,這真是記者專業養成的一大浪費。

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專業,記者不可能什麼都會寫。如果有人跟你說,記者不用懂這些啊,只要把穿針引線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請千萬不要相信這種話。唯有不斷學習、增加專業知識,才有能力拆解議題、識別真偽,做出好的報導。

隨著網路新聞興起,記者在報導中的角色似乎逐漸淡化,台大新研所教授林照真在《新聞‧在轉捩點上》一書中提到,紐約時報編輯台已出現「改寫者」、「網路製作人」這類職位,報導不再單純由記者獨立完成,而是眾人集體創作的成果。

台灣也開始出現這種情況,記者寫的稿到了編輯台有人會改寫,這位改寫者如果覺得資訊不足,會自己補充採訪並加入內容,讀者最後看到的新聞已無個人風格可言。在這種情況下,組織記者的專業養成可能受到限制。


選擇一個專業領域,但不劃地自限

獨立記者就沒有這種顧慮,可以自由選擇一個領域。雖然記者不敢自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但卻可以(應該)舉起這個旗幟,做為持續努力的標竿。

那該選什麼領域才會吸引更多讀者呢?當然,有些領域眾所矚目、有的則較少人關心,但報導的價值並非全然由點閱率決定。唯有選擇你「喜歡」的領域、寫你「真心相信」的報導,並持續「辛勤寫作」,才可能寫出精彩的作品。

不過,有了領域切不可劃地自限,而是要往外拓展及延伸。政大教授李金銓在《傳播縱橫》這本書中提到學術研究「內眷化」Involution,或譯「內卷化」、「內捲化的問題:「有些學者抱著一個小題目,在技術上愈求精細,眼光愈向內看,其結果是不但忘記更大的關懷,更阻礙思想的創新。」他這點對學術研究的提醒,同樣適用於記者。


學習延伸領域,學到更多

我剛學攝影時,一位同業老師跟我說,如果你要拍一個物件,請移動你的雙腳,從前面拍、從後面拍、從左邊邊、從右邊拍、再從上面拍、蹲下來把攝影機放低拍。這麼簡單的動作,真的讓我看到不同的視角。

而之所以要延伸議題,因為一個現象不會單獨存在,而是跟其他事件密切相關。以環境事件為例,空氣、水源、土地、農業、產業政策、國土計畫等等,看起來分屬不同領域,彼此之間卻有複雜的關係,只從單一觀點無法看到全貌。

舉例來說,一個工業區開發屬於產業政策,但如果使用一塊農地,就涉及土地變更。而對土地被徵收的農民來說,也引發土地正義的問題。

而這個從農地變更的工業區,可能位於地層下陷或易淹水地區,原本農地有滯洪功能,一旦蓋了工業區變水泥地,又把自己的地基墊高,以鄰為壑增加周邊地區淹水風險。這個工業區開發就延伸到水患治理的議題。

此外工業區排放的空汙、廢水、廢棄物,還會汙染環境。而如果工業區緊鄰農地、或根本位在農地上,就可能汙染作物,涉及糧食安全議題。繼續延伸下去,還可以探討工業、農業廢水標準的差異性,以及土壤汙染管制的合宜性。

彰化中科四期是一個全方位的議題,延伸出農地變更、土地徵收
、水資源、汙染等問題,我從這個事件學到多種專業。


不斷突破領域限制,才能學習更多

也就是說,從一個工業區的議題出發,會接觸到產業政策、土地徵收、國土計畫、水患治理、環境汙染、食物安全等議題,而且還會繼續推展到法令、行政程序,從一個點出發,沿途不要錯過枝節線索,知識版圖就能逐漸建立起來。

舉例來說,我做獨立記者之後接觸的第一個議題,是彰化中科二林園區,一開始之所以會關心這個議題,是看到台糖農地不斷被變更為工業區。接著發現這個農地裏面有一個聚落相思寮要迫遷,又開始關心土地徵收。

接著又發現彰化的水源已不足,但為了供應園區用水要蓋大度攔河堰,就開始關心水資源。就這樣一個接一個議題延伸下去,學到各種專業領域的知識。

很多人認為我之所以能做獨立記者,是因為曾是媒體記者,這的確是關鍵沒錯,記者是一種專門職業,不可能做獨立記者之後才開始學習入門。不過那是指起步而言,之後要持續做下去,就得不斷突破領域的限制才辦得到。

我過去在媒體被分到的「環保線」,只有環保署管轄的空水廢毒等末端汙染治理,但其實環保線沒這麼狹隘,它擴及國土計畫(內政部)、產業(工業局)、能源(能源局)、水資源(水利署)、農業(農委會)、科學園區(科技部)、鐵道建設(交通部)等等。而多數路線我過去都沒跑過,是在做獨立記者之後才有機會學習。

