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

你的消費方式 決定環境的未來


本文同時刊登於《消費者報導雜誌》

文‧朱淑娟 2020.5.5

個人的食衣住行看似微小,但集眾人之力的消費行為卻可能形成一股關鍵力量。生產的基礎來自有限資源,生產過程則會造成汙染,最終不只影響環境、還有個人健康。當消費與環境已形成一種緊密循環,建立一套友善環境的消費價值觀,是決定環境未來、實現正義的一種方式。

提到環保生活,大家最常想到的是自備筷子、杯子、環保袋,以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公部門也會推出禁用手段,但如果消費者不知道為什麼要少用這類一次性商品,禁用就會變成一種「限制」。有的店家擔心消費者抱怨改提供紙袋,但紙袋重複使用的機會可能還比塑膠袋低,反而製造更多垃圾。

將垃圾減量內化成一種消費態度

因此唯有將垃圾減量內化成一種態度,才能達到比禁用更好的效果,消費者不只會自備購物袋,還會選購友善環境的產品,做出合宜的行為。例如,某一年夏天我在日本大阪參觀花火節,這是日本在夏季經常舉辦的煙火活動,超過萬人的會場井然有序,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帶著可重複使用的塑膠坐墊,活動結束後再把塑膠墊收起來帶走,也幾乎沒有留下垃圾。

這次觀賞煙火的經驗讓我興起在台灣看煙火的念頭,於是某年七夕參加台北市政府在大稻埕舉辦的煙火活動。發現九成以上的人用報紙當臨時坐墊,結束後就棄置原地,當煙火結束,隨風吹散的報紙真是煞風景。兩個經驗對比,印象非常深刻,而這應該就是有沒有將環保內化到生活習慣所展現的行為差異。

那減少垃圾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經常看到焚化爐、掩埋場預定地附近的民眾抗議,將心比心很容易理解他們的心情,有誰希望垃圾處理場蓋在自家附近?不但有礙觀瞻,而且運作過程中會排放汙染。而一旦發生地震,掩埋場邊坡易倒塌,不透水布也會破裂導致滲出水汙染河川及地下水。

但現況是台灣的焚化爐已經超齡使用,而且處理量不足,放任垃圾量持續成長,未來就會出現大問題。反之垃圾能減量,就可以減緩末端處理壓力,不必蓋更多焚化爐、掩埋場,也會減少抗爭、省下龐大的興建經費。而當然這不是只靠民眾努力就能辦到,事業的垃圾量更可觀,推動製程廢棄物減量也非常重要。

不要買便宜/易壞的東西,一次只買當次夠用的量

購物時保持警覺,也是垃圾減量的關鍵。我曾買過一個500元的錢包,結果用不到半年拉鍊就壞了,更換費用高只好丟棄。之後警覺不應該買太便宜/易壞的東西,趁百貨周年慶時以對折買了一個原價3千元的錢包,至今用了三年依然堅固好用,算起來這個比較貴的錢包不但比較便宜,還比較環保。

此外我們在市場買菜時常看到3把青菜50元的促銷方法,不假思索就買了。但仔細一算,一把青菜20元,買3把只省了10元,但卻可能超過自己預期的消費量,最後壞掉1把,反而倒賠10元,也白白浪費了食材。

其他的促銷手法還有啤酒三罐88折、零食第二件五折、咖啡買一送一等銷售手法。也許你覺得這些東西並不是生鮮產品,多買一些短時間不會壞掉,但多買就會多吃,似乎是不變的道理,無形中消費量就會比正常情況多。

而速食業常有的行銷手法是「重量杯」,份量愈多單位價格愈划算,以為省了錢,但卻吃下比原先預期還多的份量,對自己的健康並不明智。總之,在行銷手法如此精心策劃之下,購物時心要夠堅定、也要時時保持警覺才行。

以價值、而非價格使用水電

以國民所得來比較的話,台灣的水電相對便宜,但也因此造成浪費。但水電資源又如此珍貴,應該以價值、而非價格來使用水電。

而在選擇消費方式前可以多思考一下,以電動機車為例,或許你認為比傳統機車排放的汙染少,如果只比較兩部機車的排放,的確是這樣沒錯。但電動機車使用電力,是把汙染轉移到電廠。而且傳統機車換電動機車,一部換一部的結果並不會減少機車數量,道路阻塞產生的怠速,排放的汙染並不會減少。

與其替換機車,不如多使用捷運或公車,而要鼓勵民眾這麼做,還需要很多政策配合,例如做好走又安全的步道,把補助汰換機車的預算,轉移部分來補貼捷運及公車票價,這都會提高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意願。

尤其對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能源選擇一直是一種困境。核能風險高,火力發電排放的空汙量大。而近年來政府為了發展再生能源,將農地轉做太陽光電場,引發農地消失的危機。最近新冠肺炎爆發導致多國禁航,糧食自給的問題也浮上台面,要保有足夠的糧食自給率,前提是要保有足夠的農地。

解決衝突的辦法就是大家一起節電,使用節電設備、並隨手關閉不需要的電源,同時政府不再鼓勵耗電產業,就能減少蓋電廠及汙染排放。

水也是同樣的道理。每一座水庫都是一個生態系的消失,例如經濟部打算在基隆雙溪河蓋雙溪水庫,只為了每天增加10萬噸水,但卻會毀掉珍貴的生態。如果大家一起節水,就可以把美麗的雙溪河保留下來,又省下上百億的經費。

而最好的節水方式就是「一份水用兩次以上」,洗手或洗衣水可以拿來沖廁或拖地,洗菜水可以留著洗鍋子或洗碗。同樣地,政府不要再發展耗水產業,並要求企業提高廢水回收再利用比例,就能減緩新蓋水庫的壓力。

用消費實現正義

如今生產的分工日益繁複,消費者愈來愈難辯識手中的產品是怎麼來的,但即便如此,也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努力理解真相,才能讓消費行為發揮正義。通常超市的標示只有產地、營養成分、價格,卻沒有告訴你用什麼方式生產。

以雞蛋為例,有放牧、平飼、豐富籠、格子籠四種生產方式,不同方式對母雞的動物福利天差地別。在動保團體努力下農委會終於訂出指南,消費者可以購買非格子籠的雞蛋,除了關照動物福利,也關照自己的健康,因為非籠飼的生產方式讓母雞擁有較多空間,減少消毒用藥,產出的雞蛋也比較健康。

其實從更大的思維來看,超市販賣的產品價格並沒有涵蓋真正的成本,例如大面積種植單一作物,生產成本較低,所以能用較低的價格銷售。但卻因為使用更多化肥導致土地愈來愈不健康。畜牧場則為了節省成本,沒有好好處理廢水,導致汙染河川及空氣,但這些成本不會反映在產品價格中。

跟你熟悉的小農購物是實現土地正義的一種方法,他們採輪作方式以維持地力,也用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劑,雖然生產成本比較高,但卻是比較合理的成本。

美國飲食作家麥可波倫在「烹」這本書中提到:「『消費者』這個名稱暗示我們只接受,不付出,呈現我們的倚賴。」但只要我們對環境懷抱關懷,也努力知悉生產到消費之間那條細長的連繫線,消費就能產生意義並成為改變的力量。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商店又恢復提供一次性餐具,原意是想去除消費者的疑慮。但少用免洗筷等一次性餐具不只是基於環保,也因為一次性商品的製作成分可能有害健康。危機就是轉機,此時反而是推動自備餐具及購物袋的好時機,自備就不必跟別人混用,才是安全又兼顧環保的消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