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喜愛「熊麻雞」的你,是否也關心母雞處境?

吃是一種幸福跟價值,解放母雞先從支持平飼雞蛋做起。(/動社提供)


本文同時刊登於《風傳媒》

文‧朱淑娟 2019.11.26

在我關心的領域中這周出現三則跟「雞」有關的新聞,一是動保團體到鼎泰豐門市抗議他們還在用「格子籠雞蛋」。二是動保團體跟家樂福推出「非籠飼雞蛋」的記者會。第三是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野放南安小態的紀錄片「黑熊來了」即將上映,其中小熊的好朋友「熊麻雞」開心在草地奔走的模樣,魅力直逼小熊。

這三則新聞其實講的是一件事,那就是,雞跟人一樣有權利擁有牠該有的生活形態,一如「熊麻雞」。而雞要擁有這樣的生活,首先牠就不應該被養在被剝奪生存方式近乎殘酷的格子籠裏。而家樂福的「非籠飼雞蛋」跟鼎泰豐用的「格子籠雞蛋」,剛好形成明顯對比,非籠飼指的就是雞可以遠離格子籠。

鼎泰豐事後發聲明指他們用的雞蛋完全符合政府法令,他說的沒錯,在台灣還沒禁止格子籠、甚至多數雞蛋來自格子籠蛋雞的情況下,的確無法用法令去指責鼎泰豐,因為這純粹是道德跟價值的問題,非關法令。

而動保團體只針對鼎泰豐也許不是那麼公平,然而一件本來可以多贏的事,最後變成動保團體跟餐廳的對立,也實在非常可惜。


 便宜的格子籠雞蛋,來自母雞的受虐

自從我知道蛋雞的飼養方式有格子籠、豐富籠、平飼、放牧等四種之後,基於能讓母雞脫離悲慘環境的心情,我願意用高一點點的價錢價購買平飼或放牧雞蛋。但消費時遇到的困境是,多數通路並沒有賣,所以需要跟朋友一起跟產地團購,但那造成消費上的極度麻煩,很難始終如一貫徹到底。

後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經過多年努力,先是要求農委會在2014年公布「友善雞蛋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之後跟家樂福合作(其他超市就未必有賣例如全聯),開始賣幾個品牌的平飼或放牧雞蛋後,才解決了這個消費困境。這就是動保團體跟家樂福,為生產者、消費者、以及蛋雞做出最大的貢獻。

超市販賣的雞蛋一盒8~10顆,格子籠雞蛋從4060元不等,以平均價50元計算,一顆是5元。平飼雞蛋大約是880元,一顆10元。放牧雞蛋8顆約130元,一顆16元。這樣算起來,平飼雞蛋比格子籠雞蛋一顆大約多5元。

我真心誠意願意多花5元買一顆雞蛋,為的是蛋盒上印的那幾個字:「謝謝你讓我們可以快樂奔跑」、或是「我是有散步的人道雞蛋」。此外我也相信,如果雞不用養在格子籠,應該會少用消毒藥劑,產的蛋也會比較健康。

此外,麥可‧波倫在《雜食者的兩難》一書中提到,超市販售的價格無法反映真實成本,因為廉價商品無需負擔水汙染、抗生素抗藥性等環境及健康成本。如果把這些都算進去的話,平飼跟放牧雞蛋反而是比較便宜的。


飲食跟生活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

然而農產品在銷售時,標籤卻只剩下價格,以至於消費者無法得知產品背後的真相,但食物這種跟健康與幸福密切相關的東西,絕不只是價格而已。而消費者可能一方面喜愛「熊麻雞」,另一方面卻不知道格子籠蛋雞的處境。

因此,如果動保團體抗議鼎泰豐的場景換一種情境,鼎泰豐採用平飼雞蛋,然後在目錄或廣告中強調自己的善行,對商譽絕對大大加分。而且也能教育消費者,格子籠雞蛋與平飼或放牧雞蛋的不同,相信有能力到鼎泰豐消費的顧客,並不會因為一顆蛋多5元而拒吃,反而會加倍認同這個理念也說不定。

歐盟早在2012年起就廢除格子籠,但至今台灣法令持續未跟上國際腳步,以致於出現鼎泰豐在國外分店願意用平飼或放牧雞蛋,但在起家店的台灣卻反而用格子籠雞蛋,引發動保團體憤憤不平。

相信只要愈來愈多消費者得知生產資訊、並認同友善飼養方式,就會有愈來愈多生產者投入生產,更多通路、餐廳願意銷售。而這一切都有待努力。

四種蛋雞生產方式
飼養方式
特色
(1)格子籠
( battery cage)
將母雞關在窄小的籠內,一輩子無法踩踏到土地,更無法展現梳理羽毛、築巢產蛋等自然行為。
(2)豐富籠
enriched cage
母雞還是養在籠子裡,但有較大空間、有棲架及產蛋區,盡量提供蛋雞展現自然行為。
(3)平飼
(Barn)
禽舍內放置產蛋箱、棲架,提供母雞築巢產蛋,並可在高處歇息。但母雞僅能在禽舍內活動。
(4)放牧
(free range)
除有室內禽舍讓雞產蛋、休息外,更提供室外活動空間,讓雞可自由進出,滿足自然行為與需求。
資料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整理:朱淑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