不過人總有墮性,獨立之後再也沒有人會逼你無論如何要生一篇稿子出來,也因此容易放縱自己,看到艱難或陌生議題就想躲開。但報導的難題會一個一個出現,以土地徵收而言,好不容易理解一般徵收,接著跑出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不同形式的徵收,如果遇到困難就閃躲,就會錯失學習機會。

因此,勇敢挑戰新議題,才是獨立記者提升報導能力的最佳策略。

土地徵收是我的重點報導議題,傳達工業化、都市化背後的犧牲體系
,讀者可以更理性去看待開發與環境這兩件事。


提供完整訊息,才能留下歷史記錄

選擇專業領域之外,也要思考寫什麼類型的報導。最大的挑戰是,已經有這麼多媒體,讀者為什麼還要看我的報導?我又該寫什麼才能突顯特色?

但即時新聞受限於版面,一篇文章所能提供的資訊很有限,除了摘錄結論,細節就交待不多,但細節卻往往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

此外,國內的專欄、分析或評論,偏向政治新聞居多,環境議題則較少,然而環境議題更需要細緻的分析。唯有民眾知道工業化、都市化背後的犧牲結構,才可能理性看待開發與環境這兩件事。而我想這是我可以發揮的地方。

所以我採取一種折衷策略,報導不必跟媒體追快、但也不能太慢導致新聞冷掉。而既然報導的目的是為了「傳遞訊息」,而我又做了獨立記者,不必受組織的字數、角度、甚至偏見所約束,為什麼不提供「完整的訊息」呢?


細節是報導的靈魂所在

舉一個例子,今年八月環保署撤換多位環評委員,多數媒體都寫因為他們「不太聽話」才會被換,但究竟他們是如何不聽話?就少有人寫了。

之後我寫了一篇文章「說真話就撤換,民進黨召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點出他們被撤換的幾個重大環評案,文中大量使用這些環委的發言,對於他們如何不聽話、如何被視為阻擋開發而遭撤換的原因,讀者一看就完全明白了。

而我之所以能記下他們的發言,跟採訪習慣有關。採訪時我一定錄音,事後打逐字稿,再做分類。這些逐字稿幫我重建現場,必要時也發揮報導的關鍵力量。雖然打逐字稿很辛苦(現已有工具可協助),但我建議記者應該盡量這麼做。

想起做獨立記者的前十年在媒體,因為要日日發稿,實在沒力氣去做這件事,以以至於那十年,採訪現場幾乎一片空白,想起來就覺得可惜。

就連我成立「環境報導」部落格時,一開始也想把過去在媒體寫的文章找出來刊登,但卻發現沒幾篇值得放入,原因就出在報導沒有「細節」,這個發現讓我大感意外。回想當時文章刊登時引起多大的波瀾,如今竟已成過眼雲煙。


該詳細的地方,就要仔細寫清楚

但所謂細節並不是凡事都詳實敘述,精簡依然是寫作最重要的事,能用10個字表達的、就不要用3行,跟傳達訊息無關的寫景要去除,不要增加讀者壓力。該簡潔的地方簡潔、該省略的略掉、但重要的地方就要詳細說明。

我剛入行時的社長、報人黃年先生曾說過「蝴蝶兩翼」的寫作法。蝶蝶兩翼是牠全身的重點,其他是枝節,寫作原則就是抓住這兩翼(重點),其他就可略去。

但無論如何要把細節交代清楚,文章字數就會比較多,曾有讀者反映,我的文章有很多生硬的法令、行政程序、故事性少,不利閱讀。但我覺得細節是理解事件來龍去脈的關鍵,還是決定盡量寫清楚(用最少的字)

這樣做的好處在日後逐漸顯現,不但為我自己的發導發揮累積效果,很多文章在往後幾年不斷被閱讀。特別是一些開始較少人關注的事件,但經過數年發展變成熱門議題,我的報導就提供有力的參考資訊。

其中,2011年爭議彰化國光石化開發案時,出現細懸浮微粒PM2.5的新議題,當時國內還沒有管制,媒體關注不多,但我詳細記錄了PM2.5的立法過程,2012年在公視做一小時「呼吸的風險」專題,是台灣最早的PM2.5報導之一。

現在PM2.5已成為最受關心的環境議題,也廣泛受到媒體關注。當年我寫的報導成為回溯立法過程的參考。至今七年,這些報導的點閱數持續增加中。

相較之下,獨立記者比較有餘裕做一些眼前看來沒有急迫、但長期卻可能發生深遠影響的報導。然而,即時、專題在新聞版圖中都不可偏廢,媒體記者、獨立記者的分進合擊,則讓媒體這塊版圖更加完整。

現在PM2.5已是民眾最關心的環境事件,七年前所做的報導,
也成為參考台灣空汙立法的重要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